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2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技术在化学药物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评《药物合成技巧与策略》
1
作者 王瑞 陈克纲 +1 位作者 王友富 崔锋枫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1-I0011,共1页
药物大多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或由人工合成获得。植物提取等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具有的明显优势,已成为药品获取最主要的途径。随着微波合成技术、固相合成技术等先进药物合成技术的发... 药物大多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或由人工合成获得。植物提取等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人工合成化学药物具有的明显优势,已成为药品获取最主要的途径。随着微波合成技术、固相合成技术等先进药物合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化学药物合成的发展,既创造了众多新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还扩大了化学反应的底物类型,使得人工合成化学药品的路线更便捷、更高效、更环保,能够更高选择性、更高收率地获得目标药物。系统掌握药物人工合成的技术与策略,成为高效率合成化学药物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合成反应 人工合成 合成化学 化学药物 植物提取 微波技术 有机合成 化学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权合成股票策略的会计处理研究
2
作者 周倩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2期37-39,共3页
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的发布,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股票期权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议话题,不同的期权投资策略及其会计处理和信息披... 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的发布,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政策导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股票期权对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议话题,不同的期权投资策略及其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我国现有企业会计准则,对期权合成股票策略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为金融衍生品在实务中的核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合成股票策略 合成股票多头策略 合成股票空头策略 会计处理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和乙烯对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拮抗作用
3
作者 杨署光 晁金泉 +5 位作者 李言 吴绍华 张世鑫 邓小敏 史敏晶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刺激采胶可以显著增加每刀次的胶乳产量,以往认为橡胶生物合成主要受乙烯正调控。基于茉莉酸信号在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茉莉酸信号也被认为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正反馈调节中起... 基于乙烯利(一种乙烯释放剂)刺激采胶可以显著增加每刀次的胶乳产量,以往认为橡胶生物合成主要受乙烯正调控。基于茉莉酸信号在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茉莉酸信号也被认为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正反馈调节中起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割胶促进橡胶树合成天然橡胶与激活乳管细胞的茉莉酸信号途径密切相关。然而,茉莉酸信号途径和乙烯信号途径在橡胶生物合成调控过程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然不清楚。为此,本研究用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处理短期停割树,以13C-MVA为底物测定全胶乳和小橡胶粒子的体外橡胶生物合成效率,用q PCR技术分析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处理条件下4个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4个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ERFs)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4个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在萌条乳管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显著上调橡胶树乳管细胞中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和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的表达水平,促进橡胶生物合成,但对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的表达影响甚微,甚至抑制它们的表达。相反,外源乙烯处理显著上调橡胶树乳管细胞中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基因Hb ERFⅢa、Hb ERFⅦa、Hb ERFⅨc、Hb ERFⅩa的表达水平,但对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MYC1、Hb MYC2和橡胶生物合成关键蛋白基因Hb HMGR1、Hb SRPP1、Hb REF1、Hb HRT2的表达影响甚微,甚至抑制它们的表达,抑制橡胶生物合成。结果证明了茉莉酸和乙烯对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拮抗作用,将为阐明茉莉酸信号和乙烯信号的增产机理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茉莉酸甲酯 乙烯 生物合成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的产生、分解与合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口袋实验板”开发与应用
4
作者 曾宪阳 杨红莉 +2 位作者 黄家才 张国玉 褚南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 针对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兴趣不高和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口袋实验板,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该实验板具备开展多项与波形相关实验的功能,尤其侧重于波形产生、分解与合成等关键实验。首先,利用方波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以及7次谐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分解实验。然后通过移相器调节各信号相位,并通过加法器将这些信号叠加合成,最终还原为方波信号,完成波形的合成实验。该实验不仅可验证傅里叶级数理论,还可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兴趣。此外,该口袋实验板有效解决了设备资源短缺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的分解 波形的合成 口袋实验室 模拟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茶氨酸合成途径及应用展望
