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19-123,共5页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6
-
1王亚琼.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38-43. 被引量:3
-
2白永正,王岗.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J].体育学刊,2005,12(1):62-64. 被引量:19
-
3黄银华,龚群.从娱乐性谈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55-57. 被引量:15
-
4冯胜刚.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创新与服务于推进贵州现代化进程的途径研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年资助课题.
-
5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7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
-
6白晋湘.民族传统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A].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选编.民族体育论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81-82.
-
7冯胜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研究[A].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选编.民族体育论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75-183.
-
8胡晓明.体育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58.
-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2001.
-
10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引证文献6
-
1顾晓艳,余明友,张涤初,陈贵祥.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86-90. 被引量:12
-
2顾晓艳,余明友,张涤初,陈贵祥.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25(6):64-68.
-
3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特征调查与近30年内逐步现代化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62-1464. 被引量:22
-
4李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与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7-90. 被引量:5
-
5王永德.浅议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初中生的几何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B):103-105.
-
6周圣平,曾晓进,洪邦辉.鄂西少数民族农村学校体育个案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6):138-1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王亚琼.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38-43. 被引量:3
-
2陈永辉.对一个农村地域拳种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湖南新化梅山武功为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3):18-20. 被引量:1
-
3张建华,王润平,任涵,孙红梅,钟全宏.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化”发展的价值及其悖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4(9):80-81. 被引量:3
-
4Bottom Up与Top Down[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3(12):34-34.
-
5何稀翎,宋晴,招乐辉.台山9人制排球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2):28-30. 被引量:3
-
6王亚琼,顾晓艳.对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66-72. 被引量:10
-
7王纯.西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7,26(4):37-40. 被引量:7
-
8曹阳.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化的互动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67-168. 被引量:1
-
9娄章胜,袁校卫,陈薇.社会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1):69-72. 被引量:40
-
10李红梅,郑国荣,方千华.论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6):34-36. 被引量:32
-
1王园园,杨远波,李毅京,汤一泉.贵州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8-49. 被引量:21
-
2任廷,安晓凤.对民族体育项目“抢花炮”引入贵州农村中学体育课堂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87-189. 被引量:8
-
3苏近阳.贵州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社会科学家,2012,27(S1):26-27. 被引量:1
-
4余兵,齐艳,江涛.新农村建设中贵州农村体育发展探析[J].农业考古,2011(3):421-423. 被引量:2
-
5谭达顺.“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留守儿童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以贵州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95-100. 被引量:5
-
6杨柳,韩伟.新课程背景下贵州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研[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6):89-92. 被引量:6
-
7彭榜容,邓安智.定向越野纳入贵州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0(14):103-104. 被引量:2
-
8数字[J].青年教师,2015(5X):4-5.
-
9杨林.贵州省农村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6):111-113. 被引量:2
-
10肖庆群.贵州省农村留守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26-32.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