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院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文史哲基础学科为例
1
作者 黎晓玲 《文教资料》 2020年第7期158-160,共3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既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又要形成思想政治工作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从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的现状出发,探索...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既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又要形成思想政治工作长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从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的现状出发,探索文史哲学科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方面与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研究如何通过院系层面的因势利导,建立健全立体式长效工作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系 文史哲学科 思想政治工作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特点与趋向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菲菲 张思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26,共6页
在新时期,我国文科实验室建设呈现出应用场景扩大、体系化设计、全方位布局的特征。该文基于文科实验研究方式和方法趋向“数据化”和“智能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细化”和“具化”、参与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和“网络化”... 在新时期,我国文科实验室建设呈现出应用场景扩大、体系化设计、全方位布局的特征。该文基于文科实验研究方式和方法趋向“数据化”和“智能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细化”和“具化”、参与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和“网络化”、平台功能发展趋于“场景化”和“智库化”的特点,提出:实验室建设需要不断丰富建设内涵、创新建设形式、规范组织运行,以文科实验室建设为契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建设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驱动下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协同共享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进入深度融合阶段,新技术一方面赋能“新文科”建设,催生高校文科实验室等“新基建”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着传统的科研机构治理生态,对文科实验室的治理提出新要求。基于数智驱动大背景,剖析了... 进入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进入深度融合阶段,新技术一方面赋能“新文科”建设,催生高校文科实验室等“新基建”发展,另一方面冲击着传统的科研机构治理生态,对文科实验室的治理提出新要求。基于数智驱动大背景,剖析了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新特征,探索了文科实验室的治理逻辑与运行机制。提出实验室治理是跨层级、跨主体、跨领域的多维交互过程,协同共享是运行机制的关键。建议提高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建设水平、构建文科实验室的知识协同共享网络、探索差异化情境下的协同共享关系、提升文科实验室的数据安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驱动 文科实验室 协同机制 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菲菲 高伟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14,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集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多元主体、多类要素的协同研究平台,是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重要载体。现从动态、系统的视角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并基于复...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集人才培养、知识生产、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多元主体、多类要素的协同研究平台,是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重要载体。现从动态、系统的视角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并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将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过程划分为目标设定、组织管理、政策机制、评价反馈4个层次,探讨系统的复杂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并基于各模块间的闭环逻辑关系提出多层级的目标管理、多节点的资源分配、动态策略调整、多维度评价机制等建设路径,以期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部治理效能和外部辐射能级提供可探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自适应系统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运行机制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成果转化模式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菲菲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2-257,共6页
从成果形式看,文科实验室成果可分为学术性产出、服务性产出和技术性产出三种类型,分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实验室自主开发等渠道进行成果转化。该文详细分析了文科实验室成果转化困境及影响因素,提出面向社会发展需... 从成果形式看,文科实验室成果可分为学术性产出、服务性产出和技术性产出三种类型,分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实验室自主开发等渠道进行成果转化。该文详细分析了文科实验室成果转化困境及影响因素,提出面向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问题域”、面向成果质量提升打造“技术集”、面向产学研一体化形成“转化链”、面向成果转化保障构建“制度圈”,以高效率成果转化提升文科实验室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室 成果转化 模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路琳 常河山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51,共8页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探索"学习目标导向"和"成绩目标导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通过在管理人员中收集的248份问卷开展实证检验,验证了成绩目标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负向关系以及...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探索"学习目标导向"和"成绩目标导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目标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通过在管理人员中收集的248份问卷开展实证检验,验证了成绩目标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负向关系以及两种目标导向各自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探索了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作为调整变量的作用,提出根据目标导向的作用开发相应的激励体系和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目标 成绩目标 组织承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政府创新奖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攀 吴建南 刘焕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2-62,共11页
中美两国国情差异极大,在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迥异。本文采用2000-2012年中关政府创新奖获奖案例,通过文本分析,从创新的动因、主体、内容、方式和绩效五方面对政府创新的全球性与本土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创新... 中美两国国情差异极大,在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迥异。本文采用2000-2012年中关政府创新奖获奖案例,通过文本分析,从创新的动因、主体、内容、方式和绩效五方面对政府创新的全球性与本土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创新方式等政府创新的技术属性呈现较强的全球性,但创新的内容、绩效等价值属性整体表现为本土化。进一步比较发现,中关政府创新都呈现出高度的问题导向,处于行政中间层级政府的创新性较高,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主要的创新类型,整体性、新的管理理念、新技术的引入与强化是政府创新的普遍方式,一般公众和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是政府创新共同关注的目标人群,效率、服务质量是政府创新着重改进的绩效维度。与美国相比,中国政府创新亦呈现出个性,突出体现为治理创新是中国的大趋势,关注农民工融入与发展以及项目试点是中国的特色,对参与、透明、满意度等绩效维度的改进是当前政府创新的主要方向,但经济性和回应性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 全球性 本土化 中美比较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文科特区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常河山 姚俭建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39,共3页