5
作者 董猛 宋大鹏 +5 位作者 王鲲鹏 丁仕波 王莹莹 李海鹏 杨峰山 付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L-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特殊的游离氨基酸,也是茶叶主要风味物质之一,因其具有放松心情、缓解疲劳、抗肿瘤、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被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茶氨酸合成途径及方法,本文总结了目前L-茶氨酸合成的主要的途径,根... L-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特殊的游离氨基酸,也是茶叶主要风味物质之一,因其具有放松心情、缓解疲劳、抗肿瘤、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被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茶氨酸合成途径及方法,本文总结了目前L-茶氨酸合成的主要的途径,根据来源分为植物源合成和微生物源合成,根据合成方式分为生物酶法催化合成和化学方法合成,并分析了各个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总结了L-茶氨酸在食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提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L-茶氨酸合成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茶氨酸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食品应用 医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固态变压器大步长仿真方法
6
作者 张勇 徐晋 +3 位作者 李子润 汪可友 李国杰 邢法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3-1073,I0021,共12页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增加,因其复杂的拓扑结构、节点数多、子模块内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使得面向SST的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效率低,目前针对SST大步长仿真方法的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小步合成的SST大步长仿真方法。首先,建立小步长建模、小步长仿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根据离散状态空间方程的特点,采用小步迭代合成法构建离散状态空间大步长仿真模型,从而实现小步长建模、大步长仿真;最后,给出大步长仿真模型的二次等效方法,减少系统整体建模的系数矩阵维度,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减少数值积分误差和电力电子开关动作误差,实现100 k Hz开关频率下SST换流系统的精确仿真,还能显著提升SST的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固态变压器 小步迭代合成 大步长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液中51种吲唑类合成大麻素
7
作者 罗轩 张珺 +4 位作者 朱定姬 黄克建 杨宁 刘晓锋 罗秋莲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 合成大麻素(SCs)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PS)。我国于2021年7月起对SCs实行了整类列管。然后,经过结构修饰后产生的新型SCs仍然层出不穷,给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绿色和自动化的分析检测方法为真实案件样品的准确筛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吲唑类SCs因药效更强,自2013年后数量急剧增加,是SCs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亚类,也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分析SCs的主要类别。本文开发了在线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从人体尿液和血液中检测51种吲唑类SCs的分析方法。将加入了51种吲唑类SCs混合标准溶液和内标溶液的人血液或尿液试样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pH=4.8)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以含0.1%甲酸(v/v)的乙腈-含0.1%甲酸的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选择目标分析物的分子离子([M+H]^(+))和保留时间监测其二级离子,共实现了51种吲唑类SCs的定量分析;结合色谱和多级质谱数据也实现了的定性筛查(包括5组同分异构体)。各分析物检出限为0.02~1 ng/mL,定量限为0.04~4 ng/mL(尿液)和0.1~4 ng/mL(血液)。采用线性拟合时(权重因子1/x),各分析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在定量限、低、中、高4个水平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3.47%~116.95%,精密度为0.58%~13.79%。本文方法通过阀切换在动态模式下实现样品的提取、富集和分析,不仅操作简单,还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更宽的适用范围,为实际案件中SCs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大麻素 吲唑类 尿液 血液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ENet:基于多尺度注意力质量感知的合成缺陷数据评价网络
8
作者 卢洋 陈林慧 +1 位作者 姜晓恒 徐明亮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通过对数据扩增方式合成的缺陷数据进行质量评估,有助于实现缺陷数据高质量扩充,进而缓解缺陷数据不足导致的检测模型性能不佳问题。针对现有质量评价算法在评估合成缺陷数据质量时更关注数据的失真特性而忽略了对数据缺陷属性考量的问... 通过对数据扩增方式合成的缺陷数据进行质量评估,有助于实现缺陷数据高质量扩充,进而缓解缺陷数据不足导致的检测模型性能不佳问题。针对现有质量评价算法在评估合成缺陷数据质量时更关注数据的失真特性而忽略了对数据缺陷属性考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特征增强(AFE)和多尺度注意力质量感知(MAQP)的模型SDENet,综合考虑数据的失真特性和缺陷属性进行质量评价。首先,AFE通过双分支池化操作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寸、位置缺陷的泛化能力,并结合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特征的表达。其次,MAQP对AFE增强后的特征进行向量化与融合处理,以更好地感知合成缺陷数据质量。最后,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质量评估,得到最终的评估分数。在构建的合成道路裂缝缺陷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SDENet模型在RMSE,RMAE,PLCC和SROCC指标上均取得最优结果,比次优模型依次提升10.7%,5.0%,1.8%和1.8%,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失真数据集TID2013上,SDENet模型也取得较有竞争的结果,在PLCC和SROCC指标上依次达到0.902和0.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特征增强 特征融合 合成缺陷数据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
