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茶山经学看其心性论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茶山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生留下了丰富的经学资料。他的经学诠释体制脱离了以往朱子理学形而上的层面,注重现实和实践,同时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他的心性论从具体的现实和个体的自律性上来重新认识人,从而确立了其哲学思想的实学依据。他认为心是人的主体,性是心之嗜好。人心虽然有这种嗜好的倾向,但现实中的善恶取决于心的自主之权,心具有自律性。他反对性理学中本然和气质之性的分类,认为在本然上人物性是不同的,在气质上人物性又是相同的。在四端和四德的关系中,与性理学者的“德内端外”不同,茶山提出了“端内德外”,认为四端虽然是先天内在的,而仁义礼智四德则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后天性的存在。
作者 邢丽菊
机构地区 韩国成均馆大学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1,共11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

  • 1《朝鲜儒学的学派》.1996年,韩国思想史研究会金志铉等著,礼文书院.
  • 2崔承熙.1990年.《朝鲜建国和士大夫》(韩国史特讲),首尔大学出版社.
  • 3崔英辰.1988年.《退溪理思想的体用论结构》.《朝鲜朝儒学思想的探究》,丽江出版社.
  • 4赵成山.2003年.《朝鲜后期洛论系学风的形成和经世论研究》,高丽大学博士论文.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1

  • 1刘权钟.茶山对终极存在的思维[C].纪念茶山诞辰25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25 —26.
  • 2白敏祯.儒学与西学的融汇[M]//韩国国学振兴院编,韩国儒学思想大系:宗教思想篇,2 010.
  • 3栗谷全书:卷20,《圣学辑要》.
  • 4琴章泰.丁茶山思想中西学的影响和意义[M]//茶山学论文集:第3辑,1978:324.
  • 5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M]//中国史学丛书40,台北,1966.
  • 6琴章泰.茶山实学探究[M].首尔:小学社,2001.
  • 7金庚泰.茶山丁若镛的人性论所具有的道德实践意义[M]//韩国实学论文集.首尔:不咸文化社,1994:46.
  • 8茶山、朱子学与西学[J].《茶山学》2号,2000年11月,218 页.
  • 9邢丽菊.试论西学对朝鲜儒者茶山思想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3):19-29. 被引量:2
  • 10高明文.丁若镛思想中孔子的天命与仁的关系[J].当代韩国,2016(3):61-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