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1
作者 陆玲 《学子(理论版)》 2014年第03S期4-4,共1页
近几年来,由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及英语教学的飞跃性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听、说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所谓"哑巴"英语的局面。但师生在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的... 近几年来,由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及英语教学的飞跃性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听、说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所谓"哑巴"英语的局面。但师生在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写的训练。虽然教材中大多数单元都有Writing practice练习,但教师往往无暇顾及或不予重视。为了省时,常把它当作课外作业,结果是学生敷衍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表达能力 飞跃性发展 课外作业 新课程改革 WRITING 练习形式 复述课文 语言知识 课堂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洪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20期86-86,共1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提高,不但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还增强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所以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要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学习地理激情 凸显情感教学魅力——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3
作者 周颖 《文理导航》 2012年第25期41-42,共2页
初中地理新课程体现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新理念,凸显着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地理教师不仅要改变角色、更新观念,更要在教学中转换教学方式。而实施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情感的形成和学生学... 初中地理新课程体现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新理念,凸显着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地理教师不仅要改变角色、更新观念,更要在教学中转换教学方式。而实施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学习情感的形成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显现,从而实现学生在地理意识的形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的提高。达成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学习情感 兴趣培养 情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梅 《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 2011年第12期61-62,共2页
一、英语教学趣味性的现状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要达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的目的。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因素.从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 一、英语教学趣味性的现状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要达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的目的。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略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因素.从而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课堂缺乏活跃的气氛,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师生互动不足、师生情感交流不足,学生会觉得课堂是无趣、枯燥的,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趣味性 师生情感交流 英语教学 课堂气氛 被动学习 学生会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浅析
5
作者 陈凤 《新课程(教研版)》 2014年第6期175-175,共1页
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学好英语,在考试中取得成绩的同时,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关键词 问题 词汇教学 有效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
6
作者 孙开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24期81-81,共1页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与生活相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标准》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情境创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内容,有助于减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障碍,使他们能脱贫乐学,提高数学能力及自身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情景 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的探讨
7
作者 臧保银 《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19期105-105,共1页
分层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下,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探讨 目标 考核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8
作者 焦常亮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1年第11期21-21,共1页
数学方法的灵魂是数学思想,而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累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提升为数学思想。
关键词 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 渗透 初中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感性认识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下初中思品课如何回归生活
9
作者 韦光兵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1年第5期154-154,共1页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教育规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改中这是一个值...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教育规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改中这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回归 初中 现代教育 教科书 陶行知 教学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韦可喜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12期184-185,共2页
初中拓展训练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入中学体育课,为中学体育课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体能,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克... 初中拓展训练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进入中学体育课,为中学体育课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也为今后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阔了视野。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可以增强体能,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训练 团队协作精神 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 课程内容 身心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提高点评技巧
11
作者 杨步岭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1年第5期178-178,共1页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领工作,而不是“满堂灌”。《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领工作,而不是“满堂灌”。《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 自主学习 教师 学生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2
作者 吕国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2年第27期13-13,共1页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好文本效益;应该选择多种阅读方式,提高理解文本的效果;应该调动各种评价手段,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
关键词 语文阅读 文本 阅读方式 评价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学生以渔,教预习之法
13
作者 赵义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4年第10期74-75,共2页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想学、肯学、会学、活学,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所有的学习方法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预...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想学、肯学、会学、活学,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所有的学习方法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的就是预习的方法。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自会读书"的方法,他将终身受益。一、授学生以渔,分类指导预习是学生寻求知识的主动行为,教会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预习 自主学习习惯 基础知识 语文教学 学习方法 新《课标》
原文传递
《观刈麦》教学四步谈
14
作者 赵义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13年第9期72-73,共2页
教学古诗《观刈麦》(见七年级语文下册),我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采取“一疏、二抓、三看、四背”的教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观刈麦》 教学 七年级 语文 古诗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