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共领域的分析性意蕴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政治哲学视域来看,公共领域是一个在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相对关系中获得其规定性的关系性范畴。一方面,作为依托于市民社会又与之存在交叉关系的概念,公共领域与政治国家相对应并从市民社会中获得其规定性;另一方面,作为不同于市民社会的范畴,公共领域源于民族国家并从政治国家中获得其规定性。所以,从分析性意蕴来看,我们既不能把它简单地化约到市民社会之中,也不能将它化约到政治国家之中,而要看作存在于二者之间和之中的一个分析性的中介性关系存在。其本质特征是公共性。
作者 杨仁忠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0,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2
  • 3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0.
  • 4颜纯钧.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28-32. 被引量:41
  • 5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A].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78.

二级参考文献35

共引文献416

同被引文献9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