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策略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文化意象的概念,成因,并结合具体译例,探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以及两种方法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作者
孙建光
机构地区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8-139,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翻译
文化意象
异化
归化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白立平.
文化误读与误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50-52.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35
1
张小琴.
从解构主义角度重新认识翻译中文化误读现象的合理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126-127.
被引量:2
2
郭挺.
操控理论视角下试论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140-141.
被引量:1
3
谢丹.
意象·语势:庞德《神州集》译学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382-386.
被引量:5
4
万迪梅.
从文化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2(6):35-39.
被引量:11
5
唐培.
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1):64-68.
被引量:40
6
汪燕华.
翻译研究中的“误读”的意义及其局限性[J]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84-86.
7
王琳娜.
翻译中的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0):111-113.
被引量:5
8
陈明瑶.
误读误译现象的认知探析[J]
.上海翻译,2008(2):37-41.
被引量:7
9
徐敏,舒奇志.
从阐释学角度透视庞德中国诗歌翻译中的误读[J]
.社会科学辑刊,2008(4):205-208.
被引量:2
10
卢彩虹.
翻译认知过程与翻译偏差[J]
.上海翻译,2008(4):18-2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2
1
谭惠娟.
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
.中国翻译,1999(1):45-47.
被引量:145
2
杨全红,陈鸿琴.
胆大 心细 功底厚——读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J]
.上海科技翻译,2001(2):57-61.
被引量:11
3
佘协斌.
澄清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中的几个概念[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52-54.
被引量:10
4
陈道明.
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40-43.
被引量:78
5
徐珺.
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2):77-81.
被引量:73
6
汪少华,郑守疆.
从合成空间理论看隐喻的意义建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6):7-11.
被引量:84
7
田传茂,丁青.
翻译文学二题[J]
.国外文学,2005(4):85-90.
被引量:2
8
耿强.
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2):77-82.
被引量:29
9
韩里路,王会东,吉绍锋.
东学西渐释道德——阿瑟·威利《道德经》第一章英译浅析[J]
.唐山学院学报,2006,19(2):54-56.
被引量:8
10
(春秋)老子著,(英)[A.威利](ArthurWaley).道德经[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引证文献
4
1
邓晓莉.
浅析文化意象的翻译及启示[J]
.科技信息,2009(11):111-111.
被引量:1
2
孙建光,刘玉君.
21世纪初(2000—2009)近十年的翻译文学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09(32):39-42.
3
陈焱.
概念整合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双关汉译[J]
.山花(下半月),2016,0(7):148-150.
4
孙建光.
论阿瑟·威利《道德经》英译本中的误译[J]
.海外英语,2010(4X):130-13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朱颖.
《道德经》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抉择——论“道”与“way”的对应[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8-91.
被引量:1
2
徐雪尘,陈炼.
《道德经》英译过程中的误译及其对策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5):126-127.
被引量:1
3
马学英.
文化差异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影响[J]
.英语教师,2016,16(5):106-108.
1
李贝贝.
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J]
.考试周刊,2013(101):160-160.
2
刘昱萱.
语言学与文学的联系与互惠[J]
.才智,2014,0(25):277-277.
3
徐德明.
有关单向恩惠表达的几个词组(一)[J]
.日语知识,2009(10):19-20.
4
陈飞,张小春.
建立新型教学关系 实现交往、互动、互惠[J]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3):13-16.
5
高宪礼.
英语互惠式阅读教学对学习者阅读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J]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2):82-84.
6
周筱娟.
广告“送”字句的象似、完形及信递[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5):53-55.
7
金艾.
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18-120.
被引量:1
8
李宇明.
孔子学院:架起语言文化互信互鉴互惠之桥[J]
.中国高等教育,2014(23):20-22.
被引量:8
9
王莎莎.
互惠,并快乐着[J]
.Women of China,2017,0(1):50-53.
10
范春霞.
高校英语教材本土文化课文的设置[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152-155.
被引量:6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