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蕨类植物的复合多糖和次生代谢产物有多种生理活性 ,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肝炎等功效 ,在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极具开发潜力。本文就近年来对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
作者
赵莉
杨文钰
机构地区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2-456,共5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中药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14
同被引文献
340
引证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79
参考文献
31
1
周铜水,刘晓东,周荣汉.
骨碎补对大鼠实验性骨损伤愈合的影响[J]
.中草药,1994,25(5):249-250.
被引量:69
2
江萍,张倩,秦礼康,周礼红,杨维.
蕨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20(3):223-225.
被引量:18
3
刘松青,肖倬殷,冯锐.
石莲姜槲蕨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37-739.
被引量:9
4
陶海南,刘辉,薛喜文,陈欣虹,刘全俊,吴琼华.
紫萁多糖抗菌活性初步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6,20(4):306-308.
被引量:29
5
鲁翠涛,梅兴国,钟凡.
千层塔植物茎叶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3):27-29.
被引量:20
6
陈亚民,卢英华,马存升,陈雁君,于德泉.
肿足蕨甙的分离和鉴定[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1):54-57.
被引量:2
7
蔡建秀,吴文珊,吴凌云,庄惠如,卢海生.
22种药用蕨类植物的总黄酮含量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4):63-66.
被引量:83
8
王谋强,励启腾.
薇菜干的营养品质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4(2):63-64.
被引量:31
9
张晓,崔燎,田中信寿,梁念慈.
半边旗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37-38.
被引量:73
10
何承伟,梁念慈,莫丽儿,李金华,张晓.
半边旗提取物6F诱导HL-60细胞凋亡[J]
.肿瘤防治杂志,2002,9(1):11-1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0
1
杨纯瑜,李春德.
中国蕨类药用植物资源调查(Ⅱ)[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3,17(2):98-103.
被引量:6
2
吴寿金,张晓闻.
鳞毛蕨属植物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3,24(1):43-48.
被引量:9
3
邹建平,中山充.
墨旱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3,24(4):174-176.
被引量:17
4
邹方伦.
贵州竹荪资源及生态的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1994,22(3):43-47.
被引量:26
5
黎七雄,陈金和,彭仁琇,王玉山,汪晖.
烧烫灵的药理作用研究[J]
.中草药,1994,25(11):592-594.
被引量:6
6
胡旺云,罗士德,蔡建勋.
大果油麻藤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1994,25(2):59-60.
被引量:24
7
廖端芳,陈剑雄,黄红林,唐小卿,曹建国,余麟.
丙丁酚对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4,2(2):67-71.
被引量:9
8
廖端芳,陈剑雄.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4,2(2):118-121.
被引量:7
9
蒋建勤,周荣汉,孟正木,李娜.
东方荚果蕨中的一个新双氢黄酮[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4):199-201.
被引量:2
10
郭学敏,周卓轮,洪永福.
猫爪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12):931-934.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514
1
斯建勇,常琪,沈连钢,陈迪华.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ueraria lobata[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6,15(4):248-250.
被引量:8
2
许丽璇,蔡建秀.
马尾松的功用及抑菌试验[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2):186-189.
被引量:9
3
蔡英卿.
福建清源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分布研究[J]
.三明学院学报,2001,19(3):40-43.
被引量:2
4
叶茂.
7-羟基黄酮的合成探讨[J]
.长沙医学院学报,2013(2):1-6.
5
吴科锋,刘义,吕应年,George G.Chen,梁念慈.
半边旗提取物5F对不同类型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
.山东医药,2009,49(52):6-8.
被引量:2
6
张琳,杨中林.
水提法与醇提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3):30-31.
被引量:8
7
郭玉,严鹏科,朱炳阳.
金粉蕨素对脂质过氧化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6):612-614.
被引量:3
8
左强,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张刚,李瑾.
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205-207.
被引量:4
9
汤南,吴科锋,李宝红,梁念慈.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边旗二萜类化合物5F滴眼液的含量[J]
.中国药业,2004,13(7):32-33.
10
张志信,张仕秀,宋关斌,秦建.
迎春花植物茎叶中黄酮类物质初步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4):30-31.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340
1
刘俊,梅文莉,崔海滨,吴娇,戴好富.
白木香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药材,2008,31(3):340-342.
被引量:33
2
廖富林,温献环,李诺.
广东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4,22(6):46-48.
被引量:8
3
冀承,张美薇,张树军,赵明.
猴腿蹄盖蕨化学成分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76-78.
被引量:4
4
罗新义,冯昌军,李红,沙伟.