9
作者 张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共13页
人工智能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而收集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个人隐私、引发偏见或歧视以及侵犯版权。在实践中,合成数据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训... 人工智能需要大规模、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而收集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可能成本高昂,并可能威胁个人隐私、引发偏见或歧视以及侵犯版权。在实践中,合成数据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受到广泛关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从数据法学的角度,借助数据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治理框架进行了探索。首先,从规范层面分析了在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之所以受到重视的逻辑前提,即个人信息保护法所追求的“小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训练的“大数据”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兼容性,使训练数据的开发面临挑战,而现有的法律和技术解决方案均存在治理效能不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应用场景与风险类型。最后,提出以“法律3.0理论”和“数据治理理论”作为指引,从3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训练中合成数据的融贯性法律治理框架:制定合成数据的处理规则,强化合成数据的过程治理,开发合成数据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合成数据 法律3.0 融贯性治理 数据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合成微环境促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学术进展及临床应用
10
作者 刘璐 钟畅 +4 位作者 余欣 任晨媛 巩杨杨 周平 王迎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7856-7862,共7页
背景: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为研究心脏疾病、药物筛选、体外心脏建模及潜在的细胞治疗方法等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然而,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属于未成熟细胞,主要表现为缺乏特定基因表达,Ca^(2+)处理水平低及结构、代谢、电... 背景: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为研究心脏疾病、药物筛选、体外心脏建模及潜在的细胞治疗方法等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然而,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属于未成熟细胞,主要表现为缺乏特定基因表达,Ca^(2+)处理水平低及结构、代谢、电生理特性等不成熟,严重阻碍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的应用。目的:综述通过体外合成微环境促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学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以“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uman myocardial cells,hPSC-CMs,mature,OA,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hPSC-CMs”为英文检索词,以“人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成熟,OA,hPSC-CMs”为中文检索词,检索2002年1月至2024年7月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最后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近年来,体外合成微环境由于刚度、可塑性、纳米级形貌和化学功能等优良固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2)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平台;(3)机械刺激、电刺激、生物化学分子添加及三维培养法等作为促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成熟的有效方法,可进一步推进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在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合成微环境 人多能干细胞 心肌细胞 细胞成熟 物理方法 生物化学方法 三维培养法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过程实测的土工合成材料碳排放因子
11
作者 徐超 陈铭铭 +1 位作者 杨阳 李格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土工合成材料为诸多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目前在进行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的碳足迹测算和评价时,很少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实测的碳排放因子,而是基于相关数据库和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土工合成材料为诸多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目前在进行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的碳足迹测算和评价时,很少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实测的碳排放因子,而是基于相关数据库和文献进行间接估算。这种做法不能真实反映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隐含碳,也对碳足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造成了影响。针对土工织物、土工膜和土工格栅3类使用量最大的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对3家国内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采用生命周期的过程分析法,测定了不同规格产品从原料到工厂大门的碳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塑料拉伸土工格栅的碳排放因子与其抗拉强度成正比,而土工膜的碳排放因子与其厚度密切相关;土工合成材料碳排放因子的主要构成是原材料的隐含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环境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织物 土工膜 土工格栅 隐含碳 碳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
12
