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皮细胞是血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迁移到内皮下层的功能屏障和中介。在过氧化脂质、病毒感染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作用下,内皮细胞粘附性发生改变,其表面粘附分子呈异常表达,诱导单核细胞粘附并向内皮下层迁移。通过检测内皮细胞的粘附性、抑制粘附分子表达或封闭粘附分子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廖端芳
陈剑雄
机构地区
衡阳医学院心肺药理研究室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
分类号
R541.40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64
1
吕学祥,梁国芬.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血脂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合酶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6):355-357.
被引量:9
2
卢咏才,王淑华,刘小青,郭肇铮,甄二真,贾绪东,周玉琳.
高脂血症、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3,9(3):391-396.
被引量:50
3
吴开云.
毁损弓状核后血清中不同成分及一氧化氮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J]
.解剖学报,2005,36(2):212-213.
被引量:6
4
廖端芳,陈剑雄,黄红林,唐小卿,曹建国,余麟.
丙丁酚对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4,2(2):67-71.
被引量:9
5
徐能全,吴开云.
内皮细胞信息反馈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液对内皮细胞丙二醛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2005,28(3):281-283.
被引量:2
6
吕琳,鹿克风,罗静,郭玲.
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NF-κB和PDGF表达的影响[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8):478-481.
被引量:8
7
刘恋,汪俊军.
载脂蛋白(a)多态性研究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05,23(5):387-389.
被引量:8
8
文川,徐浩,陈可冀,黄启福.
易损斑块实验动物模型及评价[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9):856-859.
被引量:6
9
汪俊军,顾振华,李雯,刘恋,张春妮,范乐明.
脂蛋白(a)循环免疫复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1185-1188.
被引量:9
10
秦玲,雷宇,张尉华,陈爱军,黄可心,刘丽辉.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的表达[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1):43-4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徐红,杨汝春,王军,朱晓玲,洪华.
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2006,24(8):1451-1453.
被引量:5
2
张勇,王志伟.
过氧化氢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7):2343-2344.
3
鞠薇薇.
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3):146-147.
被引量:3
4
张宝臣,白瑞军.
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4):593-594.
被引量:3
5
徐能全,刘仰斌,李鸿玮.
下丘脑-垂体轴反馈路径对内皮细胞NO和ICAM-1表达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3):340-342.
6
庹勤慧,黄红林,谢志忠,郑兴,廖端芳.
金粉蕨素对溶血性磷脂酰胆碱损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1):27-30.
被引量:15
7
车少敏,王燕妮,马爱群,高路.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变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10):1395-139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苏筠霞,刘明龙,刘天喜,肖祖容,李建华.
痛风定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1):6-10.
被引量:7
2
郭玉,严鹏科,朱炳阳.
金粉蕨素对脂质过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6):612-614.
被引量:3
3
赵莉,杨文钰.
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4,27(6):452-456.
被引量:34
4
王宗仁,郑瑾,马爱玲,刘强,马世平,马静,苏明权,李立文,李晶华.
中药芪丹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PAI-1表达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4):1290-1293.
被引量:7
5
庹勤慧,朱炳阳,廖端芳,严鹏科,雷小勇.
金粉蕨素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3):283-286.
被引量:10
6
Ming YANG,Hong-lin HUANG,Bing-yang ZHU,Qin-hui TUO,Duan-fang LIAO.
Onychin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regulating cell cycle[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5,26(2):205-211.
被引量:6
7
艾永顺,刘丽君,费瑜,吴丽霞.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P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的变化及奥扎格雷对其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4):557-558.
被引量:3
8
张黎军,刘昌慧,郝亚荣.
粘附分子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冠心病中的作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6):710-713.
9
朱贵月,朱兴雷,耿庆信.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2):292-294.
被引量:2
10
魏玉杰,刘惠亮,何玉辉,杨晓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心脏杂志,2006,18(4):425-426.
1
黄兵.
细胞粘附分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21(3):195-197.
被引量:4
2
侯新国,陈丽.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4):256-258.
被引量:6
3
PhilipJ.Barter,李宏毅.
HDL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
.世界医学杂志,2003,7(6):33-35.
4
霍玉庆,徐成斌,王申五,张杰,张彤,崔俊峰,尹春琳.
一氧化氮抑制白介素-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19(4):38-41.
被引量:4
5
张丽航,欧阳钦.
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炎症性肠病[J]
.四川医学,2006,27(12):1228-1230.
被引量:1
6
王晨,杨亚安,吴开云.
何首乌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J]
.解剖学杂志,2005,28(3):286-286.
被引量:2
7
张建华,郝创利.
粘附分子与抗粘附分子对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综述)[J]
.临床儿科杂志,1997,15(1):59-61.
被引量:2
8
陈友琴,陈槐卿,吴立志.
溶血磷脂酰胆碱对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2):139-142.
被引量:5
9
熊燕.
二甲亚砜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9,7(4):299-302.
被引量:2
10
尹鸿操,陈铁镇,董玉兰,杨向红,洪伟.
脂质过氧化对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8,6(2):120-123.
被引量:10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