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产劳动概念新表述质疑
Calling in question the new terms of productive lab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产劳动亘古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劳动的主体类型,但绝不是社会劳动的唯一类型,更不是社会劳动的全部,即使社会主义有别于以往各种社会形态,那也概莫能外。给生产劳动下定义,既不能仅凭劳动内容的物质规定性,也不能单看劳动所处的特定领域,更不能把诠释社会热点或难点作为表述的着眼点。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纠正趋宽趋泛的认识偏差,是深入研讨生产劳动问题的当务之急。
作者
周少岐
机构地区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岭南学刊》
2004年第5期56-59,共4页
Lingnan Journal
关键词
生产劳动
社会劳动
物质产品
劳动价值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茂松.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J]
.求索,2002(1):6-9.
被引量:1
2
王述英.
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
.经济学家,2002(1):20-24.
被引量:19
3
逄锦聚.
关于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的一些思考[J]
.南开经济研究,2001(5):22-27.
被引量:16
4
陈建峰.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14(1):73-75.
被引量:2
5
唐任伍,吴文清.
论生产性劳动[J]
.当代经济研究,1999(9):10-1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M].上海:三联出版社,1957..
3
吴易风.当代理论界的意见分歧[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83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2页.
共引文献
40
1
周绍东,丁瑞云.
“价值源泉一元论”的学术争论及其现实意义[J]
.《资本论》研究,2021(1):12-25.
被引量:2
2
秦恩才.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J]
.中国市场,2006(40):15-17.
被引量:7
3
罗丽艳.
自然资源的代偿价值论[J]
.学术研究,2005(2):49-54.
被引量:11
4
党建德.
劳动价值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量纲的理论基础[J]
.理论探索,2002(5):39-41.
被引量:1
5
何晓光,高岩冰.
劳动价值论新解释[J]
.生产力研究,2005(8):11-12.
被引量:1
6
田汉族.
教育服务理论提出及其实践价值[J]
.大学教育科学,2005(5):5-11.
被引量:13
7
郭广迪.
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思考[J]
.中州学刊,2006(5):29-33.
被引量:1
8
罗丽艳.
劳动价值论的深层追问——兼论自然资源的价值及要素贡献[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3):5-9.
被引量:1
9
陈永志.
马克思服务劳动理论与当代服务劳动的变化[J]
.当代经济研究,2008(5):1-6.
被引量:5
10
查伟伟.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反思[J]
.经济前沿,2008(8):29-32.
1
武建奇,张润锋.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的三次扩展及其启示[J]
.经济学家,2004(5):11-15.
被引量:12
2
高建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与认识偏差的防范[J]
.理论前沿,2003(3):17-19.
3
高建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与认识偏差的防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19-22.
4
马振杰,马振敏.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偏差的探析[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1):43-47.
5
李向阳.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7(2):209-218.
6
刘诗白.
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
.财经科学,1982(1):7-14.
7
徐生钰,马应超.
马克思生产劳动范畴的认识和深化[J]
.甘肃理论学刊,2002(3):16-19.
8
余鑫炎.
关于生产劳动问题的浅见——与于光远同志商榷[J]
.中国经济问题,1981(5):18-22.
9
刘桂斌.
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制度创新[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3):7-12.
10
程建华,张秋.
生产劳动概念新说及其重要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2000(10):36-38.
被引量:1
岭南学刊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