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73-75,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8
-
1李渝:《索漠之旅》,柏杨主编《是龙还是虫》,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136页.
-
2简媜 罗智成.《遥望天涯海角》[J].联合文学,2002,(210):101-101.
-
3罗强烈.我与散文[J].当代文坛,1993(1):56-58. 被引量:1
-
4胡彦.从传统到现代──论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J].当代文坛,1999(1):3-7. 被引量:3
-
5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
6林燿德:《代跋:我的兔子们》,《一座城市的声音》,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215页.
-
7钟鸣:《太少的人生经历和太多的幻想·跋》,《太少的人生经历和太多的幻想》,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
-
8王一川:《寓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277页.
共引文献20
-
1蔡骐,全燕.后现代法则与电视新闻[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71-73. 被引量:8
-
2陈世丹.代码[J].外国文学,2005(1):50-60.
-
3陈世丹.从《公众的怒火》看后现代主义文学代码[J].当代外国文学,2002,23(4):76-87. 被引量:1
-
4王金城.论零雨的后现代诗歌写作[J].台湾研究集刊,2005(2):92-98. 被引量:1
-
5徐慧琴.新时期散文研究综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68-74. 被引量:1
-
6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4):26-32. 被引量:46
-
7卜伟才.卡尔维诺小说的“迷宫叙事”探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5(3):74-82. 被引量:5
-
8王者凌.台湾后现代女性诗歌综论[J].台湾研究集刊,2007(2):71-77. 被引量:3
-
9陈世丹.论《微暗的火》的互文性[J].当代外国文学,2007,28(4):62-68. 被引量:1
-
10俞帆.装置的广告——广告对装置艺术的“收编”[J].文艺研究,2007(11):140-150. 被引量:3
-
1王亚田.怀念一个不认识的人[J].延河,2005,0(6):71-72.
-
2止庵.樗下谈文[J].文艺评论,1997(5):86-88.
-
3柳雁阳.读张执浩“新生代散文”三篇[J].青年文学,1996,0(9):80-80.
-
4刘畅,孙科.断裂与重构:新生代散文的话语转换[J].创作评谭,2008(4):29-31.
-
5陈婉霞,章妮.论新生代散文的虚构观念[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84-87.
-
6马淑贞.1990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的“越界”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5):50-57.
-
7李效珍.复苏·回归·兴盛·创新——新时期以来散文发展脉络[J].山东文学,2008,0(6):65-66.
-
8宁彩云.新生代散文与“小女人散文”之索解与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1999,20(3):44-46.
-
9说“新生代” 话“真实”[J].青年文学,1996,0(2):1-1.
-
10王玉芬.论《廊桥遗梦》的语言陌生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8):126-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