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种植密度对玉米金凯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张掖地区进行了半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玉米杂交种金凯3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张掖地区中等肥力田的适宜密度为67 500~75 000株/hm2,即行距60 cm,株距22.22~24.69 cm。在该密度下玉米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高,平均折合产量为17 062.7~17 133.3 kg/hm2。
作者
陈建陇
黄有成
吴国菁
张立荣
周积兵
陈晓军
郝铠
机构地区
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
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金凯3号
种植密度
张掖市
产量
农艺性状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3
1
王晓梅,崔坤,宋利润.
不同密度与玉米生长发育及品质相关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3-6.
被引量:34
2
李利香,王琳,高亚飞.
静宁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9,40(6):38-40.
被引量:9
3
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秦廷建,徐斌,张丽华,段震宇.
青贮玉米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99-102.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6,4(4):43-46.
被引量:140
2
周正卿,刘志勇,徐秀珍,赵玉梅,付金峰.
普通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和相关研究[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0,4(2):27-32.
被引量:17
3
宋同明,苏胜宝,陈绍江,赵永亮.
高油玉米前途光明[J]
.玉米科学,1997,5(3):73-77.
被引量:75
4
李建生.
玉米淀粉品质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J]
.作物杂志,1998(S1):114-118.
被引量:15
5
王振华,王义波,王永普,张新.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优势相关性分析[J]
.玉米科学,1998,6(3):25-28.
被引量:28
6
赵克明.
改善玉米品质 推广优质玉米[J]
.玉米科学,2000,8(1):8-10.
被引量:73
7
薛吉全,马国胜,路海东.
玉米高产高效低耗技术措施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2,11(2):75-78.
被引量:8
8
陈见超,陈宏,杨盛辉,邹永恒.
特用玉米的发展趋势与农业推广[J]
.玉米科学,2003,11(S1):15-17.
被引量:14
9
王国庆,韩加宏,张波,张志辉,闯家红.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J]
.玉米科学,2003,11(S1):63-64.
被引量:12
10
史新海,赵格.
山东省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3,11(2):59-61.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80
1
赵阳佳,王晔,张震东,南张杰,谢皓,李润枝.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17-20.
被引量:14
2
李淑君,付忠军,杨华,张丕辉,董昕,袁亮,祁志云.
重庆市青贮玉米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416-419.
被引量:2
3
文亦芾,白冰,毛华明.
不同栽培利用模式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06,28(6):33-38.
被引量:17
4
郭耿伟,蒋明,尚新刚,胡文斌,包海清.
青贮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J]
.草业科学,2006,23(10):57-59.
被引量:32
5
章建新,蔡晓妍,王爽,秦维虎,崔淑华.
密度及收割高度对复播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6,14(4):107-110.
被引量:25
6
陈树玉.
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渝青1号生物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8):15-17.
被引量:5
7
黄常柱,李波,张宇,张立国,陈喜昌.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2):32-33.
被引量:5
8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边少锋,李伟堂,于雷,李忠芹,郑军虎,李桂梅,郑在环.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4):199-202.
被引量:72
9
刘志新.
对近期育成的“辽单”系列玉米新品种的分析与思考[J]
.杂粮作物,2009,29(1):7-8.
被引量:2
10
王小春,杨文钰,张超,程元帅.
川中丘区套作条件下不同株型玉米高产优质群体构建[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2):153-15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6
1
史振声,赵娜,吴玉群,王志斌.
种植密度对沈爆3号爆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z1):130-132.
被引量:12
2
马兴林,关义新,逄焕成,王庆祥,凌碧莹.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3):84-86.
被引量:81
3
陈晖,郑贤陆,蒋艳华.
鲜食糯玉米不同密度下的产量效应[J]
.湖南农业科学,2006(4):48-49.
被引量:11
4
孙扣忠,赫明涛,吉荣龙,王红军,王军,张明.
不同收获目标糯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6):667-668.
被引量:6
5
杨少昆,杨祁峰,王永宏,等.北方旱作玉米田间种植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6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7
李利香,王琳,高亚飞.
静宁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9,40(6):38-40.
被引量:9
8
冯健英.
石彩糯1号糯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0(6):46-48.
被引量:6
9
王永林,张侃,严换胜.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渭河流域的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38-39.
被引量:3
10
任佐录,徐国平,覃志江,李小宏.
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2):21-2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宫育红,许会军,陈佰鸿.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在平凉的适宜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1):30-31.
被引量:2
2
徐雨森,夏建勋,张树雄,吴国菁.
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在天水市渭河川道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4):15-17.
被引量:7
3
陈建龙,王长魁,李雁民,陈其泰,王托和.
金凯5号玉米在河西灌区适宜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10):12-14.
被引量:7
4
肖亚东,孙义,丁伟.
糯玉米新品种天润糯1号适宜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1):18-21.
被引量:4
5
彭锋,段亮,尚永军.
藜麦新品种陇藜1号在玉门市冷凉灌区的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8,49(1):8-9.
被引量:3
6
樊志锋,高春梅,郝建锋,孙义,马旭恒.
玉米品种登海3721适宜密度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24):18-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崔志辉,杜世军.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在张掖市的制种技术规程[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4):78-79.
被引量:3
2
王毓华,彭应锦,何增国.
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古浪县适宜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5):23-24.
被引量:3
3
苟红玉.
14个玉米新品种在天水市引种的产量AMMI模型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8):7-11.
被引量:3
4
宋振东,张鸿.
提高天水市旱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几项措施[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9):54-57.
5
陈建龙,王长魁,李雁民,陈其泰,王托和.
金凯5号玉米在河西灌区适宜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6,47(10):12-14.
被引量:7
6
肖亚东,孙义,丁伟.
糯玉米新品种天润糯1号适宜密度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1):18-21.
被引量:4
7
陈建龙,陈晓军,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郝铠.
玉米新品种金凯5号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2):84-86.
被引量:1
8
左亚丽.
7个玉米品种在宁县旱地的引种对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4):59-62.
被引量:4
9
刘治华,史可显,雒国良.
10个玉米品种在靖远县沿黄灌区的引种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8):22-25.
被引量:1
10
周玉乾,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王晓娟,连晓荣,周文期.
甘肃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8(9):72-75.
被引量:31
1
王永林,张侃,严换胜.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渭河流域的种植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1):38-39.
被引量:3
2
张立荣,郝铠,周积兵,赵开雄.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亲本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2):252-253.
3
郝铠,黄有成,张立荣,周积兵,吴国菁,陈晓军,陈建陇.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0(8):73-74.
被引量:1
4
吴国菁,张立荣,黄有成,周积兵,陈晓军,陈建陇,郝铠.
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J]
.甘肃农业科技,2010,41(12):58-59.
5
石晓瑛,杨小娟.
玉米品种金凯3号在陇东旱塬区的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3):41-42.
被引量:3
6
苏鹏飞,郭丽琢.
不同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5):76-77.
被引量:2
7
梁国森,吴学军,赵莲芝,王托和.
11个玉米新品种在张掖的品种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5(4):58-60.
8
任佐录,徐国平,覃志江,李小宏.
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1,42(2):21-22.
被引量:6
9
张建荣.
玉米品种耐密性试验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4):39-40.
被引量:1
10
贺晨邦,王敏,何建兰,王春兰.
青海高原青贮玉米品种鉴定评价[J]
.青海农林科技,2015(3):1-5.
被引量:3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