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焕新——基于凯里苗绣集市的调查
1
作者 谭晓霜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1期3273-3280,共8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凯里苗绣集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得出互联网新兴技术为苗绣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新平台。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和电商等平台,使得苗绣的销售途径发生显著变化。互...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凯里苗绣集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得出互联网新兴技术为苗绣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新平台。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和电商等平台,使得苗绣的销售途径发生显著变化。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与传播方式,推动了创意与创新的结合,使得苗绣作品更具现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部分传统手工艺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质化”,因此需要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探索适当的创新方式。凯里苗绣集市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少数民族手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与发展,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handicrafts fac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aking the Kaili Miao embroidery market as an example,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merging Internet technologies provide a new platform for Miao embroidery to showcase and sell. By leveraging social media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the sales channels of Miao embroidery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emerging technologies has changed the way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re made and disseminated,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king Miao embroidery works more modern and competitive in the market. However, som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may become “low-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ppropriate innovation methods while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 Kaili Miao embroidery market, as a microcosm in the Internet context, showcas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handicrafts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and idea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手工艺 苗绣集市 互联网新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手工艺产品的技术适应与文化选择——以马安村苗族服饰为例
2
作者 吴照辉 徐赣丽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2,156,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化转型,持续改变着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民众本位的视角出发,以马安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采用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搜集资料并对服饰产业化转型后地方民众的文化选择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 改革开放以来,由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化转型,持续改变着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从民众本位的视角出发,以马安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采用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搜集资料并对服饰产业化转型后地方民众的文化选择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族手工艺与技术结合的生产过程是乡村文化或民族文化与当代都市化、商品化社会的一种“共创”方式。民族手工艺的技术适应是多民族智慧结晶的体现,其文化选择的共享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地方民众适应现代技术世界加以自我调适的文化自觉行为,在激活乡村文化内在价值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 苗族服饰 产业化 技术适应 文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经济下民族手工艺产品的创新与衍生
3
作者 王梓铭 张若姿 吴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体验经济的兴起对民族手工艺产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体验经济对民族手工艺产品的影响,并分析民族手工艺产品创新与衍生的几个关键方面,其中包括创新设计与手工艺品的融合、创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体验经济的兴起对民族手工艺产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体验经济对民族手工艺产品的影响,并分析民族手工艺产品创新与衍生的几个关键方面,其中包括创新设计与手工艺品的融合、创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创新设计与技术研发支持、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等建议,以推动民族手工艺产品的创新与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民族手工艺 产品 创新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保护民族美学纹样推动民族手工艺走向世界
4
作者 杨琳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第5期116-117,共2页
“我们希望把一个商业行为做成一群人都觉得更有意义、更长久的事。”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些年来,夏华一直致力于苗绣产业发展,带着团队去贵州深山寻找绣娘,将她们的绣品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我们希望把一个商业行为做成一群人都觉得更有意义、更长久的事。”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些年来,夏华一直致力于苗绣产业发展,带着团队去贵州深山寻找绣娘,将她们的绣品实现产业化、商业化落地。用她的话说,是让绣娘们“用自己的手艺养着鸡、养着鸭、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有的村子就是靠这个实现了脱贫,甚至一年能创造上千万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世界 商业行为 民族手工艺 民族美学 产业化 商业化 人大代表 董事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的实践路径
5
作者 刘晓存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12期99-101,共3页
文章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探寻如何将民族手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并提出提升幼儿教师的民族手工艺专业素养、科学建构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三条路径,以期为开展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 文章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探寻如何将民族手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并提出提升幼儿教师的民族手工艺专业素养、科学建构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加强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三条路径,以期为开展幼儿民族手工艺启蒙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幼儿民族手工艺 启蒙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山葡萄藤编品绘民族手工艺品市场新图景
