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ouse Thatched on Soil Temperature, Yield and Quality in Apple Orchard 被引量:1
1
作者 Yanhong LI Na LI +3 位作者 Peiping ZHANG Qiangsheng SUN Yao SUN Hongzhang W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3期153-155,158,共4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use thatched on soil temperature,yield and quality in orchards.[Methods]The response of orchard soil,yield and quality to sod culture was studied by compar...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use thatched on soil temperature,yield and quality in orchards.[Methods]The response of orchard soil,yield and quality to sod culture was studied by comparisons of grassing for two years,three years and clean cultivation.[Results]In April,the soil temperature in mouse thatched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lean cultivation area,and the temperature in the three years of sward was the highest.From May to July,the temperature in mouse thatched are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lean cultivation area,and the temperature was lowest in the three years of sward.At the same time,the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were improved.Averaged the two years,the yield of apple increased by 12%,and the contents of sugar,soluble solids and vitamin C and the firmness of the fruit were increased,and the total acid content was decreased by planting mouse thatched.[Conclusions]Adjusting soil temperature in orchards by planting grass achieved the effects of promoting the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facilitating the growth of root system,increasing the yield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ORCHARD MOUSE thatched SOIL temperature YIELD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mechan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Compressed Clay Bricks Reinforced by Thatch Fibres for the Optimal Use in Building 被引量:1
2
作者 Madeleine Nitcheu Pierre Meukam +1 位作者 Jean Claude Damfeu Donatien Njomo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8年第12期913-935,共23页
Thatch fibres grow in large quantity in the Adamawa region of Cameroon. During the long dry season, these fibres cause numerous fire incidents, which not only devastate large areas of cash crops, but also contribute t... Thatch fibres grow in large quantity in the Adamawa region of Cameroon. During the long dry season, these fibres cause numerous fire incidents, which not only devastate large areas of cash crop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increase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This article aims to show how fibres could be used with compressed clay bricks to manufacture an insulating material used in building. Four fibre contents 1%, 2%, 3% and 4% made up the sample studied. The asymmetric hot plat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volumetric heat capacity and the thermal effusivity of these materials were estimated. These two parametr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ir apparent thermal conductivities.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decreases as the volume of fibres in the mixture increases. It is 0.689 W·m-1·K-1 for simple compressed clay bricks and 0.510 W·m-1·K-1 for a dosage at 3% of thatch fibres. In a bit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of the pilot study of the appar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heat mass capacity of this composite material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hydration method.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bta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volumetric heat capacity carried out with these two methods was good. 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fibres in compressed laterite brick gives a more insulating composite material that respects Civil Engineering N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tch Fibres CLAY BRICKS THERMO Mechanical Properties Transient METHOD MIX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urfgrass Thatch on Water Infiltration, Surface Runoff, and Evaporation
