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概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CHF)作为绝大多数心脏疾病的最终归属,因其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病死率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重点之一。中国近期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病死率为30%,5年病死率达67%,与一些恶性肿瘤相当。
作者
高玉
李冬
王晓峰
机构地区
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心内一科
出处
《新疆中医药》
2013年第6期101-104,共4页
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254126)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辨证分型
客观化
年病死率
心脏疾病
医学研究
调查资料
流行病学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9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82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0
1
金玫,邓扬扬.
“上工治未病”对心衰防治的指导意义[J]
.北京中医药,2008,27(6):406-407.
被引量:23
2
程康安,吴宁.
中国部分地区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8):450-454.
被引量:365
3
苗阳,赵文静,荆鲁,李立志,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5):406-409.
被引量:25
4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心力衰竭指南[EB],2005,ACC/AHA:1-55.
5
吴美平,熊旭东,董耀荣,张蕾.
慢性心衰心阴虚、心阳虚与NYHA分级及NT-proBNP关系探讨 [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6):921-922.
被引量:3
6
李健,何怀阳,林晓忠.
BNP在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79-879.
被引量:26
7
段文慧,郑思道,苗阳,陈林,梁海松,罗良涛.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关系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11-513.
被引量:41
8
黄平东,罗懿明,黄衍寿,沈淑静,孙韶刚.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2):685-686.
被引量:47
9
AnavekarNS, Solomon S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ade and ventricular remodeling. J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 2005,6( 1 ): 43.-.48.
10
段可杰,郭利平,王强,常延平,张聪宇,李鸿娜.
新生脉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03,20(2):19-20.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29
1
黄靓,王金保,吕尚军,葛兵.
BNP在HF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8-19.
被引量:2
2
赵茹,张连祥,张静霞,孙根义,刘玉洁,高明东,陈刚,萧健勇,张颖,杨丽.
B型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及与左心功能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2004,19(4):294-296.
被引量:9
3
周杰,高晓玲,张宝州,黄仕君,王兰娣,盛丽,史东静,阎晓霞,杨阿妮,黄腾辉,裴玉琴,陈进凡,程烜.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及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72-875.
被引量:19
4
万晓群,李卫华.
B型钠尿肽在69例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32-33.
被引量:1
5
张子彬,张开滋.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
.新医学,1995,26(3):122-123.
被引量:29
6
李永健,王林,陈康寅,陈元禄,蔡金荣,周丽娟.
N-末端脑钠素原与心钠素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9):544-547.
被引量:22
7
李健,何怀阳,林晓忠.
BNP在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79-879.
被引量:26
8
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李玉玲,潘国栋,王家宁.
阿霉素诱导大鼠心衰模型的建立[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5):269-271.
被引量:23
9
林营.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6):512-514.
被引量:4
10
潘光明,邹旭,林晓忠,刘泽银,麦舒桃.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06,38(4):33-35.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682
1
贾建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时的临床特征[J]
.智慧健康,2022,8(5):18-20.
2
王翔,马新.
血清cTnT和sST2水平对心力衰竭预后的预估价值[J]
.新疆医学,2023,53(12):1443-1445.
3
于清华,刘淑荣,陈松柏,翟颖,梁茂新.
心衰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8):2936-2941.
被引量:14
4
朱希瑶.
从中医五态人格解析慢性心衰患者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6):252-252.
被引量:7
5
王蕊.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J]
.中国农村卫生,2018,0(22):83-83.
被引量:4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杨杰孚,张健,韩雅玲.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018,2(4):196-225.
被引量:885
7
朱朝江,陈文婷,魏高辉.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3):47-48.
被引量:1
8
许三雄,程蕾群.
螺内酯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引起的LVEF降低的慢性心衰(心功能Ⅱ级)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5):232-232.
9
曲艺.
出院后续医疗护理服务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6):45-46.
10
张永卿.
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六维护理模式后的护理体验[J]
.今日健康,2016,15(11):261-261.
同被引文献
34
1
柯元南.
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新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433-434.
被引量:35
2
解海宁,张艳,胡晓虹,董波,宋婷婷,王艳霞.
气虚血瘀水停在慢性心衰实质研究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03-2604.
被引量:30
3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心力衰竭指南[EB].2005,ACC/AHA:1-55.
4
ATS Committee on Proficiency Standards for Clinical Pulmonary Function Laboratories.AST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sixminute walk test[J].Am J Respir Cnit Care Med,2002,166(1):111-117.
5
无.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被引量:3717
6
屈长宏,王道成.
慢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水平与中医证型及临床疗效的关系[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8-2928.
被引量:8
7
李晓娜,徐厚谦.
心力衰竭病机探讨[J]
.光明中医,2009,24(4):637-638.
被引量:20
8
马洪艳,唐农(指导).
真武汤治疗慢性心衰属阳虚水泛机理浅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09,1(24):72-73.
被引量:4
9
袁盛华.
2009年临床药物治疗指南更新回顾[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1):96-99.
被引量:1
10
万崇华,方积乾,史明丽,陈丽影,张玉祖.
MOS SF-36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7(4):260-261.
被引量:122
引证文献
5
1
窦莉.
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J]
.吉林中医药,2014,34(8):799-801.
被引量:3
2
唐咏,陈伯钧,曾靖,赵帅,刘炜枫,张烈元,黄钜明,蔡海荣,黄永莲,陈冬杰.
陈伯钧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分析[J]
.重庆医学,2016,45(9):1284-1285.
被引量:16
3
温鑫洋,金华,刘志军,窦荣海,曹强,卢玉俊.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6):633-636.
被引量:6
4
侍煜景,钱卫东.
心力衰竭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进展[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2(1):95-98.
被引量:4
5
修博.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关系[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6):55-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丽静,马晓彤,黄剑,张栋,王月洁,石美玲,刘佳.
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2):217-222.
被引量:4
2
李桂花,薛一涛.
慢性心力衰竭与前白蛋白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候关联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2):124-125.
被引量:1
3
王雪梅.
ICU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治疗+舒适护理的疗效[J]
.光明中医,2020(7):1091-1093.
被引量:2
4
黄思敏,付蓉,雷雨,彭明红.
实脾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68-69.
5
林艳,李艳旗.
几种农业防旱措施及其集成的试验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0,11(A06):178-185.
6
魏汝俊,刘春英.
强心合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探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258-259.
被引量:1
7
喇素荣.
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J]
.吉林中医药,2015,35(2):136-138.
被引量:5
8
高风,马晓昌.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602-1604.
被引量:25
9
魏淑岩.
强心饮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7,35(4):80-82.
被引量:20
10
余宿平,顾健霞.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71-73.
被引量:2
1
雷秉钧,付希贤,胡德昌,咸瑞媛,谢冬英,王锦蓉.
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6(1):26-27.
被引量:15
2
王鸿,张侠.
结肠镜检查后并发缺血性肠病2例报道[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12):1443-1444.
被引量:10
3
姚淑贤.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3(6):50-51.
被引量:2
4
付晓云,王准.
控制血糖关键在于用药时间[J]
.中外健康文摘,2008,5(9):40-40.
5
双人鱼.
春季呼吸道疾病管理[J]
.药物与人,2006,19(4):72-73.
6
张家美,国城.
心脏乱跳可能是甲亢[J]
.康复,2016,0(3):60-60.
7
李忠阳.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上医”[J]
.大众医学,2014(1):1-1.
8
陈建功.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7):198-199.
被引量:1
9
张萍.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50-51.
被引量:4
10
李天庆.
胃与口腔中Hp相关性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76-5077.
新疆中医药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