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公众的怒火》看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 被引量:1

Decoding The Public Burn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库弗的长篇小说《公众的怒火》是用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创作的小说文本。作为后现代主义者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的语义学特点表现为,运用特殊的词汇单位和渲染过多的语义场,后者包括同化、加倍与排列、感觉、运动、机械化。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句法不规范、句子因打断而意义不完整、句子语义前后矛盾、句子在印刷上被有意安排而呈现支离破碎的形式;在文本结构上则表现为摒弃连续性,运用间断、累赘、加倍(含重复)、增殖、排比等手法。
作者 陈世丹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87,共12页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库弗.《魔杖》,李自修、钱青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第293,294页.
  • 2Robert Coover, The Public Burning,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1977.
  • 3罗伯特·库弗 潘小松.《公众的怒火》[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
  • 4《纽约时报》1977年8月19日,[美]沃尔夫.《一部美国史诗》.
  • 5杜威·佛克马.《前言》,《走向后现代主义》,佛克马、伯顿斯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 6Umberto Eeo,The Role of the Reader:Explorations in the Semiotics of Text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ity Press,1979.
  • 7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 8佛克马.《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走向后现代主义》,第100,105-106,97,112页.
  • 9Ihab Hassan,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92.
  • 10Gerhard Hoffmann, "The Fantastic in Fiction: Its‘ Reality' Status,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Postmodern Narration ", REAL(Yearbook of Research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l, 1982, p. 337.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