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显性与隐性的女性身体欲望化呈示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电影《白鹿原》《一九四二》中存在的女性身体欲望显性与隐性的呈示现象,运用性别分析理论剖析两部电影典型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女性形象处于被"看"的客体地位。男性叙事视点的性别立场与权力控制是抽空女性形象内涵,强化欲望化消费对象的关键。从性别视点的立场出发,审视、批判电影中充斥的男权意识形态,警醒性别集体无意识显得非常必要,以期最终达到构建两性和谐生态文化之目的。
作者
张华
机构地区
昌吉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2-83,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女性身体
欲望化
男性叙事
权力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法]吉尔·德勒兹.《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
[法]兹维坦·托多罗夫.《文学作品分析》,见《叙述学研究》,第48-51页.
3
李东.《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共引文献
19
1
蔡骐,全燕.
后现代法则与电视新闻[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71-73.
被引量:8
2
陈世丹.
代码[J]
.外国文学,2005(1):50-60.
3
陈世丹.
从《公众的怒火》看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J]
.当代外国文学,2002,23(4):76-87.
被引量:1
4
王金城.
论零雨的后现代诗歌写作[J]
.台湾研究集刊,2005(2):92-98.
被引量:1
5
陈世丹.
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
.外国文学,2005(4):26-32.
被引量:46
6
卜伟才.
卡尔维诺小说的“迷宫叙事”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5(3):74-82.
被引量:5
7
章妮.
论新生代散文的语言狂欢[J]
.当代文坛,2005(6):73-75.
被引量:1
8
王者凌.
台湾后现代女性诗歌综论[J]
.台湾研究集刊,2007(2):71-77.
被引量:3
9
陈世丹.
论《微暗的火》的互文性[J]
.当代外国文学,2007,28(4):62-68.
被引量:1
10
俞帆.
装置的广告——广告对装置艺术的“收编”[J]
.文艺研究,2007(11):140-15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戴锦华.
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
.当代电影,1994(6):37-45.
被引量:249
2
李炫知.
庄子的平等思想对女性学走出现代困境的意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126-130.
被引量:1
3
谢太平,廖金英.
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他者”建构——以《色·戒》《云水谣》《画皮》的女性形象为例[J]
.电影文学,2010(1):76-78.
被引量:3
4
王江,邹理.
身体修辞:海明威作品中的阴性身体叙述[J]
.外国语言文学,2012,29(1):37-41.
被引量:1
5
施志渝.
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表现及其特质[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88-90.
被引量:6
6
王淑芬,金艳.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角色赏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2):95-96.
被引量:1
7
颜艺.
欧内斯特·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认知诗学视阈[J]
.外国语文,2013,29(2):57-61.
被引量:3
8
周俐.
男性的欲望与妓女的救赎[J]
.文学教育,2015(12):46-47.
被引量:1
9
王晓倩.
男性凝视下的圣徒与荡妇:《悬崖》中的性别问题[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5):45-49.
被引量:1
10
王艺璇.
论白先勇、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以《谪仙怨》和《扶桑》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0(2):105-1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裴书峰.
马俪文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庄子美学[J]
.电影文学,2018(21):71-73.
被引量:2
2
黄涛,廖燕妮.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的身体叙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1):53-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权英杰,武丽.
电影碎片化改编下的情感先行与意念共鸣——以《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为例[J]
.电影文学,2019,0(16):61-64.
2
杨浪,赵腾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解读[J]
.最小说,2025(2):4-8.
3
吴云霞.
电视剧《都挺好》女性视角与形象塑造[J]
.中国报业,2019,0(16):62-63.
被引量:2
1
吴婵.
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与文学:显性与隐性的角力——以《文艺报》对《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为例[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12):41-42.
2
刘巍.
存在意识的显性与隐性——现代女性伦理书写的人生营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36-39.
被引量:1
3
吴敏闻.
显性与隐性特征包裹下的寓意——芥川龙之介《奉教人之死》[J]
.作家,2014,0(09X):113-114.
4
张欣杰.
对《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性别分析[J]
.职大学报,2011(3):62-65.
5
季亚娅.
底层叙事:言说的理路与歧途[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6):22-27.
被引量:10
6
李建平.
显性与隐性 政治与民间——浅析赵树理的小说视野[J]
.作家,2009(10):6-7.
7
黄薇.
性别的文本和文本的性别——对三位女性作家作品的解读[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8-121.
被引量:1
8
唐业亮.
郁达夫小说中类型女形象的符号意义分析[J]
.青春岁月,2011,0(10):116-116.
被引量:1
9
曾真.
《黄色墙纸》中“迷失与重塑”的“我”[J]
.语文建设,2016,0(2Z):47-48.
被引量:1
10
刘新文.
李后主梦词解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6-10.
被引量:1
电影文学
201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