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青年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冒险性及创造性比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青年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调查,分析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性。
作者
梁国喜
蔡华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6期120-123,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青年学生
心理素质
调查
分析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3
1
朱长跃,徐国营.
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的体育行为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S1).
被引量:3
2
沈定珠.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身行为的调查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S1):38-39.
被引量:8
3
杨慧.
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教育对策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207-209.
被引量:4
4
孔德生,张石梅.
调查与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J]
.中国青年研究,1998(4):33-35.
被引量:3
5
李志.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
.青年研究,1998(9):14-17.
被引量:21
6
冯廷勇,丁云洪,王振勇.
父母教育方式与14—15岁独生子女性格特征相关研究[J]
.青年研究,1998(11):33-35.
被引量:4
7
关颖.
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
.青年研究,1998(10):15-23.
被引量:12
8
汪慧.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转变与家教定位——浅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家庭因素及对策[J]
.当代青年研究,1997(3):31-34.
被引量:5
9
陈惠菁.
促进独生子女社会化之我见[J]
.教育评论,1995(1):59-60.
被引量:1
10
吴碧霞.
塑造独生子女良好性格的方式[J]
.教育评论,1995(4):79-8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张蕊.
30年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述评[J]
.当代青年研究,2012(8):54-62.
被引量:10
2
王峰,徐俊.
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近30年回顾——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3):45-5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曹媛.
浅析我国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
.山西青年,2020,0(1):259-259.
2
康钊,谢芯露.
初中生家庭氛围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78-87.
3
贺晓星.
作为方法的家庭: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4(1):3-12.
被引量:22
4
张生,苏梅,王丽丽,温红博.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阅读投入的中介效应[J]
.中国特殊教育,2014(9):84-89.
被引量:28
5
盛鹏飞.
近十年国内独生子女研究热点路径分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65-69.
6
孟祥乐.
人格和自我控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16,32(8):1108-1110.
被引量:3
7
张智红.
浅谈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
.亚太教育,2016,0(27):288-288.
被引量:3
8
王金权,丁伶灵,顾琦俊,金岳龙,鲁玮,姚应水.
芜湖与嘉兴市区12~18岁中学生忽视度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研究,2016,45(5):784-788.
被引量:4
9
容媛媛.
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1(4):59-63.
被引量:3
10
安超,李强.
半规制化养育与儿童的文化反叛--三个中产家庭的童年民族志[J]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21,20(1):75-86.
被引量:14
1
张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启示[J]
.世纪桥,2013(15):35-36.
2
李军霞.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75-76.
被引量:7
3
王智.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对策[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84-86.
被引量:3
4
汪明.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15(6):59-63.
被引量:24
5
董建梅,韩伏彬.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反思[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10):47-48.
6
刘萍.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调适[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7):86-89.
被引量:4
7
王满新,孔永生.
区域性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探析[J]
.云梦学刊,2004,25(1):94-96.
被引量:4
8
刘国鹏.
当代意大利天主教“圣·艾智德”团体探析[J]
.世界宗教文化,2010(3):52-58.
9
王春芳,王山林.
关于普通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的研究[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9):87-88.
10
顾裕文.
高校青年干部成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6):40-4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S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