理工科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时期,往往无意识地走上传统文科的发展路子,同时受学科偏见、工科思维、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困扰,以至于在发展文科的道路上面临许多困难与困惑,若要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突破体制上的制约... 理工科大学在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时期,往往无意识地走上传统文科的发展路子,同时受学科偏见、工科思维、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困扰,以至于在发展文科的道路上面临许多困难与困惑,若要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突破体制上的制约,对文科实施特区化管理不失为一种体制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大学文科 管理模式 特区 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 转型时期 内外环境 无意识 体制
原文传递
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时空演进——基于合作授权专利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解志韬 孔繁翀 谢楠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深入挖掘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进规律,对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提升双一流高校创新策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的授权专利数据,探索高校协同创新在时空分布、主... 深入挖掘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进规律,对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提升双一流高校创新策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0年长三角“双一流”高校的授权专利数据,探索高校协同创新在时空分布、主体分布等方面的差异与时空演进。研究发现,合作授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但占比仍然偏低,上海和安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整体网络密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网络节点规模和强度显著提升;各高校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规律,但高水平大学仍占据网络的中心位置;应用型合作(高校—企业)是长三角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受到地理距离约束,而基础型合作(高校—高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则不受地理距离约束。相关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已有成果,并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长三角 “双一流”高校 协同创新 合作授权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与画对儿童错误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河山 刘新学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4-627,共4页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有无压力和画与不画对儿童虚构生活事件记忆的影响。压力用该类研究中常用的医疗模式来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可以使儿童易受暗示性提高,降低“是”反应的标准,增加对虚构生活事件的肯定反应,但可能存在年龄的差异;而画的方...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有无压力和画与不画对儿童虚构生活事件记忆的影响。压力用该类研究中常用的医疗模式来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可以使儿童易受暗示性提高,降低“是”反应的标准,增加对虚构生活事件的肯定反应,但可能存在年龄的差异;而画的方式,可能会使儿童混淆所画与所经历事件,儿童通过画使更多的线索被引导出来,导致把虚构的生活事件作为发生过而给予肯定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记忆 压力 易受暗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家社科基金看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1995-2014)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谷香 方堃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9,146,共7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法学项目是法学知识生产的主途径之一。通过对1995-2004、2005-2014两个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立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呈现当代中国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分析法学学科在人文社科话语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变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法学项目是法学知识生产的主途径之一。通过对1995-2004、2005-2014两个十年间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立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呈现当代中国法学知识生产格局的变迁,分析法学学科在人文社科话语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变迁,进而探寻这种变迁的社会动因,展示这种格局形成背后的社会需求与知识生产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一定时期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与整合。研究发现,二十年来,国家资源的分配更加均衡,法学研究机构间竞争更加激烈,但法学重点学科与研究热点始终与国家需求紧密相关。法学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互相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科基金 法学项目 知识社会学 法学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振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体现出四个趋势,分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由活动取向到过程取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由追求商业利益到人文关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焦点———由学术流动到全面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日益... 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体现出四个趋势,分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由活动取向到过程取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由追求商业利益到人文关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焦点———由学术流动到全面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日益优化。探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可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世界 发展趋势 国际大学协会 学术流动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F-AHP的SI住宅内装产业化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悦华 马乐原 杨阳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2-107,共6页
为更好地推广SI住宅内装一体化生产模式,填补当前内装产业化评价标准的空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我国住宅建设现状,构建SI住宅内装产业化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的F-AHP法分配指标权重,并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利用专家评分和隶属度函... 为更好地推广SI住宅内装一体化生产模式,填补当前内装产业化评价标准的空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我国住宅建设现状,构建SI住宅内装产业化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的F-AHP法分配指标权重,并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利用专家评分和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际SI住宅项目进行评价,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并发现其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为内装产业链条上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住宅 内装产业化 改进的F-AHP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谷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0期53-53,55,共2页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高等教育名著影响力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林春 朱军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7,共9页
