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怪诞”到“童趣”——论丰子恺漫画对鲁迅小说的叙事改编
1
作者 丰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作为“漫画初兴”的实绩,为连环图画进入文艺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从时空设置来看,丰子恺将故事定位在“清末”,又不限于“绍兴”一地,再加之以“题画”“远近法”的使用,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深刻内涵与艺术张力。从形...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作为“漫画初兴”的实绩,为连环图画进入文艺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从时空设置来看,丰子恺将故事定位在“清末”,又不限于“绍兴”一地,再加之以“题画”“远近法”的使用,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深刻内涵与艺术张力。从形象来看,丰子恺运用黑白两色描绘天象、勾勒人物、表达模糊性与荒诞感,又通过两类笑容表现温情与讥讽,呈现出思乡与批判的双重内涵。从风格来看,变形手法的使用、回忆的实化处理、儿童与动植物的增绘等改编在忠于原作“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主旨之外,增加了故事的童趣,同时又与1930年代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相契合。概言之,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是较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儿童画本范例,为鲁迅作品走向大众,甚而文艺的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鲁迅 漫画 怪诞 童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大艺术观”的思想之源、直接抒写与间接影射
2
作者 刘亚龙 齐悦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从丰子恺的生平与经历切入,探讨了丰子恺“大艺术观”的思想之源:受到竹久梦二与中国本土佛教思想及儒释精神的直接启蒙,同时,借鉴了康德、利普斯及闵斯特伯格等人的西方美学理论。从直接与间接两个维度,以“绝缘说”“情趣说”等观点为... 从丰子恺的生平与经历切入,探讨了丰子恺“大艺术观”的思想之源:受到竹久梦二与中国本土佛教思想及儒释精神的直接启蒙,同时,借鉴了康德、利普斯及闵斯特伯格等人的西方美学理论。从直接与间接两个维度,以“绝缘说”“情趣说”等观点为例,结合观看态度、观看旨趣、观看目的分析“大艺术观”的直接抒写,并从思想呈现与现实批判的角度,言明“大艺术观”对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新貌和丰子恺反战思想的间接影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大艺术观 竹久梦二 绝缘说 情趣说 西方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河”与“引路”:接受美学视域下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3
作者 王会青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积极推进者和建构者,将其关注现实、关怀生命的人生美学融入鲁迅小说的跨媒介叙事,有效改变了鲁迅小说受众接受的精英化格局,使鲁迅小说更贴近普通大众,与时代大众的阅读趣味、文化程度、审美能力相适应,受众... 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积极推进者和建构者,将其关注现实、关怀生命的人生美学融入鲁迅小说的跨媒介叙事,有效改变了鲁迅小说受众接受的精英化格局,使鲁迅小说更贴近普通大众,与时代大众的阅读趣味、文化程度、审美能力相适应,受众的接受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跨媒介叙事 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 文图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原创拟人化动物绘本分析——以18本丰子恺获奖动物绘本为例
4
作者 张妮妮 色音高娃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9-26,共8页
动物在儿童绘本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8本我国原创丰子恺动物绘本分析发现:丰子恺动物绘本中有12本为拟人动物绘本且拟人动物形象多样,以拟人主义动物形象最多;主题丰富,体现出传达人类积极精神品质、普及动物知识、... 动物在儿童绘本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8本我国原创丰子恺动物绘本分析发现:丰子恺动物绘本中有12本为拟人动物绘本且拟人动物形象多样,以拟人主义动物形象最多;主题丰富,体现出传达人类积极精神品质、普及动物知识、宣传保护动物、弘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这一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原创丰子恺动物绘本为促进幼儿认知动物、发展人与动物关系、保护动物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化动物 中国原创丰子恺儿童绘本奖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的凝视:丰子恺古诗句漫画符号学分析
5
作者 倪天伦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丰子恺古诗句漫画是混合像似符、规约符和指示符的语图文本。像似符和规约符受指示符的连接和引导,使观者在诗人、画家和读者身份切换中实现不同的形象的凝视。在“观看中的观看”的回旋式、嵌套式的凝视结构下,漫画文本断裂出巨大的语... 丰子恺古诗句漫画是混合像似符、规约符和指示符的语图文本。像似符和规约符受指示符的连接和引导,使观者在诗人、画家和读者身份切换中实现不同的形象的凝视。在“观看中的观看”的回旋式、嵌套式的凝视结构下,漫画文本断裂出巨大的语义缝隙,呈现出“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古诗句漫画 符号学 像似符 规约符 指示符 形象的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辗转与未竟:《音乐入门》与上海书法展览会两段历史之探微——以《丰子恺集》新收致钱君匋信的考释为中心
6
作者 王嫣慧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3-47,共5页
2022年新出版的《丰子恺集》收录了过去失收的丰子恺致钱君匋信一封。通过对这封信件的考释,探析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确定了信的写作时间,为1957年;钩沉出《音乐入门》一书受到公私合营的影响,辗转于开明书店、新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 2022年新出版的《丰子恺集》收录了过去失收的丰子恺致钱君匋信一封。通过对这封信件的考释,探析了以下三方面内容:确定了信的写作时间,为1957年;钩沉出《音乐入门》一书受到公私合营的影响,辗转于开明书店、新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出版历程;揭示了筹备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和上海书法展览会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因此,这封佚信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钱君匋 《音乐入门》 上海书法展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漫画本体理论构建刍议——以丰子恺漫画为例
7