作者 马鑫 王帅 +4 位作者 林奇阳 王文斐 张湘予 吴玉琨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87-95,116,共10页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在黄药捕收剂分子结构中引进配位官能团来消除黄药特有的臭味和强化浮选功能的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黄药分子疏水链中引入O、N、S等杂原子以及含有O、N、S的配位基团对药剂气味与浮选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出了酰氨基黄药、硫脲基黄药、硫氨酯基黄药等具有R^(1)-X-R^(2)-O-C(=S)-SM结构通式(M为Na或K)的环保型双配体黄药捕收剂。发明了二硫化碳溶剂体系黄药合成新方法,开发出“浆料反应-薄层干燥-溶剂循环”一体化连续黄药制备技术与装备集成,提高了合成效率,改善了黄药生产环境,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捕收剂 黄药 设计 绿色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化剂的合成及乳化效果
13
作者 李文波 易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提高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6000、PEG4000、PEG200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A-B-A型(A为环氧链段,B为亲水链段)结构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 为提高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6000、PEG4000、PEG200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A-B-A型(A为环氧链段,B为亲水链段)结构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乳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与酸值滴定确定了该乳化剂的最佳合成工艺:PEG和MHHPA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1进行酯化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3h;然后加入与MHHPA等物质的量的E44,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环氧树脂用量的1%)的作用下进行环氧开环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3h。将合成的乳化剂应用于环氧树脂E44制备出水性环氧乳液,研究了乳液稳定性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PEG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综合考虑乳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等因素,发现采用PEG6000合成的乳化剂具有更好的乳化效果,其HLB值为16.5、浊点为90℃,优于使用PEG4000与PEG2000合成的乳化剂。当乳液固含量约为45%时,在20%的乳化剂含量下,以75℃的乳化温度、20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乳化处理,能够得到平均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的水性环氧乳液,其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 乳化剂 合成 相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间相互作用对高效催化合成体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14
作者 李晓鹏 鞠春红 +1 位作者 王天亮 姜洋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随着化学工业和学术界对高效催化剂需求的增加,理解和调控其相互作用成为提升催化性能的关键。概述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包括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性能... 随着化学工业和学术界对高效催化剂需求的增加,理解和调控其相互作用成为提升催化性能的关键。概述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探讨了包括范德华力、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高效催化合成体系中催化剂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分子结构修饰、功能基团引入、温度和溶剂调控等策略对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及稳定性的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相互作用 催化合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藜芦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15
作者 康大伟 高红梅 +1 位作者 赵新宇 徐宁 《广州化工》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配体前体HECTV(5,6,12,13,19,20-六咪唑-乙氧基环三藜芦烃)与Zn(CH_(3)COO)_(2)·4H_(2)O、Cd(CH_(3)COO)_2·4H_(2)O、H_(2)bdc(间苯二甲酸)和OH-H_(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自组装合成了... 利用配体前体HECTV(5,6,12,13,19,20-六咪唑-乙氧基环三藜芦烃)与Zn(CH_(3)COO)_(2)·4H_(2)O、Cd(CH_(3)COO)_2·4H_(2)O、H_(2)bdc(间苯二甲酸)和OH-H_(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自组装合成了三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Zn_(6)(HECTV)(bdc)_5(HCOO)_(2)]·4DMF·2H_(2)O(1),[Cd_(3)(HECTV)(bdc)_(3)]·6.5H_(2)O(2),[Cd_(3)(HECTV)(OH-bdc)_(2)(H_(2)O)_(2)]·DMF·2H_(2)O(3)。化合物1~3展示了不同的二维或者三维的结构。有机羧酸配体的差异导致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变化很大。此外,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3的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三藜芦烃 配合物 合成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配准和感知损失的肺部伪CT合成深度学习算法
16
作者 杨涛 黄淼 +3 位作者 刘琮 胡志华 陶莉莉 张淑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学习肺部CT域图像特征,将锥形束CT(CBCT)合成高质量伪CT(sCT)图像。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感知损失的循环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CycleGAN)和迭代配准的sCT生成算法,首先,结合感知损失和循环一致性损失来训练Cy...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学习肺部CT域图像特征,将锥形束CT(CBCT)合成高质量伪CT(sCT)图像。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感知损失的循环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CycleGAN)和迭代配准的sCT生成算法,首先,结合感知损失和循环一致性损失来训练CycleGAN模型生成高质量的sCT图像,然后,利用Elastix配准工具对所生成的sCT图像和计划CT(pCT)图像进行配准,并用来迭代CycleGAN生成器模型。结果:在获取到的7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pCT与CBCT数据上进行实验,从定量指标上看,利用本算法生成的sCT与pCT对比的结构相似度指标比CBCT与pCT对比的提升了11.9%,由0.825上升到0.923,均方绝对误差由110.97 HU降至78.62 HU,峰值信噪比由32.21 dB上升到34.74 dB,互信息由1.187上升到1.418。可视化评估中可见该算法大幅度消除了CBCT切片的散射伪影,突显骨质结构同时也修复了软组织结构。通过与当下流行的U-CycleGAN,R-CycleGAN和CUT模型对比,说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结论:本文算法生成sCT图像能够有效减小CBCT与pCT间的剂量误差与结构误差,使其应用于精准的剂量计算,辅助医生的临床放疗诊断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CycleGAN 感知损失 Elastix 图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及关键细胞色素P450基因研究进展
