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
被引量: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指出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教学规律的研究,结合点、切人点应定位于"产学研结合",服务方向应定位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功能着眼点应定位于行业、产业生产第一线的小项目、杂项目的观点.
作者
雷建龙
机构地区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35期47-47,52,共2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科研工作
定位
目的观
高职院校
地方经济建设
高职教育
教学规律
项目
行业
产业
分类号
G718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55
参考文献
2
1
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必由之路、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
李承先.
关于高等职教专业设置地方化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31):39-41.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浙江教育[A].浙江教育网[OL].(网址:http://www.zjedu.org).
共引文献
13
1
雷建龙.
高职科研特色的定位[J]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3(2):4-6.
2
杨帆.
浅析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因素[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0):7-8.
被引量:11
3
王忠双.
简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5.
被引量:1
4
张福顺.
楼宇智能化专业产学研结合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33-134.
被引量:3
5
李海宗,郭欲丹.
关于浙江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问题的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4):54-55.
被引量:5
6
严新根,金嘉平.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思考——浙江省的数据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4):56-60.
被引量:13
7
解京淑.
浅谈导师在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J]
.商情,2011(26):137-137.
8
严新根,金嘉平.
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27):16-18.
被引量:7
9
严新根,金嘉平.
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及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6):11-14.
被引量:8
10
王立新.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26(5):82-8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16
1
陈在铁.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状况调查研究[J]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10(4):13-16.
被引量:4
2
张小军.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方向与途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35-39.
被引量:10
3
王瑜.
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
.经济师,2004(7):276-276.
被引量:6
4
夏季亭,贾东荣.
山东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特点与对策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9-13.
被引量:10
5
吴天武.
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04(12):28-31.
被引量:14
6
方美君.
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93-95.
被引量:6
7
刘复国.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性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57-58.
被引量:31
8
王武林.
产学研结合与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10):72-74.
被引量:13
9
苇洲.
也谈“双师型”教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6):32-32.
被引量:4
10
佘利忠.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4(24):73-7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41
1
陈怡.
文科类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5):23-25.
2
王洪国.
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现状 探寻产学研结合新途径[J]
.消费导刊,2009,0(10):167-167.
被引量:1
3
赵培云,郑淑荣.
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改进[J]
.中国信息界,2005(21):25-29.
4
刘素婷.
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6(9):94-96.
被引量:16
5
关鉴航.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8.
被引量:1
6
陈水生.
摆脱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困境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06,26(8):42-44.
被引量:9
7
何添锦.
高职院校科研、教研、教学关系的思考[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3):49-52.
被引量:11
8
唐锡海.
高职科研工作的特征与原则[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9):36-37.
被引量:14
9
龙伟,李狄秋.
论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65-66.
被引量:7
10
贾东荣.
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5):64-6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55
1
叶建宏,郭森.
高职院校博士后站的设立与科研能力提升——以“双高计划”院校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66-72.
被引量:1
2
胡永松,杨敏,鲁志平.
高职院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21):49-52.
被引量:2
3
罗磊.
浅析甘肃省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创新工作[J]
.包装世界,2019,0(4):101-103.
4
鲍艳.
高等技术师范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6):90-92.
被引量:1
5
周婉怡.
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巩固与发展的思考[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4):47-48.
被引量:7
6
陈怡.
文科类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5):23-25.
7
李运庆.
新晋本科院校科研队伍建设方法与途径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10):3-4.
被引量:2
8
刘伏良.
浅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成功,2009(6):217-219.
9
张秀广.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与对策[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S1):42-43.
被引量:1
10
颜艳.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29-32.
被引量:9
1
胡宇彬.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J]
.职教论坛,2003,19(5):35-36.
被引量:39
2
陶红,孙丽萌.
终身教育思想下职业教育的目的观[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83-84.
被引量:4
3
季绍斌.
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新探[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2):63-65.
被引量:5
4
赵柳村,薄湘平.
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与高职院校科研的关系[J]
.职业教育研究,2006(4):13-14.
被引量:9
5
刘修泉,李艳红,渠川钰,卢飞跃.
借鉴新加坡职教先进理念 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开展[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3(3):15-16.
被引量:2
6
王蒙田.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发展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2012(1):87-88.
被引量:8
7
伍建桥.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
.职业圈,2007(11X):109-110.
被引量:8
8
佘利忠.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4(24):73-74.
被引量:24
9
方志中.
论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的现实意义[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5):29-31.
10
王靓.
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及其对高职实践教学的启示[J]
.时代经贸(下旬),2009(9):183-18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