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2005——世界物理年”活动方案(2004年8月)
被引量:3
出处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0-780,共1页
Physics
同被引文献13
-
1吕增建.爱因斯坦与现代物理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2):39-42. 被引量:4
-
2周剑锋,何美冬,李鸣真,唐锦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3,16(5):270-273. 被引量:12
-
3秦克诚.2005——国际物理年[J].大学物理,2005,24(1):3-5. 被引量:5
-
4马廷钧.跨进“国际物理年”[J].大学物理,2005,24(1):6-8. 被引量:1
-
5林轲,叶根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干扰素产生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1989,10(2):60-62. 被引量:3
-
6王俊容,黄宗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IL-6和TNF活性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6,9(1):10-13. 被引量:4
-
7JohnSachel 范岱年 许良英 译.爱因斯坦奇迹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
8王欣,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年,19卷,4期,181页
-
9邓成珊,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1997年,68页
-
10周剑锋,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学分册,1993年,16卷,5期,270页
引证文献3
-
1秦克诚.2005——国际物理年[J].大学物理,2005,24(1):3-5. 被引量:5
-
2吕增建.爱因斯坦与国际物理年[J].焦作大学学报,2005,19(3):62-63.
-
3张玲端,王祥麒,陈素美,黄景玉,赵怀林,封银曼.益元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0):599-601.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彭振生,徐小华.跨进“国际物理年”[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3):75-77.
-
2邵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11-13.
-
3王祥麒.CAA患者造血干细胞内Ca^(2+)含量、CD95^+表达水平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3(4):9-10. 被引量:1
-
4邵佳.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机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302-303. 被引量:3
-
5戴媺,陈志雄.补肾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269-272. 被引量:6
-
6吕增建.爱因斯坦与国际物理年[J].焦作大学学报,2005,19(3):62-63.
-
7于赫,于英君.肾阴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23(1):40-44. 被引量:2
-
8王红梅.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观[J].太原大学学报,2006,7(2):64-65.
-
9李红,李玉平,李岩.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5(6):61-63.
-
10朱艳,高瑞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07,30(6):4-6. 被引量:5
-
1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动在我国全面展开[J].物理通报,2005(4).
-
2施郁.千古三旋律 循循谈笑中——杨振宁总结二十世纪物理学[J].科技中国,2005(5):66-69. 被引量:3
-
3罗琼娜.数学因活动而精彩[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2):92-92.
-
4马爱香.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7):46-46.
-
5胡庆树.测量旗杆的高度——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0(9):49-49.
-
6齐跃秀.挖掘开发有效资源 搭建数学学习平台[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9):35-35.
-
7朱丽萍.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电教教案[J].飞(素质教育),2013(5):252-252.
-
8丁佳伟.让区域活动自主不失有序[J].新课程学习(下),2011(2):40-40.
-
9兰州公交集团扎实开展“大走访、回头看”活动[J].城市公共交通,2016(12):48-48.
-
10吴秋瑛.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J].物理教师(初中版),2011(1):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