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省脱毒甘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Application Study on Sweet Potato with Virus- free in Fujian Provi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率先在福建省内进行脱毒甘薯的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薯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薯皮光滑 ,商品性好 。
作者
卢春生
杨立明
郭其茂
苏秋芹
陈赐民
机构地区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578-580,共3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福建省科委立项
省财政资助
关键词
脱毒甘薯
推广应用
生产力
增产特性
抗逆性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1
陈炳全,张志勇,曾军,蔡建荣,兰志斌.
福建甘薯病毒病的初步调查[J]
.福建农业科技,1999,30(5):16-16.
被引量:3
2
陈应东,张锦就.
脱毒甘薯的培养及生产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1997,24(3):11-12.
被引量:2
3
翁定河,陈石品.
脱毒甘薯不同世代对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0,20(5):33-34.
被引量:4
4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李长松,罗瑞梧,辛相启,张立明.
脱毒甘薯培育、增产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4,26(5):15-17.
被引量:24
5
张立明,王庆美,王建军,郗光辉,王荫墀.
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和生产繁育体系[J]
.山东农业科学,1999,31(1):24-26.
被引量:11
6
陈应东,张雄坚,郑平,黄宏城,冯祖虾,谢春生,陈朝贵.
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及应用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7,24(1):10-14.
被引量:10
7
陈石品.
脱毒甘薯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J]
.江西农业科技,2000(5):14-16.
被引量:4
8
张志勇,陈炳全,蔡建荣,曾军,杨立明.
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2000(3):11-1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杨永嘉,邢继英,邬景禹.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J]
.江苏农业科学,1995,23(6):35-36.
被引量:11
2
陈应东,张雄坚,郑平,黄宏城,冯祖虾,谢春生,陈朝贵.
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及应用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1997,24(1):10-14.
被引量:10
3
邱瑞镰 戴起伟 等.甘薯病毒病理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甘薯,1996,(8):148-153.
4
杨崇良 等.脱毒甘薯增产机理及推广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1994,:21-24.
5
张立明 等.脱毒甘薯繁育体系和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甘薯,1996,8:67-71.
6
长田龙太郎.甘薯茎尖培养苗利用及防止再感染技术[J].农业技术(日),1991,46(2):71-74.
7
孙慧生 等.马铃薯脱毒种薯及其良种繁育体系研究[J].马玲薯杂志,1987,1(4):1-9.
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玲薯研究所.中国马玲薯栽培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31-152.
9
宋伯符,王胜武,谢开云,杨永嘉,杨崇良,张鹤龄,李汝刚,邢继英,邬景禹,郭小丁,孟清,张立明.
我国甘薯脱毒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43-48.
被引量:57
10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李长松.
甘薯脱毒技术及增产效果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8,25(1):51-5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7
1
陈炳全,张志勇,蔡建荣,杨立明,曾军.
福建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111-113.
被引量:1
2
吴跃林,黄旭,林昌庭,林敏莉.
浙西南山区脱毒甘薯增产效果研究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2):119-121.
被引量:1
3
徐玉恒,陈香艳,孔令国,卞建波,张永涛.
临沂市甘薯脱毒培养及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2):141-142.
4
吴文明.
龙薯1号脱毒甘薯种苗繁育体系与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85-187.
被引量:3
5
朱勤,杨许琴,杨六萍,吴新德,凌冰.
浅层液体静置培养快繁甘薯脱毒苗[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09-110.
被引量:4
6
梁金平.
甘薯脱毒技术在福建省的研究与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03-505.
7
吴文明.
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现状与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84-85.
被引量:2
8
王罡.
安康市推广种植脱毒甘薯面临的机遇与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5):85-87.
9
宋伯符,王胜武,谢开云,杨永嘉,杨崇良,张鹤龄,李汝刚,邢继英,邬景禹,郭小丁,孟清,张立明.
我国甘薯脱毒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43-48.
被引量:57
10
黄萍,颜谦,雷尊国,何庆才.
改变培养基成分对甘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2008,27(9):84-8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6
1
关崇梅,秦静远,徐志英,刘玉凤,张西丽,龙金娟.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3-35.
被引量:17
2
马丽,张春庆,周玉亮.
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88-91.
