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教育批评与教育创新 被引量:3

The Criticism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育批评作为教育和社会的一种具体互动形态,对教育创新具有诸多积极功能,这一点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一种推动力量;同时教育批评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对当前盛行的教育批评要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积极的回应。 As a kind of interactive form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educational criticism has a lot of positive functions which make it the motive for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and it has some negative functions as well.Educational criticism should be responded both in practice and in theory.
作者 刘生全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9,共7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教育批评 教育创新 推动力量 educational criticism educational innov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 2《杞人忧师:拯救中国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 3《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世纪末的尴尬》.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 4《回眸与前瞻:世纪之交的教育批评》.晓庄学院出版社,1999.
  • 5《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
  • 6《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7《教育:包袱抑或钱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 8《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9《中国教育:还等什么?》.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 10《先有蛋,先有鸡?:透视中国教育》.中国民航出版社,2001.

同被引文献24

  • 1彭银祥.教育批评与教育观念现代化[J].教育评论,1995(6):7-9. 被引量:4
  • 2明言.音乐批评[J].音乐探索,2006(2):31-38. 被引量:6
  • 3《光明日报》,2003年7月10日A4版,《第二次网络信息资源调查结果公布》.
  • 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6.
  • 5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4页.
  • 6《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 7《全球自然资源25年损失1/3》.《光明日报》,1998年10月8日.
  • 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章.
  • 9OECD编.《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谢维和,等编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10吴康宁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开始陆续出版.《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所写的序言.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