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冷雪芹 苏秉忠 +3 位作者 张占军 郭秀兰 马丽丽 于金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95-06~2005-06 165例肝硬化患者行EVL治疗的资料,分析肝硬化无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113例与有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 目的探讨内镜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95-06~2005-06 165例肝硬化患者行EVL治疗的资料,分析肝硬化无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113例与有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食管静脉曲张总消失率为88.48%,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27.27%。与无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比较,肝硬化有脾切除加断流术史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低(P<0.01),EVL术前肝功能状态越差,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B再发率越高(P<0.01),生存率越低(P<0.05);EV复发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较非复发组宽(P<0.01)。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B再发率,提高生存率(P<0.01)。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B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和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牛海静 陈鑫 王邦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病理学诊断为胃炎、轻度胃黏膜肠化生(IM)、中度IM和重度IM的石蜡包埋胃黏膜标本中Sox2和Cdx2蛋白的表达;荧光定... 目的: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胃黏膜肠化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病理学诊断为胃炎、轻度胃黏膜肠化生(IM)、中度IM和重度IM的石蜡包埋胃黏膜标本中Sox2和Cdx2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病理学诊断为胃炎、轻度IM和中重度IM组的胃镜活检标本中Sox2和Cdx2mRNA表达.结果:Sox2和Cdx2蛋白分别定位于正常胃和肠上皮细胞胞核.胃炎、轻度IM组中Sox2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Cdx2(94.4%vs5.6%;75.0%vs50.0%,均P<0.05),而中度IM组和重度IM组中Sox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Cdx2(23.5%vs85.7%;9.5%vs90.5%,均P<0.05).胃炎组、轻度IM组Sox2mRNA水平显著高于Cdx2(0.5778±0.0778vs0.0517±0.0218;0.1496±0.0384vs0.1402±0.0300,均P<0.05),中重度IM组Sox2mRNA水平显著低于Cdx2(0.1131±0.0384vs0.3453±0.0537,P<0.05).随着IM进展,有Sox2mRNA逐渐减少,而Cdx2逐渐被上调,二者呈负相关(r<0).结论:随着IM的进展,有Sox2的表达下调和Cdx2的异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胃黏膜肠化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6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春华 邱立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特征。方法:对6144例因有下消化道症状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记录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结肠腺瘤性息肉占息肉患者...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特征。方法:对6144例因有下消化道症状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记录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结肠腺瘤性息肉占息肉患者总数的41.72%,男性占55.34%,女性占44.66%;年龄>60岁患者占69.72%。临床症状中便血占66.28%。分布于左半结肠患者显著多于右半结肠患者(P<0.001);2)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息肉直径>2cm者占79.73%,分布于左半结肠患者也显著多于右半结肠患者(P<0.0001)。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率在腺瘤性息肉显著高于炎性息肉(P<0.001);且在三种腺瘤性息肉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结肠镜检查大肠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较高,临床症状以便血最多。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息肉具有一定的结肠镜下特征表现并且和息肉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大肠息肉 不典型增生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秉忠 陈萍 +1 位作者 于金华 马丽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3期160-161,共2页
随着大肠镜的广泛应用,经内镜下高频电切直径小于2.0 cm的息肉,已成为安全、有效、并发症低的有效措施.但对于巨大结直肠息肉的高频电切报道较少[1].直径大于3.0cm的息肉我们称之为巨大结直肠息肉.很多研究均证实了随着息肉的增大,癌变... 随着大肠镜的广泛应用,经内镜下高频电切直径小于2.0 cm的息肉,已成为安全、有效、并发症低的有效措施.但对于巨大结直肠息肉的高频电切报道较少[1].直径大于3.0cm的息肉我们称之为巨大结直肠息肉.很多研究均证实了随着息肉的增大,癌变机会就越大,因此,对大息肉,特别是直径大于3.0 cm的息肉摘除尤为重要.作者成功切除大于3.0 cm的结直肠息肉65例、共88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结直肠息肉 内镜 息肉切除术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疗效观察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冷雪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5例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分析肝硬化者113例与肝硬化断流术后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65例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分析肝硬化者113例与肝硬化断流术后者52例行EVL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观察各种相关因素对EVL疗效的影响。结果EVL治疗后EV总消失率为88.48%,EV复发率27.27%。肝硬化断流手术组与肝硬化组比较,EV复发率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EVL术前肝功能状态越差,EV和EVB再发生率越高(P<0.01),生存率越低(P<0.05);EV复发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较非复发组宽,有显著性差异(P<0.01);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内径、减少EV复发(18.07%)、EVB再发率(15.66%),提高生存率(85.54%,P<0.01)。结论EVL是治疗EVB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EVL术后服用哌唑嗪可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EV复发和EVB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春华 候金凤 +1 位作者 苏秉忠 陈必珍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使用同功酶临床诊断试剂盒(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联合检测血清酯酶(Es)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对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s试剂盒和LDH试剂盒检测血清,原发性肝癌病人1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40例... 目的:研究使用同功酶临床诊断试剂盒(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联合检测血清酯酶(Es)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对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s试剂盒和LDH试剂盒检测血清,原发性肝癌病人1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40例,正常人40例。结果:HCC及肝硬化病人Es2带活性减弱甚至大多数消失,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HCC病人LDH5带活性明显增强,与肝硬化及正常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清Es对肝硬化和HCC的诊断有高度敏感性,结合检测血清LDH对肝硬化并发HC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肝硬化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胃溃疡及胃癌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建忠 苏秉忠 李艳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6,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探讨胃溃疡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生存素为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探讨胃溃疡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生存素为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从CSG→CAG→Dys→GC过程中,无论在非溃疡组,还是在溃疡组中,Survivin表达均呈递增趋势。在非溃疡各组中灰度值CSG57.64±4.44、CAG55.05±6.97、Dys48.59±4.16;在溃疡各组中灰度值CSG58.25±5.54、CAG53.95±3.48、Dys48.91±4.63;在胃癌中32.25±4.13。Survivin表达在非溃疡组和溃疡组所对应的胃黏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①Survivin基因表达可作为在胃黏膜由浅表向萎缩、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指标。