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1调控肾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
1
作者 王庆卿 黄新忠 +1 位作者 胡崟钰 曹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1528,共8页
目的检测翻译控制肿瘤蛋白1(TPT1)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RCC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集GSE15641(包括23例正常肾脏组织样本数据和32例RCC组织样本数据),并使用R 4.3.0软件筛选RCC组织和正常肾脏... 目的检测翻译控制肿瘤蛋白1(TPT1)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RCC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微阵列数据集GSE15641(包括23例正常肾脏组织样本数据和32例RCC组织样本数据),并使用R 4.3.0软件筛选RCC组织和正常肾脏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90例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RCC患者的R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人RCC细胞(769-P、786-O、ACHN和Caki-1)和人正常胚肾293细胞(HEK293)中TPT1的表达。通过χ^(2)检验分析TPT1表达与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获得522例RCC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PT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体外转染TPT1 siRNA和siRNA阴性对照(NC)至786-O和Caki-1细胞后,采用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PT1的表达,分别应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肾脏组织和HEK293细胞相比,TPT1在RCC组织和RCC细胞中的表达均上调(均P<0.05)。TPT1表达水平低的RCC患者肿瘤大小及转移发生率均低于TPT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TPT1对R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569,95%CI 0.8045~0.9093,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TPT1表达组RCC患者的总生存期长于高TPT1表达组(P=0.0184)。在细胞实验中,与siRNA NC组相比,转染TPT1 siRNA后786-O和Caki-1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穿膜细胞数均下降(均P<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降低、Bcl-2相关X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TPT1参与了RCC的进展,可能是R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武贵群 吴羌 +1 位作者 于洋 陈微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8-0071,共4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了2021年8月-2023年10月间收的8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于试验的对象,包含了两个组,各为4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另一组运用的是血... 本研究旨在研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了2021年8月-2023年10月间收的8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用于试验的对象,包含了两个组,各为4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另一组运用的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法,以明确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出常规组,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法运用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ST2联合白细胞介素33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烨晟 卢辉和 +2 位作者 于洋 邵雪峰 刘金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ST2)联合白细胞介素(IL)33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指标观察。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心衰组)40例和...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ST2)联合白细胞介素(IL)33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指标观察。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心衰组)40例和对照组80例。检测2组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sST2、IL-3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sST2、IL-33、hs-CRP在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NT-proBNP[(800.83±409.95)ng/L vs(230.04±86.61)ng/L,P=0.000]、sST2[(54.08±16.52)μg/L vs (35.73±8.96)μg/L,P=0.000]、IL-33[(692.48±163.19)ng/L vs (530.44±82.17)ng/L,P=0.000]、hs-CRP[(7.58±1.90)mg/L vs(5.65±1.79)mg/L,P=0.000]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NT-proBNP为0.903±0.034、sST2为0.806±0.043、IL-33为0.795±0.049、hs-CRP为0.759±0.045;最佳诊断界值NT-proBNP为361.50ng/L、sST2为47.50μg/L、IL-33为585.50ng/L、hs-CRP为7.35mg/L。结论血清sST2和IL-33可用于辅助诊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类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C反应蛋白质 配体 血管紧张素Ⅱ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B联合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晓兰 马郡 顾宇重 《医学信息》 2011年第9期2597-2598,共2页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对ACEI治疗的顺应性分为ARB组(n=20)、ACEI组(n=20)和ACEI+ARB组(n=2...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对ACEI治疗的顺应性分为ARB组(n=20)、ACEI组(n=20)和ACEI+ARB组(n=20),疗程6个月,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结果三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CEI+ARB联合用药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减少更显著(P〈0.01vs单纯使用ACEI或ARB组P〈0.05)。结论三组药物均能良好控制患者血压,降压效果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ACEI+ARB联合用药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较分别单纯使用这两种药物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洋 刘金云 达静 《系统医学》 2017年第20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透析的108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研究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行低通量血...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透析的108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研究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行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以及血细胞比积(HCT)。结果透析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Scr、BUN、β2-MG以及PTH水平[(370.45±48.27)μmol/L、(6.95±2.56)mmol/L、(10.65±1.93)pg/m L、(450±56.00)mg/L]显著优于于对照组[(475.65±32.78)μmol/L、(11.28±2.12)mmol/L、(18.24±5.31)pg/m L、(515.35±33.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以及HCT指标[(4.62±0.49)×1012/L、(125.27±17.34)g/L、(0.42±0.04)L/L]显著优于对照组[(4.01±0.34)×1012/L、(91.33±8.89)g/L、(0.20±0.03)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PTH、β2-MG等大分子毒素物质,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祛风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吴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6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养血祛风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试验组... 目的:分析养血祛风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祛风方外洗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瘙痒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瘙痒、皮疹、抓痕、脱屑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瘙痒部位、瘙痒频率、严重程度、睡眠影响评分降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活力、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健康变化评分升高,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瘙痒,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皮肤瘙痒 养血祛风方 氯雷他定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于洋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上海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对症状改善有效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结构合理程度评分、日睡眠总量、觉醒后情绪平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骨化三醇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远期疗效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金云 胡莹钰 朱登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远期疗效。