被引量:17
3
尚佑芬,杨崇良,辛相启,赵玖华,李长松,罗瑞梧.
影响甘薯茎尖培养有关因素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5,27(6):20-23.
被引量:9
4
王林生,马晓玉.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种子,2005,24(10):51-53.
被引量:8
5
单林娜,孙廷,孙天洲,张龙富,王传凯,李建波,葛应兰.
豫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3(2):7-10.
被引量:3
6
宋耀,金智,刘杰,熊继文,杨昌达,刘振业.
优质高产高效脱毒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2):54-55.
被引量:11
7
周全卢,王季春,宋朝建.
不同甘薯脱毒苗对蔗糖浓度的特异性反应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07,27(2):3-5.
被引量:3
8
王守明,朱虎烈,廉美兰,朴炫春.
换气孔大小和培养瓶种类对甘薯脱毒苗生长的影响[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29(2):83-86.
被引量:3
9
赖文昌.国内甘薯瘟病的研究情况及今后研究途径[J].福建农业科技,1980,(1):59-63.
10
HANMEET H L. Breeding sweet potatoes for disease resistance [ C ]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982:323 - 325.
引证文献
3
1
刘中华,蔡南通,王开春,许泳清,邱永祥,方树民.
福建省甘薯主要病害发生现状与研究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2009,40(2):65-66.
被引量:4
2
覃移洋,王承星,张卫书,张红,吴治堂.
5个脱毒甘薯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09,26(1):22-22.
被引量:1
3
卢玲,聂明建,王学华.
甘薯脱毒苗培育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56-1458.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蓝春准,刘中华.
不同肥料对甘薯薯瘟病和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11):60-62.
2
余华,刘中华,宋永康,许泳清,邱思鑫,蔡南通,邱永祥,黄薇,任丽花.
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福薯90号’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192-1197.
被引量:1
3
潘宗东,龙凯珍,张金明.
黔东南6个甘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98-99.
被引量:1
4
王鹏,纪瑞瑞,孔祥远,隋炯明,乔利仙,郭宝太,孙世孟,王晶珊.
高效甘薯脱毒苗生产及驯化移栽[J]
.植物生理学报,2015,51(4):455-458.
被引量:6
5
王常芸,李晓亮,辛国胜,王建玲,王冬梅.
不同品种甘薯茎尖脱毒快繁技术优化研究[J]
.农学学报,2015,5(7):19-23.
被引量:11
6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邱永祥,邱思鑫,张鸿,余华,蓝春准.
甘薯蔓割病抗性相关SRAP标记的获得[J]
.福建农业学报,2017,32(6):639-644.
被引量:3
7
楚良慧,宋帅,张红,苏荣存,王哲,于敏.
紫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5):17-19.
被引量:3
8
顾建强,张小华,仇智灵,姚海峰,祝小祥.
甘薯脱毒苗的甘薯茎腐病发病及产量表现初探[J]
.南方农业,2019,13(1):41-43.
被引量:3
9
蓝春准.
福鼎薯瘟病区甘薯品种引进筛选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19,0(10):57-60.
被引量:1
10
张雄坚,陈景益,黄立飞,王章英,罗忠霞,姚祝芳,房伯平.
富含胡萝卜素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广薯72的选育[J]
.广东农业科学,2020,47(3):9-15.
被引量:7
1
叶爱莲,孙进,李莉.
脱毒甘薯增产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2(3):87-87.
2
孙进.
江苏省脱毒甘薯增产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6):150-150.
被引量:2
3
李佰忠,高峰.
花生覆膜栽培增产特性的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2):82-83.
被引量:4
4
刘有良,梁理民,李胄.
高产品种陕棉6192皮棉产量增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3,12(3):50-52.
5
王玲莉,石元亮,马军.
白浆土区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
.北方水稻,2011,41(5):49-50.
被引量:1
6
姜成军.
水稻高产育苗技术试验示范效果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236-236.
被引量:1
7
贾炜珑,王淑芬,翁惠玉,高兰华,刘守渠,郭秀荣.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在不同生态区的增产特性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7,25(3):32-35.
被引量:2
8
哲学.
水稻高产育苗技术试验示范效果分析与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4(8):238-238.
安徽农业科学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