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香港国民教育风波”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2年7月,香港教育界发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引起全国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国民教育"是否应该存在?问题何在?应该如何开展?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民众。针对"国民教育风波"这一事件引申出的问题,通过分析香港历史现状,发现问题不在于《中国模式》这一导火线,而在教育方式的不当和历史教育缺失,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
作者
任琳琳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5期24-24,共1页
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关键词
国民教育
香港
德育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乃强.公民教育研究文库[C].2012.449-451.
2
郑治祖.斥国民教育洗脑论黄玉山:学生有知情权[N].香港文汇报,2011.
3
徐海波,邢立军.
国民教育、意识形态与身份意识建构——从香港国民教育开展受阻谈起[J]
.学术界,2013(6):203-209.
被引量:18
4
赖成德.教育是经济腾飞之本-亚洲"四小龙"教育评介[J]比较教育与研究,201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胡少伟,赖柏生.
香港教师眼中的国民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S1):276-282.
被引量:6
2
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80-82、124页.
3
支振峰:《国民教育是现代法治国家常例》,《法制日报》2012-05-10.
4
胡少伟:《香港回归前后的国民教育》,载《国际殖民主义教育文化论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任成琦:《香港推广国民教育有错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7-02.
6
王学风,岑晖.
香港回归后国家民族教育的若干问题[J]
.教育评论,2008(1):108-111.
被引量:8
7
陈军.
美国国民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及启示[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5):58-5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7
1
董鹏,丁朝阳.
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困难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0(3):104-107.
2
李向玉.
澳门高等教育的分类与发展意涵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0):44-48.
被引量:7
3
徐海波.
香港社会思潮分析及有效引导的机制和途径[J]
.新视野,2016(1):32-37.
被引量:1
4
陈风华.
国民意识视觉镜像认知建构:以香港“心系家国”电视宣传片为中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80-88.
被引量:1
5
包万平,李金波.
香港回归前后的公民教育与青年的国家认同[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4):45-52.
被引量:10
6
张小彦.
“一国两制”下香港青年文化认同引导途径研究[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6):116-118.
被引量:5
7
范磊.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建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
.青年发展论坛,2019,29(1):44-54.
被引量:13
8
蔡群青,夏海鹰.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下的香港国民教育发展策略[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3):3-12.
被引量:5
9
甄眉舒.
体验式学习何以促进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对香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赴内地交流计划的个案研究[J]
.中小学德育,2020(11):19-23.
被引量:2
10
李秘.
“一国两制”下香港青年国民教育的探索[J]
.广东青年研究,2021,35(1):106-1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冰.
香港地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思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2).
1
潘仲全.
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2008(9):250-250.
被引量:46
2
焦霞.
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
.科技信息,2009(1).
被引量:1
3
梅刚.
正确开展家庭教育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6):101-102.
被引量:1
4
洪福.
论非盈利科研机构及其中国模式[J]
.科技导报,1996,14(11):23-26.
被引量:1
5
孟雅丽.
奥特莱斯 探寻中国模式[J]
.中国纺织,2010(12):81-83.
被引量:1
6
高燕.
加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势在必行——兼论科普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信息,2010(19).
被引量:2
7
陈玉强.
大学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改革适应性探究[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4(5):59-59.
8
XIONG WANPENG.
On the China Model for Ensuring Human Rights[J]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13,12(1):22-26.
9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简介[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5,28(6).
10
王建华.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感恩教育[J]
.科学咨询,2014(30):63-64.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