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乞大》与《朴通事》中的存在句
被引量:
5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s in Laoqida and Piaotongshi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存在句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均有广泛的分布。文章在穷尽考察、描写的基础上 ,着意开展了内外两项对比研究 :一方面求同 ,确认了二书的成书年代 ;一方面辨异 ,区别了二书的语料价值。
作者
王建军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中文系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老乞大》
《朴通事》
存在句
对比
异同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8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1
吴福祥.
否定副词“没”始见于南宋[J]
.中国语文,1995(2):153-153.
被引量:17
2
太田辰夫 蒋绍愚 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
储泽祥,刘精盛,龙国富,田辉,叶桂郴,郑贤章.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
.古汉语研究,1997(4):13-20.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91
1
趙緑原.
青海甘溝話的兩套否定表達及接觸引發的演變[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0(1):229-244.
2
刘静.
储泽祥先生语法理论概述[J]
.东南传播,2007(12):83-84.
3
傅书灵,祝建军.
助动词“会”的起源新探[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3):357-360.
被引量:4
4
方小中.
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97-100.
被引量:2
5
洪波,曹小云.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商兑[J]
.语言研究,2004,24(3):67-76.
被引量:3
6
席嘉.
与副词“只”有关的几个连词的历时考察[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6):744-749.
被引量:20
7
贺阳.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J]
.语言文字应用,2004(4):82-89.
被引量:47
8
李无未,邸宏香.
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2):99-103.
被引量:2
9
肖贤彬.
据居延汉简讨论汉代动补式问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2):110-116.
被引量:3
10
杨扬.
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4):14-15.
同被引文献
82
1
黄晓雪.
古本《老乞大》和谚解本《老乞大》里的语气词“也”[J]
.语言研究,2002,22(S1):65-68.
被引量:4
2
陈高华.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J]
.历史研究,1995(3):45-60.
被引量:21
3
张美兰.
《训世评话》词语考释[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35-138.
被引量:9
4
李得春.
汉语上古音在十六世纪朝鲜汉字音中的遗存[J]
.民族语文,1985(5):36-39.
被引量:9
5
鲁健骥.
谈对外汉语教学历史的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33-38.
被引量:27
6
朱德熙.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4(2):71-77.
被引量:34
7
储泽祥,刘精盛,龙国富,田辉,叶桂郴,郑贤章.
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
.古汉语研究,1997(4):13-20.
被引量:66
8
李钟九.
《翻译老乞大·朴通事》所反映的汉语声调调值[J]
.古汉语研究,1997(4):36-40.
被引量:11
9
吴葆棠.
《老乞大》和《朴通事》中动词“在”的用法[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8(1).
被引量:1
10
王森.
《老乞大》《朴通事》的融合式“把”字句[J]
.古汉语研究,1995(1):32-3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刘春兰.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11(2):98-105.
被引量:9
2
丁韵.
《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中的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J]
.语文学刊,2016,36(15):4-7.
3
丁韵.
明清白话小说存在句中介行为动词考察[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40-44.
4
薛彦明.
《朴通事谚解》介词研究[J]
.汉字文化,2018(A02):4-7.
5
关辛秋.
元以来一部多个语种版本的第二语言教材——三种文本《老乞大》教材编写特点分析[J]
.汉语学习,2004(3):50-5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徐淑欣.
论韩国朝鲜时代中文教材的基本面貌与价值[J]
.汉字文化,2023(22):123-126.
2
郭作飞.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简评[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4):110-111.
被引量:1
3
薛莲.
大连图书馆藏“满铁资料”中珍稀本满语、满学图书撮要[J]
.文献,2008(2):163-172.
被引量:3
4
刘春兰.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11(2):98-105.
被引量:9
5
林彬晖,艾初玲.
14、15世纪朝鲜汉语教材与元明时期的戏曲小说——以《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为中心[J]
.阅江学刊,2011,3(4):121-126.
被引量:3
6
倪博洋.
说“烧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11):44-46.
7
樊瑞凯.
论《老乞大》、《朴通事》对现代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0(12):148-149.
8
蔡建丰,周小兵.
《华语官话语法》疑问句系统考察[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5(2):35-42.
被引量:2
9
林彬晖.
从中国戏曲到域外汉语口语教材——《伍伦全备记》的双重身份及价值[J]
.求索,2017(1):171-175.
被引量:2
10
刘思邑.
《老乞大》中宾语位置变化的内部原因初探[J]
.科学咨询,2019,0(19):123-123.
1
孙萌.
浅析《老乞大》和《朴通事》对早期对外汉语教学的贡献[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1):121-122.
2
尹暎喆.
略论《老乞大》中的“着”字[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0):48-50.
3
方云云.
《朴通事》释词六则[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3):146-147.
4
李泰洙.
《老乞大》四种版本从句句尾助词研究[J]
.中国语文,2000(1):47-56.
被引量:18
5
金正会.
《老乞大》引发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思考[J]
.神州,2013(10):96-96.
6
王浩.
论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30-32.
被引量:2
7
穆春宇.
《老乞大》四种版本中的处置式[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5):14-17.
8
高乐.
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老乞大》语言研究[J]
.文化学刊,2015(3):204-205.
9
林晓琴.
英汉趋同形势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75-79.
10
解植永.
《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45-49.
被引量:3
语文研究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