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敬畏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
李晓明
孟员
阳芷晴
刘小丹
|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父亲童年不可预测性对其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影响:教养压力的中介作用与协同教养一致行为的调节作用 |
邹盛奇
张佳捷
姚振东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
杨爽
李郴
吴奇
|
《心理学进展》
|
2015 |
1
|
|
4
|
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恶意创造性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史滋福
周志豪
许磊
陈火红
管锦亮
刘承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学前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认知共情的中介作用 |
颜志强
周可
曾晓
徐惠
朱晓倩
张娟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为了谁,幼儿更可能说谎?不同受益者对5~6岁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 |
张文洁
黄子君
谭佩霞
范伟
钟毅平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留守儿童歧视知觉与行为适应: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 |
范兴华
朱素平
黄亚丹
徐婕妤
方晓义
|
《应用心理学》
CSSCI
|
2024 |
7
|
|
8
|
脱贫家庭青少年社会流动信念与亲社会行为的纵向发展关系:城乡差异的调节作用 |
赵纤
胡义秋
黎志华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初中生认知与情感幸福感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 |
向燕辉
马丽平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职业认同与初中教师工作投入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教师元认知的作用 |
谢云天
史滋福
|
《心理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1
|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
范伟
钟毅平
李慧云
孟楚熠
游畅
傅小兰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2
|
自我-他人重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观点采择的调节作用 |
钟毅平
杨子鹿
范伟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2
|
|
13
|
情绪创造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情绪社会建构理论的视角 |
王国猛
孙吴信宜
郑全全
赵曙明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4
|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自我惩罚功能:源于内疚感还是羞耻感? |
王玉龙
陈慧玲
覃雅兰
蔺秀云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
15
|
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 |
范伟
任梦梦
肖俊泽
简增郸
杜晓明
傅小兰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6
|
个性化契约对核心员工建设性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王国猛
刘迎春
|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7
|
红色及图形表征对健康行为的助推作用 |
李晓明
戴婷
彭运石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8
|
“为逐利而追名”:社会观察和社会距离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
钟毅平
李梅
李琎
谭敏
范伟
李慧娥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 |
康丹
郭炀炀
陈杰
蔡术
张颖杰
曹诗悦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20
|
动作自主性与社会距离对主动控制感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s的证据 |
钟毅平
牛娜娜
范伟
任梦梦
李梅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