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关丽丽 张庆林 +2 位作者 齐铭铭 侯燕 杨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6,共8页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实验一为自我-朋友对比实验,10对同性好友(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失。实验二为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另外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无论是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还是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都依然存在。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而左手效应的发生似乎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自我概念威胁 对比效应 半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印象威胁对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清 赵玉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8-914,共7页
目的: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大学生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性别-数学刻板印象威胁为威胁情境,招募非数学和非心理学专业的女大学生。实验1(n=162)操纵刻板印象威胁,实验2依据多重威胁框架分别操纵自我概念威胁(实验2a,n... 目的: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大学生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性别-数学刻板印象威胁为威胁情境,招募非数学和非心理学专业的女大学生。实验1(n=162)操纵刻板印象威胁,实验2依据多重威胁框架分别操纵自我概念威胁(实验2a,n=143)和群体概念威胁(实验2b,n=146),并测量负性基本情绪(愤怒/易怒、恐惧)和自我意识情绪(羞耻、内疚)。结果:刻板印象威胁组(均P<0.05)的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得分高于无刻板印象威胁组(均P<0.05),自我概念威胁组的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得分高于无自我概念威胁组(均P<0.05),群体概念威胁组的负性基本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得分均低于无群体概念威胁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刻板印象威胁情绪效应可能会因威胁类型而存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威胁 基本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概念威胁 群体概念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印象威胁对回避比较的影响: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清 赵玉芳 +4 位作者 包燕 张超 熊威扬 王维超 黄金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9,共8页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回避比较的影响及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实验1和2分别操纵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采用问卷测量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并通过选择范式测量回避比较。结果发现: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均引发...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回避比较的影响及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实验1和2分别操纵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采用问卷测量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并通过选择范式测量回避比较。结果发现: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均引发回避比较;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起到共同调节;亲社会价值取向的自尊增加抵御两类威胁的回避比较,而亲自我价值取向的自尊减少抵御群体概念威胁的回避比较,但不影响抵御自我概念威胁的回避比较。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威胁引发回避比较,受自尊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共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威胁 回避比较 自尊 社会价值取向 自我概念威胁 群体概念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的价值观冲突: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4
作者 岳童 王洪 +2 位作者 李庆功 任晓筱 张欣怡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价值观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相互否定和竞争现象。在当前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价值观冲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价值观念或身份无法兼容而引发的长期冲突,另一类是由价值两难选择任务引发的即时冲突。这两类... 价值观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由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相互否定和竞争现象。在当前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价值观冲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价值观念或身份无法兼容而引发的长期冲突,另一类是由价值两难选择任务引发的即时冲突。这两类冲突都可能导致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影响,例如增加压力感知、焦虑水平和心理紧张度。研究者主要从价值观背后的动机对立性和自我概念完整性的威胁感知两个方面,来解释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价值观冲突的产生机制,扩展对调节因素的认识,并揭示其对个体的影响,以开展相应的调节与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理论 自我概念威胁 价值观环状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印象威胁来源对防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清 赵玉芳 +3 位作者 包燕 陈冰 刘来 陈琪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以多重威胁框架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刻板印象威胁来源对防御反应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选取了性别-数学刻板印象威胁,分别考察了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对女性防御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管是自我概念威胁还是群体概念威胁,女性尝... 以多重威胁框架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刻板印象威胁来源对防御反应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选取了性别-数学刻板印象威胁,分别考察了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对女性防御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管是自我概念威胁还是群体概念威胁,女性尝试数学题目数量都显著小于语文题目数量,表明产生了领域回避。两项研究共同说明,以自我为刻板印象威胁来源对防御反应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威胁 群体概念威胁 领域回避 多重威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影响
6
作者 陈清 赵玉芳 +1 位作者 张超 毕重增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3,208,共6页
目的:刻板印象威胁会破坏社会关系,也会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寻求,多重威胁框架理论认为这可能与威胁类型有关。本研究基于刻板印象威胁分型,系统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作用。方法:实验1(n=165)和实验2(n=168)分别启动自我概念... 目的:刻板印象威胁会破坏社会关系,也会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寻求,多重威胁框架理论认为这可能与威胁类型有关。本研究基于刻板印象威胁分型,系统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作用。方法:实验1(n=165)和实验2(n=168)分别启动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通过面孔趋近-回避任务评估社交趋避倾向。结果:实验1发现相较于无威胁情境,自我概念威胁情境下个体的相对趋避倾向更为强烈,表现出社交趋近倾向;实验2发现相较于无威胁情境,群体概念威胁情境下个体的相对趋避倾向更为薄弱,表现出社交回避倾向。结论: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互动的作用存在威胁类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威胁 社交趋避倾向 自我概念威胁 群体概念威胁
原文传递
补偿性消费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7
作者 柳武妹 王海忠 陈增祥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28,共9页
补偿性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探讨的是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来应对心理威胁,补偿内心的缺失。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罕见,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 补偿性消费是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该主题的研究探讨的是消费者如何通过消费来应对心理威胁,补偿内心的缺失。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罕见,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本文首先介绍了补偿性消费概念,之后从需求受威胁与自我概念受威胁这两个视角对现有的补偿性消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促进国内学术界对该研究主题的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性消费 需求受威胁 自我概念威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