6
作者 冯双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6期67-69,共3页
福州永泰县的山葡萄藤编织工艺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充满艺术性的非遗技艺,带动了福州山葡萄藤编织品市场的发展。现以山葡萄藤编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从其经营品类和价格、销售现状、经营者和购藏者方面入手,试图分析福州永... 福州永泰县的山葡萄藤编织工艺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充满艺术性的非遗技艺,带动了福州山葡萄藤编织品市场的发展。现以山葡萄藤编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从其经营品类和价格、销售现状、经营者和购藏者方面入手,试图分析福州永泰县山葡萄藤编织品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县 编织工艺 民族手工艺 销售现状 福州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晶玉 马志伟 +2 位作者 王若霏 王宇佳 杨玉莹 《商业经济》 2014年第20期125-127,共3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通过立法对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保护,但至今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我国在传统民族手工艺方面的立法工作虽然在逐步加强,法律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目前出台的相关法规对手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通过立法对传统民族手工艺进行保护,但至今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我国在传统民族手工艺方面的立法工作虽然在逐步加强,法律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目前出台的相关法规对手工艺的保护大多局限于物化样态,在与手工艺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手艺、稀缺遗产与资源、多样的艺术形态、文化环境和生存空间方面的保护相对空缺,亟待完善。我国应加强对传统民族手工艺的立法保护,加强对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司法保护,以此解决中华民族手工艺外流所产生的继承与保护问题,更好地促进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手工艺商业模式探讨——以安顺屯堡木傩雕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娅丽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62,共4页
贵州民族手工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探寻适合贵州民族手工艺商业化道路的商业模式,切实实现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迫切之需。进一步厘清其个性特征,探寻其价值实现的... 贵州民族手工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贵州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探寻适合贵州民族手工艺商业化道路的商业模式,切实实现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迫切之需。进一步厘清其个性特征,探寻其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建构其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这是破解贵州民族手工艺在现代化实践中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基础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 商业模式 屯堡木傩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娟 张晓松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以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但是品牌缺乏,市场狭小,交易平台有限,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以人为中心的自主... 以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但是品牌缺乏,市场狭小,交易平台有限,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不强,以人为中心的自主能力培育还需加强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最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的生产、设计、基于网络营销关键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入手,探索贵州民族手工艺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族手工艺 品牌建设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疆民族手工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分析——以昌吉学院美术系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楠 杨树文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7-120,共4页
顺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文化产业作为当下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的提出及"将传统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创产业的软资源"的政策导向,为当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对新疆创意... 顺应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文化产业作为当下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的提出及"将传统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创产业的软资源"的政策导向,为当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对新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及社会需求下,作为正在努力向应用类高校转型的昌吉学院来说,将新疆民族手工艺纳入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发挥新疆地缘优势,有利于深化专业内涵,开发新型的校本课程,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民族手工艺 昌吉学院 课程建设 可实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贵州民族手工艺构建室内设计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16-119,共4页
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独具民族文化设计特色的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主题酒店、特色风味餐厅,促进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复兴。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提出对室内设计专业传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设计开发民族民间... 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独具民族文化设计特色的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主题酒店、特色风味餐厅,促进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复兴。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提出对室内设计专业传统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设计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将传统民族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以期满足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 室内设计 课程体系 碎片化资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语境下的民族手工艺品——产业特性及生产组织方式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佳 《前沿》 2012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在市场化语境下,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特性发生了转型,无论是生产目的、消费主体还是依存环境都有重大改变;手工艺品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应该依据市场来决策,在大规模复制和个性化生产的悖论中,手工艺品的产... 在市场化语境下,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特性发生了转型,无论是生产目的、消费主体还是依存环境都有重大改变;手工艺品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应该依据市场来决策,在大规模复制和个性化生产的悖论中,手工艺品的产业规模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同时,产业的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并非是单一或固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 产业特性 产业规模 生产组织方式
