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内涵、类型与功能探析
1
作者 沈苹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内涵、廓清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类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功能是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一种通过否定性评价的形式,消除受批评者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从而维护... 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内涵、廓清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类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功能是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是一种通过否定性评价的形式,消除受批评者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从而维护受批评者正确思想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从内容维度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划分为理论批评、工作批评和思想批评;从场合维度分为公开批评和私下批评;从对象维度分为对他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具有指正错误、警示他人、反向激励以及价值引导的积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批评方法 内涵 类型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批评的功能与回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生全 孟春莲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2000年第6期64-70,共7页
教育批评的盛行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观之 ,教育批评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本文分析了教育批评的认识功能、动力功能、民主化功能等正功能 ,也简要分析了教育... 教育批评的盛行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观之 ,教育批评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本文分析了教育批评的认识功能、动力功能、民主化功能等正功能 ,也简要分析了教育批评的一些负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功能 回应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生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9,共8页
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是社会对教育的批评 ,是现代社会中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教育基础 ,表现为教育的世俗化、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关键词 教育世俗化 教育批评 教育投入 教育基础 文化资本 终身教育 教育法制建设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透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生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41,共10页
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集中反映了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崭新变化与时代特征。质言之,教育批评的盛行在于教育在社会中的位置正在发生着从边缘到中心的转移,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教育基础。对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的透析... 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集中反映了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崭新变化与时代特征。质言之,教育批评的盛行在于教育在社会中的位置正在发生着从边缘到中心的转移,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教育基础。对教育批评的社会基础的透析,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社会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政策 终身教育 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理论的美学意蕴与课程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安超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0,共7页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模式,开辟了教育美学和评价美学的新道路,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教育鉴赏的关键在于主体间的"移情"和"创...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在反思和批判传统教育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质性评价模式,开辟了教育美学和评价美学的新道路,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教育鉴赏的关键在于主体间的"移情"和"创造性感知",其心理过程包括体验和共鸣、理解和领悟、判断和回味。教育批评重视主体间的"理解"与"阐释",其心理过程包含感性直观与理性对话。鉴赏与批评的主体具有"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二者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这种鉴赏式的美学评价方法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感知和理性评价,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构建教学相长的教育主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和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 主体间性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评价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教育批评之于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举 刘济良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质疑是教育改革中理性教育批评的逻辑起点。其内容包括对教育改革预期目标的质疑、对教育改革推进力的质疑、对教育改革过程中相关矛盾和问题的质疑;其方式有批评者的口耳相传、批评者的科学研究、批评者的媒体宣传。超越是教育改革中... 质疑是教育改革中理性教育批评的逻辑起点。其内容包括对教育改革预期目标的质疑、对教育改革推进力的质疑、对教育改革过程中相关矛盾和问题的质疑;其方式有批评者的口耳相传、批评者的科学研究、批评者的媒体宣传。超越是教育改革中理性教育批评的实践旨归。其内容包括超越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的分野、超越狭隘的价值桎梏和肤浅的"只评不判"的假象;其路径是为教育改革的"反思者"、做教育改革的"介入者"和成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教育改革 质疑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批评与教育创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生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9,共7页
教育批评作为教育和社会的一种具体互动形态,对教育创新具有诸多积极功能,这一点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一种推动力量;同时教育批评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对当前盛行的教育批评要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积极的回应。
关键词 教育批评 教育创新 推动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斯纳教育批评论中的语言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云多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教育批评的对象是教育鉴赏所达到的教育事务或事件中的种种品质。由于这些品质复杂精微、不可言喻,超出了数字和命题等推论性语言所能表述的范围。艾斯纳认为,如果要揭示这些品质,进而使人们认识和理解这些品质,就必须借助于诸如诗歌、... 教育批评的对象是教育鉴赏所达到的教育事务或事件中的种种品质。由于这些品质复杂精微、不可言喻,超出了数字和命题等推论性语言所能表述的范围。艾斯纳认为,如果要揭示这些品质,进而使人们认识和理解这些品质,就必须借助于诸如诗歌、散文、音乐、舞蹈等非推论性语言,对品质作出完全、充分的表述。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负载的规范性事业,在非推论性语言的使用中,必然渗透有教育批评者的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非推论性语言 深度描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育批评的元基础与语文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冉正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语文教育批评能够为语文学科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地推动学科建设向大众化、公开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不恰当的语文教育批评却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期我们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是对语文教育的无效批评和语文教育批评的基... 语文教育批评能够为语文学科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地推动学科建设向大众化、公开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不恰当的语文教育批评却不利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期我们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是对语文教育的无效批评和语文教育批评的基础进行探讨,另一篇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进行再反思,目的是为语文教育及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建设 教育批评 语文课程改革 学科建设 语文教育 民主参与 大众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思潮视阈中的语文教育批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毅 《肇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语文教育批评与教育思潮密切相关。在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潮往往会对语文教育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包括对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批评对象及批评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结合不同时期教育思潮来审视语文教... 语文教育批评与教育思潮密切相关。在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潮往往会对语文教育批评产生深刻的影响,包括对语文教育批评的指导思想、批评对象及批评效果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结合不同时期教育思潮来审视语文教育批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教育思潮 语文教育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批评的批评