低温胁迫下肇东苜蓿SOD、脯氨酸活性变化初报[J]
.中国草地,2004,26(4):79-80.
被引量:60
5
左强,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张刚,李瑾.
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3):205-207.
被引量:4
6
张琳娜,白洁.
苦豆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26(3):214-217.
被引量:24
7
欧阳长庚,卢文彪.
利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色谱方法分离和提纯中药有效成分的思考[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319-322.
被引量:16
8
佘白蓉,秦达念,佘运初.
淫羊藿黄酮精制方法的建立(英文)[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6):27-29.
被引量:5
9
杨云,田润涛,冯卫生,孟江,苗明三.
大枣渣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91-94.
被引量:11
10
褚秀梅,赵坤,史少军.
山东木本植物源农药药源植物及其利用前景[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55-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4
1
苏育才.
芒萁多糖提取及抗菌活性初步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2):43-45.
被引量:19
2
苏育才.
槲蕨多糖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4):25-26.
被引量:6
3
吴华端,苏育才.
抗菌蜈蚣蕨多糖的分离与纯化[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5):28-29.
被引量:5
4
陈晓清,苏育才,李晓晶,林燕清,卢丹清.
抗菌肾蕨多糖的提取与分离[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112-115.
被引量:9
5
罗雪妹.
九阜山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11-116.
被引量:2
6
池毓慧.
福建省尤溪九阜山药用蕨类资源调查[J]
.福建热作科技,2006,31(4):21-25.
被引量:2
7
黄锁义,罗建华,蒙春越,李容.
超声波提取肾蕨总黄酮及鉴别[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54-155.
被引量:12
8
罗娅君,肖新峰,王照丽.
大叶金花草中碱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2):195-198.
9
陈晓清,许柑叶.
九种蕨类植物多糖提取物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1):43-45.
被引量:17
10
罗娅君,肖新峰,王照丽.
均匀设计法优化大叶金花草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2007,29(6):896-8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9
1
毛娟玲,平欲晖,双若男,邹佳美,曹岚.
UPLC-Q-TOF/MS法分析芒萁化学成分[J]
.中药材,2019(12):2830-2837.
被引量:6
2
梁晓莲,刘纤纤,李文莉,陈勇,黄周艳,刘玟君,赵凤仙.
蹄盖蕨科植物研究进展[J]
.壮瑶药研究,2021(1):35-45.
被引量:2
3
陈榕,陈晓清,苏育才.
路边菊多糖提取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9,26(2):22-23.
被引量:6
4
丛海燕,赵宏.
昆嵛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76-3278.
被引量:2
5
龙友国,余跃生,戎聚全,林开颜,张朝卿,刘晓焱.
肾蕨抗菌和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7,20(1):4-6.
被引量:5
6
薛伟,刘玉梅,宋宝安,胡德禹,杨松,卢平.
具有抗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J]
.农药,2007,46(11):721-726.
被引量:2
7
吴旺民.
福建省尤溪县农药药源蕨类植物资源调查[J]
.海峡科学,2008(3):24-26.
8
梁志远,杨小生,朱海燕,郝小江.
肾蕨的化学成分研究[J]
.广西植物,2008,28(3):420-421.
被引量:8
9
陶湘辉,周跃斌,谭文.
大孔树脂纯化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8,24(6):521-523.
被引量:4
10
李增富,黄晖,张杭颖,张君诚.
蕨类植物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研究进展[J]
.三明学院学报,2008,25(2):200-203.
被引量:2
1
李国树,徐成东.
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66-69.
被引量:17
2
黄群荣,马哲.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1,34(5):384-387.
被引量:38
3
刘吉成,苏富琴,赵学梅.
复合多糖抗肿瘤化疗后增效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73-76.
被引量:9
4
黄勇红,周日宝.
湖南省蕨类植物资源及其药用状况调查分析[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2(2):71-72.
被引量:13
5
曹志然,王洁,王蓓,戎瑞雪,唐志远,王海.
中药复合多糖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480-482.
被引量:13
6
张峰源,张松.
食药用真菌多糖及复合多糖生物活性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2006,10(S1):85-90.
被引量:12
7
邓俊林,许平,王志勇.
茶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5(2):35-38.
被引量:8
8
杨柳,李胜友,黄宏靓.
防癌茶方3种中药多糖及其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6,32(6):752-756.
被引量:1
9
柯秀梅,杨荣平,梁旭明.
姜黄素增溶方法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8):1154-1159.
被引量:3
10
马文平,叶力勤.
利用枸杞开发β-胡萝卜素[J]
.中药材,2002,25(12):861-863.
被引量:7
中药材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