②胃溃疡的癌变实质上是溃疡边缘背景病变萎缩、不典型增生的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胃溃疡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基因在不同胃黏膜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建忠 苏秉忠 刘彦琦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299-1301,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不同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受体(EGFR)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表皮生长受体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不同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受体(EGFR)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以表皮生长受体靶点的胃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不同胃黏膜组织中EGFR。30例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31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15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胃癌组织32例。结果:从CSG→CAG→Dys→GC过程中,EGFR表达均呈递增趋势。CSG灰度值(57.64±4.44)、CAG灰度值(55.05±6.97)、Dys灰度值(48.59±4.16);GC灰度值(32.25±4.13)。EGFR表达在CSG、CAG、Dys、G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EGFR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在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基因表达可作为在胃黏膜由浅表向萎缩、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有用指标,且EGFR基因表达可判断胃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基因 胃黏膜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春华 邱立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以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引起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CID)发生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CID患者的菌群分布,记录并分析年龄、性别、体质状况评分、肿瘤类型、临床分期、不同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以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引起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CID)发生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CID患者的菌群分布,记录并分析年龄、性别、体质状况评分、肿瘤类型、临床分期、不同化疗方案、腹泻发生时间、腹泻程度等临床资料。结果:CID发生率为6.33%。CID患者有76.47%发生菌群失调,68例CID患者男4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93岁。PS评分:0分9例,1分7例,2分24例,3分25例,4分3例。肿瘤类型:结肠癌21例,胃癌18例,食道-贲门癌13例,肝癌4例,胰腺癌3例,十二指肠癌2例,胆囊癌2例,直肠癌5例。腹泻发生时间最短0d,最长62d,平均10.13d。化疗方案:FOLFIRI方案20例,FORFOX方案9例,DLF方案4例,TDLF方案5例,HDLF方案16例,NDLF方案9例。GDLF方案5例。腹泻发生程度:Ⅰ度1例,Ⅱ度6例,Ⅲ度60例,Ⅳ度1例。结论:CID患者绝大部分发生菌群失调,不同体质状况评分、不同化疗方案影响CID发生时间,而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临床分期、不影响CID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腹泻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息肉188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恶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春华 邱立华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24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了解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探讨息肉的恶变特征.方法:对6 144例有下消化道症状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记录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结肠息肉患者1 884... 目的:了解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探讨息肉的恶变特征.方法:对6 144例有下消化道症状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记录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结肠息肉患者1 884例,检出率30.66%.男性占61.68%,女性占38.32%.年龄>60岁者占64.12%.临床症状中便血占56.26%.息肉直径0.2~3.8 cm不等,恶变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息肉直径>2cm者占79.73%.息肉发生于左半结肠者占67.41%.癌变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息肉发生于左半结肠占85.42%(375/439).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42.00%,炎性息肉38.30%,错构瘤性息肉5.92%,增生性息肉6.45%,幼年性息肉7.40%.炎性息肉2例(2枚)癌变.腺瘤伴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460枚占15.98%,重度不典型增生106枚占5.56%,癌变279枚占9.69%.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占37.46%(1 078/2 878),绒毛状腺瘤31.51%(907/2 878),混合性腺瘤31.03%(893/2 878).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率在上述三种腺瘤中分别为6.68%(72/1 078)、24.15%(219/907)和16.57%(148/893).结论:肠息肉临床症状以便血最多.多见于>60岁的男性.息肉分布于左半结肠者多见,癌变息肉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息肉也易发生于左半结肠,癌变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多发生于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率最低,绒毛状腺瘤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大肠息肉 不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建忠 苏秉忠 李云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各有优缺点。结论: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但有局限性,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程度有较好...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各有优缺点。结论: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但有局限性,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相关性,有助于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方法 肝组织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和EST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的必要性
12
作者 陈萍 苏秉忠 +1 位作者 于金华 马丽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解除胆道梗阻,起到减黄、减压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86例不同原因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解除胆道梗阻,起到减黄、减压的作用,还可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86例不同原因引起胆道梗阻的患者在ERCP或EST术后放置ENBD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EST 术后 放置鼻胆引流管 必要性 胆道梗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恶变1例
13
作者 刘彦琦 苏秉忠 +1 位作者 张海波 于金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2-112,117,共2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癌变率较高。本文通过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内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肠镜检查可了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肠受累的部位和程度,为治疗及预后...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癌变率较高。本文通过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内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肠镜检查可了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肠受累的部位和程度,为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家族调查可发现早期病例,内镜下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郭秀兰 闫茂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 ,我们行美蓝 -卢戈液染色。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可疑病灶 34例 ,经内镜喷洒美蓝 -卢戈液 ,观察染色情况并活检。结果 :34例中发现食管癌5例 ,不典型增生 1 0例。结论
关键词 色素内镜 早期 食管癌 非典型增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硬化醇内镜下注射治疗Dieulafoy病3例
15
作者 郭秀兰 闫茂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1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乙氧硬化醇内镜下局部注射乙氧硬化醇,观察疗效并随访,同时与药物治疗者进行对照.结果乙氧硬化醇治疗者止血效果满意,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再出血.药物治疗者全部发生再出血,死亡1例.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疗效显著.