3
作者 Xi Liang Derong Su +1 位作者 Zhi Wang Xin Qiao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7年第7期799-810,共12页
The development of a (layer of) thatch in turfgrass causes important changes to near-surfac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urfgrass thatch, specifically Kentucky bluegrass ... The development of a (layer of) thatch in turfgrass causes important changes to near-surfac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urfgrass thatch, specifically Kentucky bluegrass (Poa pratensis L.) and red fescue (Festuca rubra L.) on water infiltration,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moisture evaporation. The thatch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for controlled experiments using packed soil columns under various rainfall conditi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atch delayed the onset of infiltration compared with situations without a thatch at the soil surface. Infiltration was delayed for a longer period in thicker red fescue thatch than thinner Kentucky bluegrass thatch. The presence of a thatch reduced runoff by holding more water locally during the rainfall period and allowing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for infiltration. Additionally, evaporative water loss was reduced with the presence of thatch than that of bare soil.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at the presence of thatch changes the near-surfac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may help improve turf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erms of thatch control and irrigation schedu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FGRASS thatch INFILTRATION RUNOFF EVAPORATIVE Water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文人雅集与文学书写——以春雨草堂为中心
4
作者 杨泽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6,共8页
清初的文人雅集活动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鼎革巨变,基于易代本身的残酷、易代史事之于汉人的严重性及其历史记忆的创伤感,置身泛地化、泛政治化的混层型社会文化群落,清初文人在公开场域的雅集唱和呈现出创作思维的... 清初的文人雅集活动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鼎革巨变,基于易代本身的残酷、易代史事之于汉人的严重性及其历史记忆的创伤感,置身泛地化、泛政治化的混层型社会文化群落,清初文人在公开场域的雅集唱和呈现出创作思维的趋同性和文学书写的类型化特点。寄情林泉的隐逸诗、以文会友的酬赠诗、诗酒风流的任诞诗、发幽阐微的心志诗都濡染了时代风习,是特殊历史语境下进退失据的汉族文人游寓、聚合、交际、抒怀的典型写影。清初文人雅集的泛地化流动形成了文人群落—群丛—文化圈的网络化延展,具有延续性、开放性和经典化意义。泰州宫伟鏐之春雨草堂成为彼时江南一隅的文渊诗薮、文人重要的“精神桃源”,南北文士躬亲与会,其诗文化活动成为清初江淮流域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对认识、审视清初文人雅集与文学书写具有代表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文人雅集 文学书写 春雨草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存园与塑造名胜——论玉山草堂的园林书写
5
作者 李浩 邱旭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元末顾瑛纂辑的《玉山名胜集》堪称以文存园的典范之作,荟萃各式园林文学形态,兼采多种园林书写策略,为玉山草堂摹状物象,涵蕴精神,以期塑造名胜,俾使传之久远。此集编纂体例囊括园林精神性建构诸要素,编纂意图直接指向擅名久远的存园... 元末顾瑛纂辑的《玉山名胜集》堪称以文存园的典范之作,荟萃各式园林文学形态,兼采多种园林书写策略,为玉山草堂摹状物象,涵蕴精神,以期塑造名胜,俾使传之久远。此集编纂体例囊括园林精神性建构诸要素,编纂意图直接指向擅名久远的存园诉求。塑造名胜的文学途径则是通过比并先贤名迹的互文传写融会园林记忆,拓展想象空间,诠释自身意义,以三教宾客的多维观照及审美开显建构玉山草堂的精神世界。因此,探析《玉山名胜集》这一园林文学经典文本的书写模式,是认识顾瑛及玉山宾客的传园心迹及园林审美心理的锁钥,有助于理解园林唱和的文化实践活动对于名胜人文化成的重要意义,呈现文学之于园林的强大建构功能及塑造名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山草堂 园林书写 名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杜甫草堂古代碑刻三考
6
作者 马红 李霞锋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对外展示的历代碑刻尚存25通之多。李霞锋曾撰文对其中20通碑刻进行了考述。文章对其余4通清代碑刻进行简略考述,并对曾经介绍过的1通旧碑作一补充考证,以期展现成都杜甫草堂今存古代碑刻的面貌。
关键词 成都杜甫草堂 古代碑刻 三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末陶宗仪南村草堂研究
7
作者 许又文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大家,不乐仕进,退隐松江泗泾,构筑南村草堂,王蒙为其绘写《南村草堂图》。此园以南村草堂建筑为主体,形制简朴,植物繁盛,景致素雅,借景尚佳,颇具乡野气息,成为当时士人的文化桃源,文学记载丰富。通过整理相... 陶宗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大家,不乐仕进,退隐松江泗泾,构筑南村草堂,王蒙为其绘写《南村草堂图》。此园以南村草堂建筑为主体,形制简朴,植物繁盛,景致素雅,借景尚佳,颇具乡野气息,成为当时士人的文化桃源,文学记载丰富。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陶宗仪的生平经历,论述南村草堂的营建历程。对园景图进行考证,分析园林景致特征,探寻陶宗仪丰富的园居生活,揭示其园林实践所呈现出的园林观念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园林 陶宗仪 园林实践 南村草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层对草地早熟禾草坪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强 韩建国 周莉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草坪不同累积厚度下枯草层对水分的拦截程度及在水分充足供应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蒸散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枯草层能大量截留外来水分,并随着厚度的增加,截留量增大;水分充足供应条件下,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蒸... 