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福建省甘薯病毒病发生的现状,针对甘薯病毒病的种类及传播途径,提出防治甘薯病毒病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
吴文明
机构地区
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84-85,88,共3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
发生
防治
福建省
分类号
S435.313.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1]张志勇,陈炳全,杨立明,等.福建甘薯脱毒的应用研究∥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卢春生,杨立明,郭其茂,等.脱毒甘薯在福建的应用效果[J].华北农学报,2001,(16):45-50.
3
杨永嘉,邢继英,邬景禹.
我国甘薯主要病毒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程序[J]
.江苏农业科学,1995,23(6):35-36.
被引量:11
4
陈炳全,张志勇,曾军,蔡建荣,兰志斌.
福建甘薯病毒病的初步调查[J]
.福建农业科技,1999,30(5):16-16.
被引量:3
5
张志勇,陈炳全,蔡建荣,曾军.
指示植物法甘薯茎尖组培苗带毒检测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2001(1):10-11.
被引量:3
6
程兆东.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J]
.中国种业,2002(9):19-20.
被引量:3
7
吴文明.
龙薯1号脱毒甘薯种苗繁育体系与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85-187.
被引量:3
8
卢春生,杨立明.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1994,21(1):14-15.
被引量:5
2
杨立明.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的选育[M].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58~63.
3
张志勇,陈炳全,蔡建荣,曾军,杨立明.
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2000(3):11-13.
被引量:6
4
程兆东.
脱毒甘薯工厂化四级程序繁育技术[J]
.中国种业,2002(9):19-2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9
1
关崇梅,徐志英,周济铭,白延红.
脱毒甘薯快速繁育供种程序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04,50(5):61-63.
被引量:3
2
邓暑燕,陈永文,杨贤松,高峰,张启堂.
重庆市主栽优良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脱毒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4):711-714.
被引量:6
3
吴文明.
龙薯1号脱毒甘薯种苗繁育体系与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85-187.
被引量:3
4
梁金平.
甘薯脱毒技术在福建省的研究与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03-505.
5
宋伯符,王胜武,谢开云,杨永嘉,杨崇良,张鹤龄,李汝刚,邢继英,邬景禹,郭小丁,孟清,张立明.
我国甘薯脱毒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43-48.
被引量:57
6
张立明,王庆美,王建军,郗光辉,王荫墀.
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和生产繁育体系[J]
.山东农业科学,1999,31(1):24-26.
被引量:11
7
郭生国,杨立明,吴文明,林金虎,曾军.
甘薯带根顶端优势的应用与育苗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4):567-571.
被引量:6
8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J]
.老人世界,2000(1):8-9.
9
张丽丽,张志勇.
连城县地瓜干专用品种“龙岩7-3”病毒病调查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6):65-67.
10
陈明灿,刘素云,李友军,孔祥生,马素巧.
脱毒甘薯四级种薯(苗)生产程序及其应用[J]
.河南农业科学,2001,30(5):10-1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张立明,王庆美,马代夫,王毅.
甘薯主要病毒病及脱毒对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316-320.
被引量:23
2
郑跃进,王其法,徐春娥,孔祥生,李友军.
脱毒甘薯的扩繁与快繁[J]
.种子,2005,24(9):105-107.
被引量:3
3
林衍铨.
氮肥施期与甘薯生育关系[J]
.福建农业科技,1997(3):29-30.
被引量:1
4
刘春全,毕一立.
脱毒甘薯烟薯18栽培要点[J]
.新农业,2010(1):19-19.
被引量:1
5
易海风,万忠,柯清标,房伯平.
2010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18-20.
被引量:9
6
秦廷豪,张蕴,张军.
脱毒紫甘薯的田间表现[J]
.四川农业科技,2011(1):11-11.
被引量:2
7
马代夫,李强,曹清河,钮福祥,谢逸萍,唐君,李洪民.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69-973.
被引量:432
8
郭清霞,侯占领,师小周.
褐土区甘薯氮磷钾配比试验与应用[J]
.土壤肥料,2001(4):40-42.
被引量:11
9
朱旭霞,刘莉莎,何素兰,黄迎冬,周全卢.
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1):34-36.
被引量:17
10
卢会翔,唐道彬,吴正丹,罗凯,韩叙,敬夫,罗玉龙,张晓勇,张凯,王季春.
甘薯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9):1158-1168.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
1
汪云,何霭如,陈胜勇,余小丽,李观康.
脱毒甘薯广薯79的特征特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54-55.
被引量:1
2
官银平,王瑞,俞风娟,王继涛,王瑞,刘晓娇,白文轩,张生仁.
宁夏沙漠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22,42(3):62-6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林亮亮,林洪,钟昌穗,陈德宝,俞祖兴,俞兆师,吴绍勇.
甘薯天峰薯1号高产机理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6):26-28.
被引量:2
2
吴堂信.
甘薯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2023,41(13):81-83.
被引量:2
3
张丽娟,曲继松,朱倩楠,黄灵丹,杜海东,王瑞.
宁夏中部干旱区露地甘薯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24,65(4):5-12.
4
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武韩,陈丽娟,李继虎.
有机茶园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J]
.农业科学,2024,14(9):977-983.
1
邢继英,杨永嘉.
甘薯病毒病检测方法[J]
.植物保护,1995,21(2):38-40.
被引量:9
2
谢国禄,中野正明.
海外的甘薯病毒病及其研究[J]
.国外作物育种,1993(3):44-46.
3
宇杉,富雄,姚坚.
日本的甘薯病毒病[J]
.国外农学(植物保护),1994(3):22-25.
被引量:1
4
杨永嘉,邢继英,张朝伦.
甘薯病毒病调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0,18(2):33-34.
被引量:10
5
陈炳全,张志勇,曾军,蔡建荣,兰志斌.
福建甘薯病毒病的初步调查[J]
.福建农业科技,1999,30(5):16-16.
被引量:3
6
刘钟河.
甘薯病毒病的脱毒及检测[J]
.世界农业,1997(11):32-32.
7
刘桂玲.
我国甘薯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16(6):36-37.
8
邢继英,杨永嘉,李玉侠.
田间蚜虫传播甘薯病毒病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4):30-31.
9
刘晓辉.
中宁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
.宁夏农林科技,2007,48(3):53-53.
10
方继友.
承德市粮食增产的技术对策与措施[J]
.河北农业科技,1997(4):5-5.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