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大规模参与联合国维和的危机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理所当然的,其行动规模应该和现有国力相当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国家利益。现阶段,中国的维和规模基本同国力相当,中国维和行动有效地配合了中国各层次国家利益的扩展。但在当下金融危机之下,国内矛盾较为突出之时,面临战略转型的中国不宜过分强调扩大参与维和行动的规模,不宜盲目要求提升参与维和行动的话语权。
作者
王乐丰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中国
维和行动
规模
分类号
D813.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1
赵磊.
中国国家身份及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J]
.新远见,2007,0(12):54-67.
被引量:3
2
Yeshi Choedonl Chlaa' s Stand on UN Peace keeping Operations: Changing Priorities of Foreign Policy [ J ]. China Report, 2005 (4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4
赵磊.
中国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J]
.新远见,2006,0(10):31-41.
被引量:1
5
杨小舟.联合国首次任命中国军官任维和部队指挥官[EB/OL].(2007-08-29)[2010-07-02].http://news.ifeng.eom/mainland/200708/0829_17_205658.shtml.
6
联合国.中国缴纳联合国会费达2.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2%[EB/OL].(2007-11-21)[2010-07-02].http://news.813-hu.eom/2007112l/n253380204.shtml.
7
贺鉴,陈诚.
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5):28-33.
被引量:5
8
联合国.蓝盔--联合国维持和平回顾[M].纽约,1996:5.
9
杜农一,陆建新.维和行动概论[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
10
联合国.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情况与数据[EB/OL].[2010-07-02].http://www.un.org/chinese/peace/peacekeeping/dpko.shtml.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赵磊.
中国国家身份及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J]
.新远见,2007,0(12):54-67.
被引量:3
2
张清敏.
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J]
.太平洋学报,2004,12(2):47-55.
被引量:19
3
沈国放.
我们为和平而来——"21世纪面临的挑战:国际维和研讨会"上的讲话[J]
.国际问题研究,2005(1):4-5.
被引量:9
4
郑华.
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J]
.现代国际关系,2005(4):56-62.
被引量:24
5
吴一敏.
解读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3):112-114.
被引量:12
6
姜恒昆,刘鸿武.
种族认同,还是资源争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冲突根源探析[J]
.西亚非洲,2005(5):9-13.
被引量:12
7
王习胜.
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审思[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42-46.
被引量:30
8
俞可平.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外交[J]
.瞭望,2007(17):30-31.
被引量:5
9
刘永涛.
理解含义:理论、话语和国际关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24(2):19-25.
被引量:18
10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11
1
王涛.
加强和改进我党对外交往工作[J]
.理论探索,2008(6):67-69.
2
贺鉴,陈诚.
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5):28-33.
被引量:5
3
余凯,刘振华,吴静.
试析冷战后美国维和行动政策的演变及未来走向[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1):62-66.
被引量:1
4
彭大森.
建设和平:联合国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工作浅析[J]
.经济视角(中),2011(4):124-125.
被引量:1
5
王海平.
联合国维和行动适用国际人道法的几个问题[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4(6):86-90.
被引量:1
6
马霓.
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思考[J]
.学理论,2014(33):7-8.
7
卢张哲,段建炜,孙维谦.
联合国维和情报保障缺陷与对策[J]
.情报杂志,2016,35(2):25-29.
被引量:3
8
凌胜利.
从“参与者”到“建设者”——中国参与国际政治安全体系的进程分析[J]
.和平与发展,2016(4):7-17.
被引量:3
9
辛越,王宏刚.
从维和警察维度探析中国维和培训话语权提升方法与路径[J]
.武警学院学报,2018,34(7):45-49.
10
赵国栋,张馨予,李卓宜,孙书恒.
当代联合国改革背景下中国参与维和行动问题初探[J]
.武警学院学报,2018,34(7):55-5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吴志成,李金潼.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国视角与实践[J]
.政治学研究,2014(5):111-124.
被引量:43
2
赵宇.
论中国民事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意义[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49-150.
被引量:5
3
赵宇.
从对外政策层面解读我国维和警务与外交的互动[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17-24.
被引量:2
4
朱雨晨.
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初[J]
.中国新闻周刊,2005(35):28-30.
被引量:2
5
聂军.
关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认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3):19-22.
被引量:2
6
毛瑞鹏.
主权原则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议案中的投票行为(1994~2004)[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4):55-60.
被引量:10
7
赵磊.
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态度[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4):80-86.
被引量:10
8
牛仲君.
中国参与东帝汶维和的原因及立场分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24(2):48-53.
被引量:5
9
周琦,张建岗.
从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看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知的改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5):56-60.
被引量:3
10
罗建波,姜恒昆.
达尔富尔危机的和解进程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25(3):44-5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孟文婷.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述评[J]
.国际政治研究,2017,38(4):85-102.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马方方.
加强我军维和行动后勤保障的几点思考[J]
.国防,2017,0(12):33-36.
2
安德万.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下中国的维和行动[J]
.战略决策研究,2018,9(5):47-73.
被引量:1
3
王洪海.
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培训模式与发展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7,33(11):23-28.
被引量:2
4
孙德刚,张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联合国在中东维和行动的理念与实践[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0(5):14-28.
5
祁怀高.
新中国70年周边多边外交的历程、特点与挑战[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0(6):43-64.
被引量:12
6
侯祎,杨福芳,郝胜杰,董景岚.
国内维和人员心理研究现状——基于NoteExpress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1):38-44.
7
庞超伟,肖蓉,闫睿.
中国国际维和话语体系建构[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8(2):74-86.
8
陈一一,宋天阳,陈雨欣.
中国与维和东道国外交立场何以趋同——维和摊款与发展援助的综合效应[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8):99-128.
1
乐道.
常任理事国是道槛[J]
.中国新闻周刊,2000,0(20):38-38.
2
郭晨.
1949:中美建交擦肩而过[J]
.读书文摘,2017,0(2):8-11.
3
萨里.
日本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吗[J]
.人民公安,2005,0(7):9-9.
4
赵树凯.
扩大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点[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07(2):4-4.
被引量:1
5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和解课题组,李瑞翔,吴小军,辛祖国,李佳丽,陈法.
关于法院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调研报告——以北京市某基层法院2013年刑事和解案件为样本[J]
.人民司法,2014(11):42-46.
被引量:4
6
夏庆宇.
从2016年总统竞选看美国的变化[J]
.南方论刊,2016(12):15-19.
7
李涛.
香港问题的处理对调处现实矛盾的启示[J]
.企业导报,2010(1):81-82.
8
李先德.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J]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28-30.
9
夕草.
《克林顿治下的美国》简介[J]
.全国新书目,1999,0(2):26-26.
10
李成实.
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基本途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07-208.
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