作者 张景 梅倩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探讨中国近代漫画本体理论构建,特别是以丰子恺漫画为例,挖掘其艺术属性,尝试归纳廓清近代中国漫画的本体理论的部分特征,为当代中国漫画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回顾中国近代漫画发展历程,梳理漫画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短板。以... 探讨中国近代漫画本体理论构建,特别是以丰子恺漫画为例,挖掘其艺术属性,尝试归纳廓清近代中国漫画的本体理论的部分特征,为当代中国漫画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回顾中国近代漫画发展历程,梳理漫画理论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的短板。以丰子恺漫画为具体案例,从图文关系及画框符号两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丰子恺漫画中的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画框的符号指涉。同时,对比中西漫画的差异,探讨中国近代漫画的独特艺术属性。中国近代漫画具有泛指性、社会功能多样、注重图文互文等艺术属性,与西方漫画存在明显差异。文字是中国近代漫画中独特的重要元素,文人画属性是近代中国漫画的重要艺术特征。随着科技推进,漫画形式外延扩展,但其本质内涵仍需保持。当代中国漫画应基于清晰自我认知,传承与赓续,以稳步向未来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漫画 本体理论构建 丰子恺漫画 图文关系 文人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艺术思想的基础及其得失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伟 倪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8,共6页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大家,多才多艺,学贯中西,在绘画、散文、音乐、建筑、佛学以及翻译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文章在前人研究丰子恺的基础上,探索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基础及得失,以促进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思想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生路径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海鸥 陈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艺术与科学的分野是推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生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批判艺术教育技能化倾向的过程中开启了自身建设的新征程;通过对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的思索,中国现代美学家提出了艺术与科学并行的现代文化构想,为艺术... 艺术与科学的分野是推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生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批判艺术教育技能化倾向的过程中开启了自身建设的新征程;通过对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的思索,中国现代美学家提出了艺术与科学并行的现代文化构想,为艺术教育找到了自身在现代文化格局中的位置;而以丰子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学者,更是在对艺术与科学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挖掘出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价值,为现代艺术教育观念的系统化、学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理论方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学者所做的努力,最终使得艺术教育汇入了美育的潮流,成为20世纪艺术教育的典范,同时也为新时代美育和艺术教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 20世纪艺术教育 艺术工科教育 丰子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多种艺术于一身的音乐理论家丰子恺老师——纪念丰子恺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被引量:7
10
作者 缪天瑞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3,共6页
丰子恺老师的漫画、散文享誉国际 ,但其在音乐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适逢丰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作为他的学生理应把他当年教导我们的情景及他一生的主要业绩凭记忆书写出来 ,已表示我对丰老师辛勤教导的敬意 ,并以其苦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丰子恺老师的漫画、散文享誉国际 ,但其在音乐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适逢丰老师逝世三十周年 ,作为他的学生理应把他当年教导我们的情景及他一生的主要业绩凭记忆书写出来 ,已表示我对丰老师辛勤教导的敬意 ,并以其苦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激励后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理论家 丰子恺 艺术 漫画 情景 贡献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90-93,共4页
丰子恺所提倡的大艺术教育观,面向大众、反映现实的艺术教育内容以及顺乎自然、发乎童心的艺术 教学原则,不仅在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艺术教育的实施也有可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教育 大艺术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彩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3,共6页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鲁迅与丰子恺儿童教育观的异同。鲁迅"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观是以进化论为思想基础的,而丰子恺的儿童崇拜论则是在对艺术的崇仰和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丰子恺认为儿童的长大是一种"退化...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鲁迅与丰子恺儿童教育观的异同。鲁迅"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观是以进化论为思想基础的,而丰子恺的儿童崇拜论则是在对艺术的崇仰和对佛教教义的思考中逐渐形成的;丰子恺认为儿童的长大是一种"退化",而鲁迅将儿童的成长看作必要的发展;在关于儿童教育的"大人化"问题上,丰子恺的总结比鲁迅所批评的"少年老成主义"更系统更具体,因而也更具实践性;承担教育责任的成人在丰子恺笔下是儿童的崇拜者,而在鲁迅那里则是引导者,是生命"过付的经手人";丰子恺更偏重艺术教育,且有排斥科学教育的倾向,而鲁迅主张一种结合智育与美育,贯通科学与人文的大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丰子恺 儿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生活往昔:丰子恺作品之社会史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小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82,共10页