原文传递
行动赋能与价值创新--中国民族手工艺保护与发展的当代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乐 张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9,F0002,共9页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手工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日益显现出其价值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少数民族手工艺发展逐渐由单一的物质消费模式转向以文化消费为主导的生态经济模式。在此基...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手工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日益显现出其价值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经济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少数民族手工艺发展逐渐由单一的物质消费模式转向以文化消费为主导的生态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核心的行动赋能,以品牌创新、价值化为一体的价值创新,以交流、传播为手段的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民族手工艺发展的多元化实践,而“体验经济”和“绿色消费”则成为民族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品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遗续: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芳梅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为突围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文章在运用SWOT工具对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应妥善处理好"人-技术-区域合作"之间的三维关系。
关键词 少数民族手工艺 生存与发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手工艺品市场化策略——基于三维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相贤 《中国市场》 2022年第14期172-177,共6页
乡村振兴就是要解决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五大任务,而民族手工艺品作为乡村振兴路径之一,与其他产品相比有着天然的特性。文章借鉴成功的民族手工艺品苗绣和云南民族手工艺品的成功案例,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 乡村振兴就是要解决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五大任务,而民族手工艺品作为乡村振兴路径之一,与其他产品相比有着天然的特性。文章借鉴成功的民族手工艺品苗绣和云南民族手工艺品的成功案例,对民族手工艺品进行SWOT分析,从整体视角、4P理论视角和电子商务视角这三种视角来进行市场化分析,以期解决民族手工艺品市场化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手工艺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凤凰马尾绣传统民族手工艺品网上商城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升 崔忠伟 《物联网技术》 2016年第3期65-67,共3页
文中主要介绍通过研发水凤凰马尾绣系列产品并自行开发网络传播平台,达到发展与推广民族手工艺品的目的。所设计的网络传播平台采用Java语言及配套工具、数据库等,设计出的以网络平台为运营模式的电子购物平台模型为网络对客户模式,主... 文中主要介绍通过研发水凤凰马尾绣系列产品并自行开发网络传播平台,达到发展与推广民族手工艺品的目的。所设计的网络传播平台采用Java语言及配套工具、数据库等,设计出的以网络平台为运营模式的电子购物平台模型为网络对客户模式,主要包括产品信息展示、账户注册、账户管理、产品搜索、下订单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凤凰马尾绣 民族手工艺 网络推广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传统民族手工艺传承与村落振兴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明金 《安徽建筑》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武陵山区这个中国现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地区乡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措施。而目前武陵山区民族村落整体呈现空心化趋势,如...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武陵山区这个中国现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地区乡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措施。而目前武陵山区民族村落整体呈现空心化趋势,如果在没了人的乡村不管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去建设,都会是博物馆式的,不能做到真正的振兴。古人云"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因此,通过传承传统民族手工艺创业留住"人",充分发掘利用民族传统手工艺优势,让村民传承技艺实现家门口创业,这样在振兴武陵山区乡村经济的同时,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现象,增强新生代村民的乡土观念,让他们记住"乡愁"并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族手工艺 创业 振兴保护 民族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爽 《工业设计》 2019年第10期32-33,共2页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当代大学生应学习和掌握民间艺术形式,为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做好准备。本文探究了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当代大学生应学习和掌握民间艺术形式,为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做好准备。本文探究了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与高校通识教育的融合创新,分析高校民间手工艺文化通识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黑龙江民间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民族手工艺文化 高校通识教育 融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志应加强对民族手工艺的记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韩韫 《广西地方志》 2003年第2期83-85,共3页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与创造力的体现 ,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广西第一届新编地方志对民族手工艺的记述不够重视 ,续志时应加强这方面的记述 ,既可展现丰富的民族文化 ,又可为开发地方资源服务。
关键词 地方志 民族手工艺 广西 地方资源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州民族手工艺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绍举 《天工》 2022年第24期64-66,共3页
以甘南州民族手工艺为例,分析研究民族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现状、面临困境,以及探讨民族手工艺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大趋势下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旨在对甘南州民族手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甘南州 民族手工艺 文化内涵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