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虹》:转喻和隐喻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语言具有双重性,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选择产生了隐喻,而转喻是属于语言的组合轴;并且,在正常的语言行为中,此双重性都在不断起作用。本文以《虹》为文本,结合雅氏理论,对D·H·劳伦斯成功地揉合转喻和隐喻的创作手段作一探讨。
作者
朱婷婷
机构地区
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82,共4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转喻
隐喻
象征
重复
意象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6
1
熊沐清.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及糅合——劳伦斯叙事的二重性特征[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2):30-36.
被引量:12
2
董俊峰,赵春华.
国内劳伦斯研究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115-118.
被引量:36
3
朱婷婷.
《虹》中的婚恋观变化与时代变迁[J]
.外国文学研究,1997,19(4):89-92.
被引量:3
4
徐崇亮.
爱与死的审美意境——《恋爱中的女人》形式论[J]
.外国文学研究,1992,14(3):19-23.
被引量:6
5
傅光俊.
从“没落”走向新生的厄秀拉——浅议劳伦斯《虹》的哲学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1992,14(1):23-28.
被引量:8
6
张思武.
必须有一个新世界[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5):63-70.
被引量:1
7
徐崇亮.
彩虹的艺术魅力——论D.H.劳伦斯的《虹》[J]
.外国文学研究,1990,12(4):70-75.
被引量:5
8
蒋承勇,灵剑.
论劳伦斯《虹》的多重复合式叙述结构[J]
.外国文学评论,1996(1):39-45.
被引量:7
9
李勤.
从《虹》看劳伦斯小说的意象特征[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75-78.
被引量:1
10
杜维平.
彩虹,一道自我实现的桥梁——评劳伦斯在《虹》中对人生意义的探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59-6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秦苏珏.
《虹》的视觉化效果与空间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4):86-89.
被引量:2
2
周志高.
论劳伦斯小说《虹》中的生态隐喻[J]
.社科纵横,2012,27(7):78-80.
3
苏博雅.
《自我封闭》中的隐喻与转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3):96-99.
4
刘晓征,田凤娟.
《虹》中独特的意象重复[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144-145.
被引量:1
5
赵辉辉.
寻求灵与肉的和谐统一——D·H·劳伦斯作品《虹》评析[J]
.学海,2002(1):155-15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贤晓彤,王明峰.
从《金陵十三钗》片名翻译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12):94-96.
2
郝丹丹.
叙事学视域下D.H.劳伦斯的小说艺术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6):163-165.
3
王海燕.
The Stylistic Analysis of an Extract from The Rainbow[J]
.海外英语,2012(22):253-256.
1
南帆.
语言的戏弄与语言的异化[J]
.文艺研究,1989(1):72-75.
被引量:3
2
彭小南,覃修桂.
《石头记》回目中的转喻和隐喻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117-122.
被引量:3
3
解慧琴.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反讽探析[J]
.电影文学,2014(10):90-91.
被引量:1
4
唐小林.
装腔作势的“组合轴”(外一则)[J]
.文学自由谈,2013(2):38-45.
5
姜纬.
谈谈《呼吸》[J]
.中国摄影家,2016,0(8):111-111.
6
桂宏军.
论《苔丝》中景物描写的转喻性和隐喻性[J]
.长城,2011(8):138-139.
被引量:2
7
王志耕.
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J]
.中国比较文学,2006(1):11-19.
被引量:5
8
崔明路.
女权主义批评的“权力话语”[J]
.小说评论,1999(5):61-63.
被引量:4
9
麻秀丽,石继成.
社会权利语境对请求语言行为的影响[J]
.时代文学,2008(14):76-76.
10
郑慧如.
诗歌意象书写的两个面向——以白灵、简政珍的诗为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6):192-205.
外国文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