11
作者 赵乔翔 张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章 语文教育批评 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取向的听评课何以可能: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的视角
12
作者 邵朝友 杨澄宇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1年第1期18-26,共9页
听评课具有美学的维度,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能为听评课美学维度的回归提供有益的视角。在该视角下,听评课旨在意义的追寻,体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立足于美感鉴赏,揭示并改进教学的问题;注重经验完整性,评鉴框架兼顾课堂内外;体现主体间性... 听评课具有美学的维度,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能为听评课美学维度的回归提供有益的视角。在该视角下,听评课旨在意义的追寻,体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立足于美感鉴赏,揭示并改进教学的问题;注重经验完整性,评鉴框架兼顾课堂内外;体现主体间性,强调自由与民主的合作。基于这4种特征,可以以"学习"为抓手把美学取向的听评课分为课中与课后两大方面,其中课中评鉴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体验、学习文化、学习节奏5个维度展开,课后评鉴则由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取向 教育鉴赏 教育批评 听评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批评的逻辑
13
作者 王立刚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84-90,共7页
相对于理性的讨论,教育批评是一种效率不高的交流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容易导致被批评者受到伤害,也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最常见的教育批评要么前提假设存在问题,要么对问题原因的指向模糊。但是教育批评现象又必然会存在,回避其存在,或者... 相对于理性的讨论,教育批评是一种效率不高的交流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容易导致被批评者受到伤害,也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最常见的教育批评要么前提假设存在问题,要么对问题原因的指向模糊。但是教育批评现象又必然会存在,回避其存在,或者希望把教育批评变成理性的、没有缺点的教育讨论的想法都是不可行的,所以作为必然会存在一种概念的批评,批评者、身处教育中的被批评者都存在一些问题。既然这样,就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而且要区别教育公共问题与专业问题,以减少教育批评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逻辑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阶段教育批评凸显的原因
14
作者 曹思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7期33-35,共3页
现阶段,对教育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多,教育在批评中"艰难前行"。对教育批评凸显的原因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问题的症结。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批评凸显的原因主要有是社会原因,即教育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提升使人们更加重视教... 现阶段,对教育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多,教育在批评中"艰难前行"。对教育批评凸显的原因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问题的症结。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批评凸显的原因主要有是社会原因,即教育社会地位和价值的提升使人们更加重视教育、教育自身的特性及弊病、大众传媒的不客观报道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等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社会地位 教育弊病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文教育批评的概念及特点
15
作者 邱福明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2期14-15,共2页
一、语文教育批评的概念 尽管“语文教育批评”一词已经有人在使用,但还缺乏对其明确、系统的界定。有人认为:“语文教育批评,就是指对语文教育问题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有人... 一、语文教育批评的概念 尽管“语文教育批评”一词已经有人在使用,但还缺乏对其明确、系统的界定。有人认为:“语文教育批评,就是指对语文教育问题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广义的语文教育批评就是指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一切‘不满、议论、闲话、指责、批判’等。狭义的语文教育批评是指人们在充分认识、肯定语文教育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语文教育发展为目标和准绳,对现实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走向所提出的批评性观点和看法、旨在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育批评 概念 教育发展 建设性意见 教育问题 社会现象 教育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堂作文课所做的教育批评
16
作者 安桂清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2010年第4期30-36,共7页
教育批评是美国学者埃利奥特·艾斯纳(Elhot W.Eisner)教授所倡导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与其说它是一种新的操作程序,毋宁说它是一种价值观的转换。它以探究者或批评家为观察的主要工具,并通过他们的语言描述揭示所探究的现象。
关键词 教育批评 作文课 埃利奥特 美国学者 质性评价 操作程序 语言描述 艾斯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批评的逻辑
17
作者 王立刚 《教育科学文摘》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教育批评之声背后的逻辑 教育批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对于教育批评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但是这两种态度都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教育批评 逻辑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现阶段教育批评存在的误区
18
作者 曹思芹 《教育情报参考》 2008年第9期15-16,共2页
本文所讲的“教育批评”是指“现代社会中日渐兴盛起来的,以对教育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社会竞争(包括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特别是人与人之... 本文所讲的“教育批评”是指“现代社会中日渐兴盛起来的,以对教育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社会竞争(包括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日益激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教育被喻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被赋予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实现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随着教育地位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现实中教育的不如人意,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评论教育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误区 现代社会 社会现象 教育现象 存在形态 科学技术 经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批评与教育观念现代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银祥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共3页
在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就是必须先期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建立教育批评的方向、原则和方法。在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维,从保守走向开放的教育观念转变中,教育批评始终是一种净化教育观念的武器,是... 在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就是必须先期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在教育的价值体系中建立教育批评的方向、原则和方法。在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维,从保守走向开放的教育观念转变中,教育批评始终是一种净化教育观念的武器,是一种优化教育观念的工具。 教育,是社会现代化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批评 教育观念现代化 教育水平 教育现代化 教师 教育发展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社会现代化 教育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演变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毅华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语文教育 教育批评 20世纪 发展演变 语文教育改革 标准化考试 批判色彩 课程目标 教育历史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