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解剖基础概述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经》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学界已经进行这方面的发生学研究,本文从解剖学角度系统论述了古代解剖学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联系,力图证明古代解剖观察是《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肾藏象理论的某些重要命题的创生与古代解剖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作者
付东升
鞠诣然
机构地区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肾(中医)/解剖学和组织学
肾脏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1
黄胜白.二千年前中国的人体解剖学.中医杂志,1995,(4):42-42.
2
李如辉.
肾脏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5):12-14.
被引量:21
3
黎正华.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199-200.
被引量:6
4
李如辉.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理论的发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4):7-8.
被引量:9
5
傅延龄,陈非.
论脏腑实质的演变[J]
.医学与哲学,1998,19(1):27-30.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黎正华.“脏腑”实质新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01).
2
黎正华.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199-200.
被引量:6
3
张珍玉.
脱发治肺[J]
.山东中医杂志,1990,9(6):43-43.
被引量:20
4
李如辉.
从实体到功能态演化的方向选择及评价[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1-3.
被引量:9
5
李如辉.
危机、危机的化解与新生──肾藏象学说的发生学概论[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4):1-2.
被引量:18
6
李如辉.
肾脏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5):12-14.
被引量:21
7
李如辉.
“肾合膀胱”的发生学探寻[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6):4-6.
被引量:10
8
刘广洲.
祖国医学对解剖及生理学的认识(续上期)[J]
.中医杂志,1955,14(2):50-5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7
1
李瀚.
“肝肾同源”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7):5-9.
被引量:38
2
王颖晓,李其忠.
藏象学说形成研究述要[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03-1705.
被引量:1
3
谭曦然,傅延龄.
津液藏焉 气化乃出——结合古代医案3则谈滋阴通利治癃闭[J]
.山西中医,2008,24(9):42-43.
4
王颖晓,李其忠.
藏象之发生学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9-23.
被引量:6
5
唐健嫩,李其忠.
脏腑相合理论的发生学初探[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16-18.
被引量:2
6
白长川.
中医人文文化特点与中医现代化[J]
.医学与哲学,1998,19(4):208-209.
被引量:17
7
王智瑜,翟双庆.
从人的认知过程初探中医相关概念的形成与实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274-277.
被引量:1
8
金光亮.
五脏内涵演变与新识[J]
.医学与哲学,1998,19(9):468-471.
被引量:11
9
叶海丰,莫芳芳,张国霞.
“肾主水”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42-1843.
被引量:10
10
李瀚旻.
“藏象本质”与“白马非马”[J]
.医学与哲学(A),2010,31(9):62-6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01
1
赖敏,贾春华.
脏腑部位与功能关系的隐喻分析[J]
.中医杂志,2020,61(5):392-395.
被引量:12
2
王莉,张君,魏红,刘明林.
惊恐伤肾的中医脉象信息临床观察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1):3-5.
被引量:6
3
赫增才.
从“胰俞”“胰腑”“胰经”论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的继承与创新[J]
.中国针灸,2009,29(S1):79-80.
被引量:5
4
张仁.
针灸意外事故的历史与现状[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306-313.
被引量:23
5
兰永树,李朝明,高礼明,邓明玉,唐光才.
肾脏长度及两肾位置高低的CT测量[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7):413-414.
被引量:4
6
张莽,岳黎敏,马以会,张丽萍.
从中西医哲学思想比较中管窥人体形态学的发展方向[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5):373-374.
被引量:3
7
陈宇,丁娜.
浅谈"州都之官"[J]
.吉林中医药,2004,24(11):3-3.
被引量:6
8
黄瑞彬,黄周红.
论奇恒之腑中胆应为胰[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92-992.
被引量:11
9
烟建华.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3):395-399.
被引量:37
10
严健民.
先秦中医泌尿、生殖生理概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45-24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于峥,王韵,严雪梅.
中医肾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10,30(3):67-69.
被引量:3
2
刘声,刘晓燕,郭霞珍.
中医藏象研究的现代形态学基础浅议[J]
.中医杂志,2010,51(9):858-859.
被引量:5
3
乔文彪,邢玉瑞,李翠娟.
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述评(二)[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1-3.
被引量:2
4
周晓明,史莹莺,虞定鹃,梁伟平,陈燕.
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埋线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06-307.
被引量:11
5
张希,袁德培,周勇,曾楚华,鲜慈英.
中医“司内揣内”概述[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4):1262-1268.
被引量:5
6
赖敏,贾春华.
从古代解剖知识探讨中医肾藏象学说的构建[J]
.中医杂志,2021,62(19):1657-1662.
被引量:19
7
胡锦波,王顺梅,石文韬,段芃嫄,王斌.
肾俞穴与肾位置关系的影像学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2,38(8):30-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赵帆,张根明,王晓阳,刘扬.
浅论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知过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8):2926-2931.
被引量:2
2
展志宏,戴国华.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领域相关文献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132-137.
3
陈赟,韩紫阳,孙志兴,黄馥华.
基于全国名老中医徐福松教授“内肾外肾”理论浅析男性生殖[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4,30(2):163-166.
被引量:5
4
刘芳,王长江,王小琴.
尿通卡克乃其片治疗尿路感染56例[J]
.现代中医药,2012,32(4):21-23.
被引量:6
5
孙喜灵,郑秋生,李靖,张启明,王振华,刘卓军.
中医证候的发生规律与结构表征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1-5.
被引量:11
6
李如辉,郭淑芳,刘琪.
论气一元论对初始脏腑解剖概念的改造[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016-1018.
被引量:9
7
黄振,宋双临,张狄.
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埋线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11):961-964.
被引量:19
8
李宁,高杰.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5-6.
被引量:5
9
李如辉,郭淑芳,刘琪.
论藏象学说之所以成为问题[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6):5-7.
被引量:2
10
任萃萃,葛宝和.
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维持时间的对比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299-1302.
被引量:9
1
胡振华.
金钱白花蛇的鉴定经验[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6,2(6):42-42.
被引量:2
2
洪素兰,王淑玲.
“施泄于肾”浅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8,22(5):5-6.
3
王新智.
《傅青主女科》补肾法浅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7,21(3):12-12.
4
孟燕,喻斌.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1):74-75.
5
王小青,胡书轩.
补肾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机理探讨[J]
.新中医,1997,29(3):2-3.
被引量:16
6
陈韦.
古代形神观念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关系刍议[J]
.吉林中医药,2007,27(5):3-5.
被引量:1
7
鞠诣然,鞠宝兆.
先秦哲学的精气观念与《内经》肾藏象理论的发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1-3.
被引量:5
8
李泽民,王宇,胡荣.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伪品的鉴别[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7):1369-1371.
被引量:3
9
姜青松.
浅谈肩周炎针刺治疗中准确定位的重要性[J]
.中国针灸,2006,26(9):667-668.
被引量:5
10
潘历辉,卢伟,包国荣,郭素华.
龙须藤的生药学研究[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3):170-172.
吉林中医药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