期刊文献+

翻译批评与意识形态——以林纾为个案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同文学翻译实践一样,文学翻译批评也常常为意识形态所操控。本文以林纾为个案,重点分析新文化运动前后林纾及"林译小说"在钱玄同等批评家那里为何声誉陡落,并受到猛烈抨击。期望在弥补微观个案不足之时,能使读者对林纾及其译作能有一个更为客观的判断,并进一步意识到翻译与政治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深化翻译的政治层面研究。
机构地区 辽宁工业大学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59-160,共2页 Writer Magaz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9

  • 1王东风.翻译中“雅”的美学思辩[J].现代外语,1996,19(1):27-32. 被引量:27
  • 2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A].罗新璋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备印书馆.1984.24.
  • 3鲁迅.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75.
  • 4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 5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 6贺麟.严复的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8.
  • 7陈福康.中国翻译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 8方立天.中国佛教与文化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 9费孝通.英伦杂感[J].读书,1982,(4).
  • 10冯友兰.从赫胥黎到严复[A].论严复与严译名著[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共引文献515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