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草坪不同累积厚度下枯草层对水分的拦截程度及在水分充足供应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蒸散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枯草层能大量截留外来水分,并随着厚度的增加,截留量增大;水分充足供应条件下,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蒸散量更大;在胁迫处理下,有枯草层累积的草坪相对蒸散率先表现出下降趋势,此时土壤水势为-40 kPa左右,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在土壤水势达-50 kPa时才开始下降,表明有枯草层累积的草坪更容易发生水分亏缺;当草坪出现明显胁迫症状后,无枯草层累积的草坪蒸散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枯草层 水分截留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管理措施对草坪枯草层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苟文龙 白史且 张新全 《草原与草坪》 CAS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草坪中枯草层积累过多不但影响草坪的美观 ,而且会降低抗性 ,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来减少枯草层的积累是必要的。本文重点综述了栽培管理措施中的N肥、修剪、pH、生物因子、杀菌剂、杀虫剂、垂直刈割。
关键词 栽培管理措施 草坪 枯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枯草层对降水的截留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卓丽 苏德荣 刘自学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69,共3页
草坪枯草层对雨水或灌溉水的截流量大小对于草坪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结缕草草坪枯草层截留能力、截留降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层因吸附大量尘土而致密紧实,截留水分的能力很强,截留的水量相当于5 mm的降雨量。... 草坪枯草层对雨水或灌溉水的截流量大小对于草坪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结缕草草坪枯草层截留能力、截留降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层因吸附大量尘土而致密紧实,截留水分的能力很强,截留的水量相当于5 mm的降雨量。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对降雨截留过程的观测发现:草坪枯草层留量随降水的变化曲线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快增期(截留量刚开始随降雨增加而迅速增加)、渐增期(截留量随降雨量增大的趋势减缓)和稳定期(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截留量变化不大,基本稳定)。而在不同降雨强度下,较之强度大的降水,短暂而零星的小强度降水更能使水分充分浸湿枯草层,枯草层拦截的水分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 枯草层 中华结缕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热压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琴芳 徐常龙 李国朝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1,共3页
探索制备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以便开发新型的可降解复合材料。以淀粉为黏结剂、茅草颗粒为主要原料,水作为塑化剂,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淀粉/茅草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讨论... 探索制备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以便开发新型的可降解复合材料。以淀粉为黏结剂、茅草颗粒为主要原料,水作为塑化剂,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淀粉/茅草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等力学性能;讨论了黏结剂用量、塑化剂-水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淀粉含量为40%(干基)、水用量为25%(湿基)、热压温度120℃、热压时间10min时,制备的淀粉/茅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最高,硬度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淀粉 茅草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真菌菌株的初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康培 徐礼根 冯明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2-684,共3页
从沟叶结缕草枯草层、土壤和腐烂木头上共分离到 4 5株真菌菌株 ,经刚果红透明圈法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后共选出 6株可用于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菌株。它们对沟叶结缕草植株无致病作用 ,其中HU4 3(Aspergillusawamori)生长... 从沟叶结缕草枯草层、土壤和腐烂木头上共分离到 4 5株真菌菌株 ,经刚果红透明圈法初筛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后共选出 6株可用于降解沟叶结缕草枯草层的菌株。它们对沟叶结缕草植株无致病作用 ,其中HU4 3(Aspergillusawamori)生长速度最快 ,降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能力最强 ,经 3d固体发酵后纤维素酶活力达 35 7U·g-1 ,经 2 5℃恒温保湿 7d后对沟叶结缕草枯草的降解率达 2 4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沟叶结缕草 枯草层 真菌菌株 菌株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建筑测绘中的应用研究——以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舟 廖一联 王昊舒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8期219-221,共3页
