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韩国儒学的特性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韩国儒学是在本土形成的固有思想基础上,吸收了中国的朱子学,并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历史中形成的。其固有思想中很早就存在着儒学性的因素,传统思想也与中国的传统儒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使得中国儒学思想很容易地传入并被吸收。而吸收朱子学形成的朝鲜性理学与中国相比,则发生了不少深入而细致的变化。朱子学传入之初便被新兴士大夫们接受,后来以此为指导理念建立了朝鲜王朝,从而被定为国学。与政治的这种紧密而又特殊的关系,使得儒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问,而成为了指导阶层的统治理念、士人阶层的权斗工具。朝鲜儒学者对人的道德心性的深入探索、士人们强烈的历史和现实意识以及学派的分化和党争都与此息息相关。
作者 邢丽菊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101,共12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柳承国.<韩国性理学的隆盛与特色>[J].栗谷正论,2002.
  • 2柳承国.《东洋哲学研究》,东方学术研究院,1988年,第327页.
  • 3金炯孝.<古代神话中表现的韩国人的哲学思维>,《韩国哲学史》上卷,东明社,1987年,第8-9页.
  • 4《三国史记》卷4,<新罗本记第4·真兴王37年条>.
  • 5《三国遗事》卷4,<圆光西学>.
  • 6《三国史记》卷3,<弥勒仙花未尸郎真慈师>.
  • 7《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日东盟.
  • 8柳承国.上书,第336页.
  • 9尹丝淳.<关于朝鲜性理学特殊性的研究>,《西江人文论丛》17辑,西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03.12.
  • 10崔英辰.《朝鲜王朝时期儒学思想的状况》,成均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二级参考文献18

  • 1《朝鲜儒学的学派》.1996年,韩国思想史研究会金志铉等著,礼文书院.
  • 2崔承熙.1990年.《朝鲜建国和士大夫》(韩国史特讲),首尔大学出版社.
  • 3崔英辰.1988年.《退溪理思想的体用论结构》.《朝鲜朝儒学思想的探究》,丽江出版社.
  • 4赵成山.2003年.《朝鲜后期洛论系学风的形成和经世论研究》,高丽大学博士论文.
  • 5《退溪全书·答奇明彦论四端七情第二书》.
  • 6崔英辰论文《朝鲜时期儒学思想的基本问题》,200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稿.
  • 7《退溪全书》第五册.
  • 8《退溪全书》第一册.
  • 9崔英辰.《朝鲜朝儒学思想的样相》,成均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第72-75页.
  • 10林月惠.《中韩儒学的情》.《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2003年8月,第116-117页.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69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