方法血透的26例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成冲击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0.25~0.50μg治疗;冲击治疗组根据...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远期疗效。方法血透的26例尿毒症合并SHPT患者随机分成冲击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0.25~0.50μg治疗;冲击治疗组根据iPTH水平给予不同剂量的骨化三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和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PTH均明显下降(P<0.05);常规治疗组Ca、P及C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冲击治疗组Ca、C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P<0.05),血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冲击治疗组患者iPTH、P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而血Ca、Ca×P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无论应用常规剂量持续给药或是冲击治疗方案,36个月后少数患者无效,大部分患者效果明显,两种治疗方法长期疗效无明显区别,但冲击治疗组患者血钙及钙磷乘积高于常规剂量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化三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反渗水残余氯超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刘金云 朱登凤 +2 位作者 单志勇 顾小如 邓辉东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8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反渗水残余氯超标的原因以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通二院)2005年1月、3月、4月及5月36例HD患者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比较,观察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反渗水残余氯超标的原因以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通二院)2005年1月、3月、4月及5月36例HD患者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比较,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通六院)2010年12月份、2011年1月份、2月份24例HD患者RBC、Hb和Hct进行比较,观察各参数的变化;观察2008年南通二院新水处理机安装后反渗水残余氯测定结果以及增装活性炭罐后残余氯测定结果。结果 2005年2~3月,南通二院HD患者集体出现Hb、RBC、Hct下降,并伴有心悸、胸闷、乏力、透析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Hb下降速度较快(P<0.01);更换同量的进口椰壳活性炭无效,Hb继续下降(P<0.05);增加活性炭容量后,病情未再恶化,贫血症状逐步改善,Hb逐渐上升(P<0.01)。2006年2~3月份同样出现类似情况,更换活性炭后患者贫血症状逐渐缓解;2008年7月,南通二院新购入40床双级水处理系统,安装后采用比色法监测即发现残余氯超标(>0.5mg/L),增装一个活性炭罐后,残余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0.5mg/L),投放使用后未出现集体贫血事件的发生。2011年1月南通六院新建血液透析室患者透析1个月后,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常规的变化,血红蛋白下降(P<0.05);透析2个月后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P<0.05),大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增加一个同型号炭罐,1个月后血红蛋白均上升(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HD患者集体溶血事件易发生在春季,且Hb下降速度较快,每月平均可下降20~30g/L;这些溶血事件与水处理反渗水残余氯超标有关;活性炭对残余氯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活性炭数量有关,与其种类关系不大;目前通用的水处理系统中标准配置活性炭对残余氯的吸附能力不足易致残余氯超标,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集体急性溶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尿毒症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于洋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0期106-108,115,共4页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手术方...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照组予以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疼痛程度、手术时间、麻醉后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内瘘血管血流量。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内瘘血管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尿毒症患者,在术前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且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尿毒症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麻醉效果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性分析
11
作者 武贵群 李媛媛 +1 位作者 陈博 胡崟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7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预防该疾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VF失功情况进行分组,将AV...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预防该疾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VF失功情况进行分组,将AVF畅通患者纳入畅通组(19例),AVF失功患者纳入失功组(77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影响AVF失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AVF畅通的患者有77例,占比为80.21%(77/96),失功的有19例,占比为19.79%(19/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失功组年龄≥60岁、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有吸烟史、血尿酸≥360μmol/L、穿刺点压迫时间≥30 min、血红蛋白<90 g/L、纤维蛋白原<2 g/L、存在高凝倾向、前臂动静脉内径<2 mm的患者占比均高于畅通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尿酸≥360μmol/L、穿刺点压迫时间≥30 min、血红蛋白<90 g/L、存在高凝倾向、前臂动静脉内径<2 mm均为影响AVF失功的危险因素(OR=3.971、4.208、1.519、3.111、4.328、9.845、2.529、4.191、6.215,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失功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有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尿酸≥360μmol/L、穿刺点压迫时间≥30min、血红蛋白<90g/L、存在高凝倾向、前臂动静脉内径<2mm等,因此,临床医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长期使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金云 胡崟钰 朱登凤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观察长期使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PTH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患者使用钙浓度为1.5 mmol/L的透析液,B组18例患者使用钙浓度为1.75mmol/L的透析液... 目的 观察长期使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PTH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患者使用钙浓度为1.5 mmol/L的透析液,B组18例患者使用钙浓度为1.75mmol/L的透析液,观察透析36个月后患者血清离子钙(i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平均动脉压(MAP)的水平和临床表现.结果 B组有3例患者因高血压不能耐受试验退出.长期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离子钙(iCa)、MAP明显降低(P<0.05),血P无明显变化(P>0.05),血PTH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血清iCa、MAP明显升高(P分别<0.001和<0.01),血P无明显变化(P>0.05)、血PTH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中骨痛发生率A组为55.56%,B组为20%,部位多见于脚后跟和脚底,其次为膝关节;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11.11%,B组为46.67%,心率失常的类型以阵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多见,其次为阵发性心房纤颤以及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使用1.5mmol/L钙浓度的透析液后血离子钙明显下降,出现低钙血症,血PTH明显增高,肾性骨痛发病率增加,患者MAP下降;长期使用1.75 mmol/L钙浓度的透析液后血PTH明显下降,血清离子钙和MAP明显升高,骨痛发生率下降,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透析液 甲状旁腺素 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