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亲本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凯3号属于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经过近三年的制种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该品种亲本繁殖和高产制种技术,为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
张立荣
郝铠
周积兵
赵开雄
机构地区
甘肃省张掖市农科院玉米所
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252-253,共2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金凯3号
高产
优质
多抗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杨学红,宋西芳,陈芳,孙华庆.
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J]
.中国种业,2012(9):53-55.
被引量:2
2
刘纪麟.
玉米育种的策略[J]
.玉米科学,2003,11(F07):54-57.
被引量:39
3
张丹,司洪华,付俊,陈志斌.
旅大红骨群自交系杂种优势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2):26-2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任转滩,马毅,李合新,李汉忠.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J]
.玉米科学,2004,12(2):30-33.
被引量:27
2
戴保威,毕世敏.
玉米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相关分析[J]
.贵州农学院丛刊,1994(2):28-34.
被引量:1
3
陈彦惠,刘新芝,彭泽斌,张传贞,高素玲,陈秋元.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Ⅱ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初探[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29(4):341-347.
被引量:51
4
陈彦惠,张传贞,徐洪杰.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 Ⅰ玉米国外血缘杂优类群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1995,10(1):17-21.
被引量:15
5
陈彦惠,彭泽斌,刘新芝,张传贞.
玉米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自交系杂优利用模式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0(2):144-148.
被引量:6
6
姜信科.杂交粳稻主要数量性状的优势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1984,(1):6-10.
7
秦泰辰.玉米优势指数和相关程度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1,(5).
8
王义波.玉米主要种质遗传类群划分与利用的商榷[J].华北农学报,1992,:56-61.
9
吴景锋.我国玉米主要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中国农业科学,1983,16(2):1-7.
10
汪德润,陈凤芝.
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J]
.玉米科学,1997,5(4):30-3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2
1
高长健.
美国玉米育种工作中几个重要的种质资源[J]
.杂粮作物,2005,25(1):8-9.
被引量:4
2
高长建.
浅谈“累加选择”在玉米育种工作中的应用[J]
.杂粮作物,2005,25(2):72-73.
被引量:1
3
鲁宝良,刘日尊,关国志,赵文媛.
丹玉系列玉米育种现状和发展方向探讨[J]
.玉米科学,2005,13(2):29-30.
被引量:16
4
高长建.
高秆稀植大穗玉米杂交种与中矮秆耐密玉米杂交种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比较[J]
.杂粮作物,2005,25(3):156-157.
被引量:12
5
段民孝.
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J]
.玉米科学,2005,13(4):49-52.
被引量:88
6
于明彦,许明学,柳迎春,夏远峰,代秀云.
吉林省玉米育种形势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2):11-14.
被引量:4
7
万正杰,张楚河,刘明炎,胡世桥.
超甜玉米华甜玉1号高产制种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4):430-431.
被引量:1
8
万正杰,张楚河,徐尚忠.
超甜玉米华甜玉一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利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4):28-31.
被引量:3
9
丁照华,孟昭东,张发军,孙琦,汪黎明,穆春华,李文才.
鲁单系列玉米种的育种现状与发展方向浅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5):19-20.
被引量:2
10
赵伟.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状况分析与研发对策[J]
.玉米科学,2006,14(5):152-156.
被引量:10
1
陈建陇,黄有成,吴国菁,张立荣,周积兵,陈晓军,郝铠.
种植密度对玉米金凯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36-38.
被引量:6
2
王永林,张侃,严换胜.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渭河流域的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38-39.
被引量:3
3
郝铠,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陈晓军,陈建陇.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0(8):73-74.
被引量:1
4
吴国菁,张立荣,黄有成,周积兵,陈晓军,陈建陇,郝铠.
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12):58-59.
5
石晓瑛,杨小娟.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区的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3):41-42.
被引量:3
6
苏鹏飞,郭丽琢.
不同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76-77.
被引量:2
7
梁国森,吴学军,赵莲芝,王托和.
11个玉米新品种在张掖的品种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5(4):58-60.
8
任佐录,徐国平,覃志江,李小宏.
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2):21-22.
被引量:6
9
张建荣.
玉米品种耐密性试验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4):39-40.
被引量:1
10
贺晨邦,王敏,何建兰,王春兰.
青海高原青贮玉米品种鉴定评价[J]
.青海农林科技,2015(3):1-5.
被引量:3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