关键词 乙氧硬化醇 内镜 注射 DIEULAFOY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诊断Menetrier病1例
16
作者 郭秀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242-243,共2页
患者,女,69岁,上腹胀痛,便次增多,下肢浮肿2年。白蛋白低,间断输注白蛋白无效。查体除下肢浮肿外无异常。检查:小白蛋白22克/L。胃肠照影示:胃粘膜皱襞粗大。胄镜示:胃粘膜皱襞巨大,肥厚,扭曲。病理示:肥厚性胃炎。诊断此患... 患者,女,69岁,上腹胀痛,便次增多,下肢浮肿2年。白蛋白低,间断输注白蛋白无效。查体除下肢浮肿外无异常。检查:小白蛋白22克/L。胃肠照影示:胃粘膜皱襞粗大。胄镜示:胃粘膜皱襞巨大,肥厚,扭曲。病理示:肥厚性胃炎。诊断此患为Menetier病,行胃切除术。术后病理:肥厚性胃炎。讨论:Menetrier病又称巨大肥厚性胃炎,为罕见病,易误诊,此例患者上腹胀痛伴顽固性低蛋白血症,疑及此病,胃镜见肥大皱襞,病理排除了结核,淋巴瘤等,得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ETRIER病 胃镜诊断 巨大肥厚性胃炎 胃粘膜皱襞粗大 小白蛋白 术后病理 上腹胀痛 下肢浮肿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案治疗胃癌晚期病人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陈春华 刘明 +1 位作者 杜春 张信来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和腹腔内热灌注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胃腺癌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目的:观察比较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和腹腔内热灌注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获益反应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胃腺癌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组:将按500mg/m2注入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第14d再重复给药。热灌注化疗组:将5-FU1g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加热至45°C,注入腹腔。第7d和第14d再重复给药。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给药组和腹腔热灌注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64.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3.37%(11/15)和71.4%(10/1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系统毒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液系统毒性两组的腹泻、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疗效确切,均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两组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安全性好,但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给药组比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氟尿嘧啶缓释剂 体腔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8
作者 牛海静 陈鑫 王邦茂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cdx2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人胃上皮细胞系中表达。方法:从人结肠上皮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获得全长人cdx2基因的c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亚克隆入pcDNA3.1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x2。使用脂质体将该重... 目的:构建含有cdx2全长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人胃上皮细胞系中表达。方法:从人结肠上皮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获得全长人cdx2基因的c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亚克隆入pcDNA3.1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x2。使用脂质体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入人胃上皮细胞GES-1中,RT-PCR证明该细胞中出现人cdx2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显示靶基因cdx2克隆到pcDNA3.1质粒中,RT-PCR证实转染的人胃上皮细胞中有人cdx2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含有人cdx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人胃上皮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X2 真核表达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琳 张志明 陈新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癌相关性的新进展。方法: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胃食管反流增加了对食道黏膜的损伤,增加了食道癌的危险。抗HP治疗可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同时HP也可能保护黏膜使胃...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癌相关性的新进展。方法:阅读、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胃食管反流增加了对食道黏膜的损伤,增加了食道癌的危险。抗HP治疗可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同时HP也可能保护黏膜使胃食管不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结论:GERD增加食管癌的危险,抗HP治疗与GERD及食管癌的关系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BARRETT食管 食管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菌群分布及治疗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春华 邱立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分布改变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中的作用,评价普乐拜尔在CID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CID患者及同期化疗无腹泻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对腹泻者试验性应用普乐拜尔治疗。结果68例消化道CID患者有76....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分布改变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中的作用,评价普乐拜尔在CID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CID患者及同期化疗无腹泻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对腹泻者试验性应用普乐拜尔治疗。结果68例消化道CID患者有76.47%发生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率55.9%,真菌感染率35.3%。普乐拜尔治疗该种腹泻有效率85.6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腹泻症状缓解,Karnofsky评分改善,体重增加。结论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真菌感染在化疗相关性腹泻中占重要地位。普乐拜尔是治疗该种腹泻安全有效的药物,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腹泻 细菌学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