清末民国时代的丰子恺,以艺术的视角观照儿童生活的琐屑与微末,发现:与成人世界不同,生活于特定社群中的儿童,熨贴着亲属和邻里关系,少受自然的支配和社会习惯的束缚,由其本真的生活激活出无限的创造性,而伴随着初始社会化而来的异化生... 清末民国时代的丰子恺,以艺术的视角观照儿童生活的琐屑与微末,发现:与成人世界不同,生活于特定社群中的儿童,熨贴着亲属和邻里关系,少受自然的支配和社会习惯的束缚,由其本真的生活激活出无限的创造性,而伴随着初始社会化而来的异化生活终结了儿童的本真,同时也斫丧了他们的创造力。透过往昔儿童生活场景,可以依稀发现一个历史时段儿童的生活方式、区域特色、时代特征以及演变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观照 儿童生活 丰子恺 社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入门之道”与“纯正之学”走向审美的人生:丰子恺艺术教育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霞 杨晓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在艺术教育上,丰子恺以艺术普及作为"入门之道",以"纯正之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二者共同引导大众走向审美的人生,首先达致"器"的层面的生活美化即生活艺术化,进而实现"道"的层面的精神提升... 在艺术教育上,丰子恺以艺术普及作为"入门之道",以"纯正之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二者共同引导大众走向审美的人生,首先达致"器"的层面的生活美化即生活艺术化,进而实现"道"的层面的精神提升即人生艺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教育 “入门之道” “纯正之学” 审美的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艺术教育事业年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星 《美育学刊》 2012年第5期68-86,共19页
丰子恺终其一生未曾离开过艺术教育事业,丰子恺艺术教育事业年表展示其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轨迹,并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丰子恺作为现代作家、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文化行持和生命意义,从而丰富人们对其思想、文化站位与创作的认识,... 丰子恺终其一生未曾离开过艺术教育事业,丰子恺艺术教育事业年表展示其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轨迹,并能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丰子恺作为现代作家、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文化行持和生命意义,从而丰富人们对其思想、文化站位与创作的认识,且对过往丰氏研究中的失实表述作必要的匡正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教育 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同情说”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晓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以“绝缘说”和“同情说”为核心:大体抗战以前取以道家艺术思想为底蕴的“绝缘说”,在科学与艺术的对待关系中展开他对艺术诸问题的讨论;而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则由“绝缘说”转向以儒家艺术思想为支持的“同情说”... 丰子恺的艺术思想,以“绝缘说”和“同情说”为核心:大体抗战以前取以道家艺术思想为底蕴的“绝缘说”,在科学与艺术的对待关系中展开他对艺术诸问题的讨论;而在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则由“绝缘说”转向以儒家艺术思想为支持的“同情说”,即以“同情心”与“仁”相贯通,以“同情心”为“仁”之具体展开,而将儒家“仁”的思想,落实到艺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思想 儒家 同情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意味的遗忘:对科学思维的拒斥——丰子恺“中国美术优胜论”解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晓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117,122,共8页
从表面上看,丰子恺“中国美术优胜论”的提出,只是基于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的“表现主义”趋向(中国化)的客观事实。然而这种“客观性”基础乃是丰氏本人架构起来的。在他的艺术思想中,印象派以后西洋美术的演进趋势,一方面是科学主义的... 从表面上看,丰子恺“中国美术优胜论”的提出,只是基于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的“表现主义”趋向(中国化)的客观事实。然而这种“客观性”基础乃是丰氏本人架构起来的。在他的艺术思想中,印象派以后西洋美术的演进趋势,一方面是科学主义的凸显,另一面同时也是作者主体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即所谓朝着“表现的艺术”迈进的过程。这使他敏感地意识到了科学对艺术的入侵。正由于此,出于对艺术独立地位的维护,他刻意“遗忘”了印象派以后西洋美术的科学主义特性,而竭力张扬了它的“表现主义”倾向,并将这种“表现主义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在理论的层面沟通起来。丰子恺“中国美术优胜论”的提出,实际上负有一种遏止科学实用精神、维护艺术独立地位的使命,并且和当时中国“立人”的时代主题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中国美术 西洋美术 优胜论 艺术思想 科学思维 表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野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抗——丰子恺漫画论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占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了都市与乡野在文化层面上的对立。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丰子恺从护生画集(慈),儿童相(真)和旧诗新画(静)这三类漫画中努力营造出一方精神净土藉以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漫画 乡野 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漫画的文学意蕴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0-86,共7页
丰子恺兼有漫画家和散文家两重身份,其漫画深受文学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意蕴。他的漫画有的借用古诗词的意境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与他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可与散文互相补充、互相阐发而相得益彰;还有的靠着画题... 丰子恺兼有漫画家和散文家两重身份,其漫画深受文学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意蕴。他的漫画有的借用古诗词的意境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与他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可与散文互相补充、互相阐发而相得益彰;还有的靠着画题的说明而发挥其效果。抒情性、写实性、画题的重要作用,是构成丰子恺漫画文学意蕴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些均得益于他深湛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漫画 文学意蕴 抒情性 写实性 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子恺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姬学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从艺术美和同情心的作用、艺术和时代现实的关系、艺术的大众化主张、艺术的中国风格、漫画与散文创作互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丰子恺艺术理论的个人化特点,探讨了丰子恺的艺术实践与其艺术理论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丰子恺 艺术理论 艺术实践 艺术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