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引人瞩目,尤其对T淋巴细胞、某些体液因子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择其主要进展作一综述介绍。
作者
周剑锋
何美冬
李鸣真
唐锦治
机构地区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70-273,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Heanatology)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
贫血
免疫
病理
分类号
R556.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32
1
中国物理学会“2005——世界物理年”活动方案(2004年8月)[J]
.物理,2004,33(10):780-780.
被引量:3
2
孟秀香,林慧娴,王秋娥,黄世林,季梅芹.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计数及活性变化的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1994,7(3):124-125.
被引量:1
3
吴晓雄,达万明,马兰芳.
再生障碍性血患者白细胞介素-2与T细胞亚群的检测及意义探讨[J]
.临床血液学杂志,1994,7(4):160-162.
被引量:2
4
丁雁,陈萍,邢善田,茹祥斌.
淫羊藿多糖对叠氮胸苷抑制小鼠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对抗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4,8(3):203-205.
被引量:37
5
魏晓军,谭汉君,冉崇蓉,胡力平.
环孢菌素A治疗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4):176-177.
被引量:6
6
张益枝,邵宗鸿.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3):143-146.
被引量:11
7
宋强,宋素芹,赵川莉,张明珙,李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抗原及CD57抗原的表达[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85-285.
被引量:5
8
林轲,叶根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干扰素产生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10(2):60-62.
被引量:3
9
宋振岚,谢普耀,范成明,郭晓岚,富丽,慕俐君,练诗梅.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的探讨[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4):173-175.
被引量:15
10
邵宗鸿,储榆林,张益枝,陈桂彬,钱林生,杨天楹,杨崇礼,郝玉书.
ALG、CsA并用GM-CSF、Epo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步观察[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4):176-178.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12
1
徐瑞荣,张会平,崔兴,杨向东,于志峰,戴锡孟.
补肾益髓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分泌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13-15.
被引量:8
2
茹脐华,李汉冲,叶娴,张晓黎,谭洁.
环孢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疗效观察[J]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6):1059-1060.
3
孙黎飞,蔺义泉,王颖.
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障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1996,9(1):7-8.
4
张蕾,杨文华.
补血合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387-389.
被引量:4
5
阳振苏,谭智.
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
.广西医学,1997,19(4):662-664.
被引量:5
6
刘振玲.
环孢霉素A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现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7,19(4):626-627.
7
胡学明,董金永,王青,杜怀凤.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3):14-15.
8
张玲端,王祥麒,陈素美,黄景玉,赵怀林,封银曼.
益元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0):599-601.
被引量:16
9
胡心如.
中西医结合治疗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49(S1):450-451.
10
张会平.
升血灵Ⅰ号冲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436-243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邵佳.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述要[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11-13.
2
王祥麒.
CAA患者造血干细胞内Ca^(2+)含量、CD95^+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3(4):9-10.
被引量:1
3
邵佳.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机探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302-303.
被引量:3
4
戴媺,陈志雄.
补肾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269-272.
被引量:6
5
于赫,于英君.
肾阴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6,23(1):40-44.
被引量:2
6
陈爱玲,戴锡孟.
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虚”本质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2):46-48.
被引量:6
7
李红,李玉平,李岩.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6,25(6):61-63.
8
刘锋,胡晓梅.
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规范化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97-99.
被引量:3
9
袁通春,江劲波.
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07,13(4):107-109.
被引量:1
10
朱艳,高瑞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2007,30(6):4-6.
被引量:5
1
刘强,程志清.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64-264.
被引量:1
2
崔龙洙.
肾综合征出血热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J]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4):231-234.
被引量:1
3
许波,郝芳之.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世界感染杂志,2001,1(2):165-167.
4
孙余华,王凤连.
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2,15(1):16-19.
被引量:2
5
赵灵芝,曹务春.
淋巴丝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J]
.济宁医学院学报,1994,17(1):55-57.
6
翟莉,杨艳敏.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0(4):591-594.
被引量:1
7
刘伟,姜红,李长德.
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近况[J]
.航空军医,1995,23(2):114-117.
8
牛献芝.
心脏疾病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1995,1(5):207-208.
9
李文华,高顺宗,董波.
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J]
.山东医药,2000,40(16):60-60.
被引量:2
10
江昌新,谭郁彬.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免疫发病机理研究[J]
.天津医药,1995,23(5):285-287.
被引量:10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