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山雅集与元明之际文人生命方式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元末玉山雅集性质的考察,认为它体现了元末之际文人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它表现为:(1)江南文人文化优越感的展现。(2)对于祸乱的躲避与身心的休憩。(3)文人才智的竞赛。(4)文人追求生命不朽的有效途径。这种生命存在方式决定了当时诗歌的才力竞赛性质与作者私人化情感抒发的主要特征,并构成其纤巧秾丽的体貌。最后指出了此种生命方式的诗学意义。
作者
左东岭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4,共8页
关键词
玉山雅集
生命方式
纤巧秾丽
诗学意义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玉山璞稿》卷首.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149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杨维祯.《宫词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复古诗集》卷四.
4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珊瑚木难》卷二.
共引文献
1
1
郑伟,侯蓝烟.
魏晋“郑王之争”及其学术史意义[J]
.琼州学院学报,2015,22(1):38-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7
1
求芝蓉.
元至元間文壇盛事“雪堂雅集”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2020(1):243-258.
被引量:2
2
方勇.
元初月泉吟社诗集版本考略──兼驳四库提要“节录之本”说[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1(2):7-10.
被引量:1
3
李旦初.
论河汾诗派的形成及其文化背景[J]
.晋阳学刊,1992(6):61-68.
被引量:2
4
彭茵.
元末文人雅集论略[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6):89-92.
被引量:2
5
桂宝丽.
《麟溪集》辑者考辨[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3):49-50.
被引量:1
6
黄仁生.
论顾瑛在元末文坛的作为与贡献[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30-36.
被引量:6
7
曹林娣.
明代苏州文人园解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3):90-96.
被引量:7
8
何宗美.
载酒征歌,交游文物——复社文学活动及其影响[J]
.文艺研究,2006(5):36-44.
被引量:4
9
刘中文.
异化的乌托邦——唐人“桃花源”题咏的承与变[J]
.学术交流,2006(6):145-150.
被引量:14
10
叶爱欣.
“雪堂雅集”与元初馆阁诗人文学活动考[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21(6):31-3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7
1
周海涛.
《玉山雅集图》向《水西清兴图》题图模式演变蕴涵的诗学意义[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4):96-99.
被引量:2
2
翟勇.
明代吴中诗文价值解读——以何良俊诗文创作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55.
被引量:1
3
周海涛.
“玉山雅集”与“北郭诗社”的差异性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4):107-112.
被引量:1
4
周海涛.
顾瑛不同时空下的创作比较[J]
.殷都学刊,2011,32(3):70-74.
被引量:1
5
周海涛.
“玉山文人”的诗学思想[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4):86-90.
6
查洪德.
元代诗坛的雅集之风[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6):669-677.
被引量:5
7
王炜.
万历年间的文社及其影响--以黄汝亨为中心的考察[J]
.文学遗产,2014(4):107-116.
被引量:2
8
左东岭.
影响中国近古文学观念的三大要素——兼论地域文学研究的理念与方法[J]
.文艺研究,2015(6):49-58.
被引量:2
9
刘中文.
苏州古典园林的桃源之思[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7(4):8-17.
被引量:2
10
王丽.
《四库全书总目》袁华《可传集》提要新辨[J]
.中国韵文学刊,2020,34(3):50-57.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周海涛.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以诗唱和”方式的演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3):71-76.
2
周海涛.
《荆南倡和诗集》与元明之际吴中文人雅集方式的变迁[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6):91-95.
被引量:2
3
陈忻.
宋代洛学派之文学观[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5):102-109.
4
贺根民.
未曾断裂的传统:近世易代之际诗学观念研究述评[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5):33-40.
5
邱文颖.
文化铸魂:元明之际苏州乡村园林探析[J]
.中国园林,2017,33(12):26-29.
被引量:1
6
毕兆明,王文娴.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2):80-87.
被引量:1
7
毕兆明.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北方民族汉文诗歌文类特征刍议[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4):78-84.
8
张何斌.
嘉定文人与明清之际文章学的演进[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6):44-51.
9
马颖杰.
以性情为旨归:元代雅集序体现的诗学精神[J]
.文学与文化,2022(1):20-30.
10
韩晶晶.
玉山雅集明清学术史研究[J]
.中国书画,2022(6):18-22.
1
轮子.
美丽一次[J]
.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05,0(11):54-54.
2
李树榕.
我看苏茹娅的创作[J]
.艺术界,2009(4):68-71.
3
张学昕,于倩.
来自荆棘人生的刺痛——关于孙书林的小说创作[J]
.文艺评论,2008(2):63-68.
4
丁妍.
论何景明居家时期诗学思想的转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6):10-11.
被引量:1
5
罗隼.
香港文学杂缀[J]
.华文文学,1986(1):59-60.
6
轮子.
美丽一次[J]
.写作(中),2005,0(Z1):1-1.
7
小海.
人生只合东山老(节选)——关于东山与归隐的漫谈[J]
.青春,2017,0(5):70-72.
8
黄波.
玉山雅集:文人们的末路狂欢[J]
.学习博览,2011(4):42-42.
9
于望.
心灵家园[J]
.青年文学家,2006(5):47-48.
10
张颐雯.
自己的历史[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9(4):124-124.
文学遗产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