17
作者 尹雨晴 敖志杰 +4 位作者 周新茹 李旭东 罗斯成 梁海雪 刘湘丹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是多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丰富,市场需求量大。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量少,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异源合成为其提供了新思路。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分3个阶段,即积累前体、合成骨架、皂苷合成...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是多种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丰富,市场需求量大。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量少,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异源合成为其提供了新思路。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分3个阶段,即积累前体、合成骨架、皂苷合成。其中细胞色素P450(CYP450)为皂苷合成过程中关键的下游修饰基因,可影响底物转化、中间代谢产物生成、合成速率及产量。综述近年来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异源合成及生物合成途径关键CYP450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研究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异源合成存在基因表达调控不明确、代谢途径多样、工业化生产难度大等挑战,未来可通过优化宿主细胞代谢途径,提高目标产物合成效率,以实现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的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细胞色素P450 萜类合成关键基因 异源合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
18
作者 李二超 刘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为了增强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小数据情景中的表现,削弱代理模型对数据集规模的依赖,提出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DDEA-MKDS).考虑到代理模型易因小数据陷入过拟合,通过经验公式与遍历法找出针对离线数据集的... 为了增强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小数据情景中的表现,削弱代理模型对数据集规模的依赖,提出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DDEA-MKDS).考虑到代理模型易因小数据陷入过拟合,通过经验公式与遍历法找出针对离线数据集的最优隐含层节点数,以简化模型结构.为了弥补数据量的不足,训练了3个不同核函数的径向基网络生成合成数据,通过轮盘赌法选择其中的部分数据与原数据集合并,使用新数据集训练代理模型.将DDEA-MKDS与其他5种流行的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6个单目标基准测试问题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数据量极小的条件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寻优效率显著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数据驱动 进化算法 小数据 代理模型 隐含层节点 合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问题及生物风险管理对策
19
作者 黄翠 宋冬林 梁慧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工程与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可以改造或创造生物体,正在为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帮助应对医学、农业、制造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作为一门两用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和不...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工程与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可以改造或创造生物体,正在为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帮助应对医学、农业、制造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作为一门两用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合成生物学也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给生物安全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描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引发的亟需解决的生物安全问题,阐述风险评估在合成生物学研发活动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而首次提出合成生物学研发活动的生物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的思路及相关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生物安全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20
作者 沙赟颖 刘竺云 +3 位作者 刘明源 周琳 钮晓淑 杨珊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5-69,74,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烟草赤星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弯孢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南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bulbigen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水稻稻瘟病原菌(Pyricularia oryza)、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7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11的活性最高,对除西瓜枯萎病原菌外的8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高于醚菌酯,其EC50均小于醚菌酯。对活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引入-F和-Me活性基团,相应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 合成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