文章介绍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进行测绘的全过程,通过实践验证与总结了这一技术路线应用于文物建筑测绘工作的可行性及优势。并对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做了多种设置方案对比,分析得出了测绘此类型建筑的较优方案。... 文章介绍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成都杜甫草堂工部祠进行测绘的全过程,通过实践验证与总结了这一技术路线应用于文物建筑测绘工作的可行性及优势。并对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做了多种设置方案对比,分析得出了测绘此类型建筑的较优方案。最后对该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文物建筑 测绘 杜甫草堂 工部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天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62-69,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上的价值 ,在于其深刻的寓意 ;其思想之深邃 ,也正在充盈于其间的道德化与非道德化的矛盾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神道设教 风教劝惩 非道德化 清代文言小说 伦理道德体系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日心期千劫在──纳兰早逝与一个词派之夭折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严迪昌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2-78,共7页
清初词史有一段久被忽略的词人群体活动史实: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结成生死情谊,二人主张词应张扬性灵,以载情为本,他们追求真、善、美相兼相济的理想词境,于“花间草堂”中酝酿着一个词派,形成了“四方名士,鳞集一时,埙 迭唱,公... 清初词史有一段久被忽略的词人群体活动史实: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结成生死情谊,二人主张词应张扬性灵,以载情为本,他们追求真、善、美相兼相济的理想词境,于“花间草堂”中酝酿着一个词派,形成了“四方名士,鳞集一时,埙 迭唱,公为总持”的格局。纳兰倘非早逝,“花间草堂”词群足以构成别具特色的流派。然而,纳兰生于清开国初盛之世,其“感怀凄怆”之“秋思”心性不合乎“与时为盛衰”的事理,所以“花间草堂”词群即使聚而不散,其际遇也不客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顾贞观 "花间草堂"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草坪枯草层改良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车伟光 《草原与草坪》 CAS 2003年第4期59-62,共4页
草坪枯草层的厚度和形成速度直接影响草坪的质量及其寿命。研究表明,床土粘重、通透性差、土壤酸性化和草坪管理技术不规范是加速草坪枯草层累积的主要原因。生物控制是防止草坪枯草层累积的首选技术,即利用各种栽培和管理技术,可以促... 草坪枯草层的厚度和形成速度直接影响草坪的质量及其寿命。研究表明,床土粘重、通透性差、土壤酸性化和草坪管理技术不规范是加速草坪枯草层累积的主要原因。生物控制是防止草坪枯草层累积的首选技术,即利用各种栽培和管理技术,可以促进枯草层的分解,避免草坪草枝条的过量生长和积累;表施土壤,增施生石灰,少量频繁施入氮肥,减缓草坪草的生长速率是主要的生物控制技术;在草坪枯草层累积过厚或草坪根系絮结过重的情况下,采用机械改良效果较好;在昆明地区,采用打孔机100孔/m2和120孔/m2两种处理,配合表施土壤,改良枯草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枯草层 生物控制 机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草庐文人与他们的文学时代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江宁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2,共12页
元代草庐文人基于对大一统时代疆域辽阔、文化多元、思想驳杂现实的理解,在哲学思想上和会朱陆,学宗朱子兼宗陆学;在人生选择上,放开心扉,不立崖岸,负笈北上,不负所学,成为元代南人北进风潮的中坚力量;在创作上,草庐文人以和会包举、雍... 元代草庐文人基于对大一统时代疆域辽阔、文化多元、思想驳杂现实的理解,在哲学思想上和会朱陆,学宗朱子兼宗陆学;在人生选择上,放开心扉,不立崖岸,负笈北上,不负所学,成为元代南人北进风潮的中坚力量;在创作上,草庐文人以和会包举、雍容大气之态黼黻时代,倡导清和雅正之风,并借助群体的社会地位与影响,令其审美倾向蔚为一代文坛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澄 草庐文人 《宋元学案》 南人北上 虞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栖居草堂时期的精神困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艳军 宋俊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经济上的困顿,杜甫栖居成都草堂。草堂使杜甫从空间上避开了战乱,安逸宁静的草堂生活可从精神上弥补先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憾。栖居草堂,乃是客观情势所迫,并不是真心归隐,杜甫以矛盾的心态对待草堂生活。儒家思想...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经济上的困顿,杜甫栖居成都草堂。草堂使杜甫从空间上避开了战乱,安逸宁静的草堂生活可从精神上弥补先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憾。栖居草堂,乃是客观情势所迫,并不是真心归隐,杜甫以矛盾的心态对待草堂生活。儒家思想的影响、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的两重性带给他情感归属的困难。草堂期间杜甫虽然表现出了怡然自得、尽享天伦的情趣,但他的心灵深处是复杂的,杜甫不能完全消融在自然之中,他在精神上始终挣扎在叹世思乡、忧时嗟身的痛苦之中。草堂不是杜甫的"桃花源",只是给杜甫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心灵栖息地,并不能真正消解"思家则生愁,睹景则销愁"的矛盾心态带给他的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 精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稻草板组合结构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秀华 裴骏 +1 位作者 郭冬伟 张安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9期31-33,共3页
介绍了建筑用稻草板、压型钢板及压型钢板—稻草板组合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其所具备的研究价值,并对其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钢—稻草板组合结构 绿色建筑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运河遗产村落茅草屋内在价值的探析——基于鲁南台儿庄地区兴隆村茅草屋的调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杰 乔兴亚 《华中建筑》 2008年第8期166-171,共6页
该文基于台儿庄地区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茅草屋的调研,通过对民居原型的历史追寻、院落形制的考察,以及与国内现存茅草屋的比较等纵横向的研究,科学探析了茅草屋内在的价值,即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的茅草屋建筑具有穴居的历史印记,完整的... 该文基于台儿庄地区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茅草屋的调研,通过对民居原型的历史追寻、院落形制的考察,以及与国内现存茅草屋的比较等纵横向的研究,科学探析了茅草屋内在的价值,即古运河遗产村落现存的茅草屋建筑具有穴居的历史印记,完整的保存并再现了穴居演变的重要一环节,其院落形制具有合院与井厅混合交叉的特色,同时,现存茅草屋建筑丰富了我国传统民居类型,彰显了回、汉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洋溢出浓郁的古运河与大战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南台儿庄地区兴隆村 文化遗产 保护 茅草屋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