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身行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8-39,共2页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同被引文献102
-
1朱长跃,徐国营.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的体育行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S1). 被引量:3
-
2林建君,从湖平.我国体育消费研究综述[J].体育与科学,2001,22(2):18-22. 被引量:84
-
3杨慧.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教育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207-209. 被引量:4
-
4孔德生,张石梅.调查与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1998(4):33-35. 被引量:3
-
5梁国喜,蔡华.高校青年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冒险性及创造性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6):120-123. 被引量:2
-
6刘红梅.浅谈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的形成及其教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245-258. 被引量:1
-
7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特点[J].青年研究,1998(6):40-47. 被引量:42
-
8李志.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1998(9):14-17. 被引量:21
-
9冯廷勇,丁云洪,王振勇.父母教育方式与14—15岁独生子女性格特征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11):33-35. 被引量:4
-
10关颖.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8(10):15-23.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8
-
1谭宏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消费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5):10-11.
-
2闫振龙,谭宏彦,刘英学,陈善平.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比较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93-96. 被引量:1
-
3陈华.海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535-537. 被引量:2
-
4刘祥贵.独生子女与高校体育教育[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108-110. 被引量:3
-
5张大春.论独生子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学[J].运动,2010(11):98-99.
-
6杨静.河南省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3):56-58. 被引量:1
-
7张蕊.30年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2012(8):54-62. 被引量:10
-
8李浩,袁晓玲.公共健身服务供给、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居民健身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CFPS数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4):332-33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1
-
1曹媛.浅析我国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20,0(1):259-259.
-
2康钊,谢芯露.初中生家庭氛围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78-87.
-
3贺晓星.作为方法的家庭: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4(1):3-12. 被引量:22
-
4李棉管.独生子女研究三十年:时代话语与框架变迁[J].青年研究,2008(9):15-23. 被引量:3
-
5左丹,许讯宇,李十月,武慧多.独生与非独生女大学生性相关行为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401-1402. 被引量:1
-
6雒力静,朱屹,李春报,何随富.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5):1265-1266. 被引量:13
-
7段玉凤,袁冬.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商情,2011(9):69-70.
-
8张杨.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普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作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25(2):120-121.
-
9蒲世红.基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高校体育教学探析[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1):147-147.
-
10张生,苏梅,王丽丽,温红博.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阅读投入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4(9):84-89. 被引量:28
-
1张杨.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普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教育作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25(2):120-121.
-
2杨金云,蒋代新,郭文.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68-69. 被引量:2
-
3范爱武.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教学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1997,15(4):88-89.
-
4苏立红,孙作青,刘博.新时期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75-76. 被引量:3
-
5李勇,张凯.投掷项目运动损伤的预防[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12):1050-1053. 被引量:6
-
6赵培军,栗元辉.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调查、分析与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117-118. 被引量:2
-
7王博.这个男生爱“恶搞”[J].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2009(11):27-29.
-
8谭宏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消费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5):10-11.
-
9杨容宁.女生篮球课技术考试项目评分标准的初探[J].体育科技,1989,10(1):41-44.
-
10党德洲,吴岩,王斌.独生子女大学生运动项目特点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88-9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