王承绪先生等人翻译的汉译高等教育名著系列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中可谓耳熟能详,但对其影响力的具体表现仍然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论文基于维普数据库,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汉译高等教育名著系列1994-2015年期间被引情况进行... 王承绪先生等人翻译的汉译高等教育名著系列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中可谓耳熟能详,但对其影响力的具体表现仍然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论文基于维普数据库,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汉译高等教育名著系列1994-2015年期间被引情况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直观展现了其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的变化趋势、主要的影响领域、受影响较大的机构、学者以及施引期刊分布。汉译高等教育名著系列对中国学术界影响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演进及其主要机构、学术阵地和活跃的学者的分布情况。这项研究对未来开展代表作影响力评价亦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高等教育名著 维普数据库 文献计量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智库应急服务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菲菲 解志韬 凌宏发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意义]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和体系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如何针对公共危机的防范、研判、应对和恢复做好决策支撑,对高校智库深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具... [目的/意义]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和体系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如何针对公共危机的防范、研判、应对和恢复做好决策支撑,对高校智库深入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研究立足公共危机管理视角,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结合高校智库应急服务的功能定位,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分析高校智库应急服务在危机管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校智库在危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阶段分别存在前瞻性研究不足、储备性研究不足、针对性研究不足、跟踪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建议通过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强化数据服务能力、完善交叉协同常态化机制、优化智库运行机制,打造“战略知识储备库”“危机案例数据库”“危机应对防火墙”“应急服务人才蓄水池”,提升高校智库应急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 高校智库 应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高校如何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研究——基于国内外三所高校的组织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 朱佳斌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
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如何借助理工科优势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模式的维度和特征构建D-F模型,采用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斯... 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如何借助理工科优势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组织模式的维度和特征构建D-F模型,采用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的组织模式,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对理工科高校构建特色鲜明、文理交叉的学科体系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思路与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理工科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 组织模式 D-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黎晓玲 《大学教育》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近年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已经主导进行了四轮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帷幕即将开启。文章梳理了前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变迁,并根据多方已经公布的材料对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合理预判,指出其变化之处,希望... 近年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已经主导进行了四轮学科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帷幕即将开启。文章梳理了前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变迁,并根据多方已经公布的材料对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合理预判,指出其变化之处,希望能够对各高校迎接下一轮学科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评估 指标变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CI模型的高校智库知识管理问题分析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凌宏发 杨阳 解志韬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作为知识管理型研究机构,知识管理水平影响智库的发展,知识管理能力是智库竞争力的核心,提升高校智库知识能力管理能力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作为知识管理型研究机构,知识管理水平影响智库的发展,知识管理能力是智库竞争力的核心,提升高校智库知识能力管理能力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针对高校智库目前"选择性管理"趋势明显、组织内生环境欠稳定、个体参与智库研究"冷漠化"以及智库研究成果"悬浮化"等问题,本文将知识管理理论中的SECI模型引入问题分析中,分阶段探讨高校智库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结论 ]本文发现共同化阶段与表出化阶段知识转化率较低,联结化与内在化阶段尚未进行知识转化。应重塑共同化阶段与表出化阶段组织环境,通过加强知识体系整合、为培养者提供项目等推动联结化阶段与内在化阶段的知识积累、消化与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I模型 高校智库 知识管理 共享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程序公平气氛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志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9-136,共8页
从来源角度探讨组织公平,是对现有多维度公平理论框架的重要补充。基于动机理论中的自我决定理论,以来自20个组织55个团队的250份团队领导与成员配对问卷为样本,探索中国情境下多源程序公平气氛对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作用机理。研... 从来源角度探讨组织公平,是对现有多维度公平理论框架的重要补充。基于动机理论中的自我决定理论,以来自20个组织55个团队的250份团队领导与成员配对问卷为样本,探索中国情境下多源程序公平气氛对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来源于领导和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均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来源于领导的程序公平气氛和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对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与员工心理授权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即权力距离越高,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对员工心理授权的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程序公平气氛 心理授权 个体创造力 权力距离 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