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赣语萍乡话“去哩”的两种最近将来用法及其演变路径 |
陈前瑞
阳羽彤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安徽休宁(东临溪)徽语的调值分韵——兼论中古去声的调值 |
栗华益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基于各家见解探讨《伤寒论》第28条病因病机的理解分歧及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实际内涵 |
张康钧
黄贵华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2024 |
0 |
|
4
|
“A不到哪里去”构式研究 |
白新杰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5
|
略论类时体标记在汉语口语互动中的功能——以“起来”“下去”“来着”为例 |
关越
郭锐
|
《辞书研究》
|
2024 |
0 |
|
6
|
據天回醫簡補説相關字詞兩則:“去”與“知” |
陳劍
|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
2024 |
0 |
|
7
|
词韵“上去通押”与“浊上变去” |
魏慧斌
程邦雄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马王堆帛书《去谷食气》缺文试补——与张家山汉简《彻谷食气》对读 |
丁媛
|
《中医药文化》
|
2024 |
0 |
|
9
|
“看起来”与“看上去”——兼论动趋式短语词汇化的机制与动因 |
张谊生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6
|
|
10
|
“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 |
李晋霞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11
|
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与“来去式” |
史佩信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2
|
|
12
|
汉语趋向补语"来、去"在维吾尔语中的表达 |
王莉
王小燕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3
|
“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诱因 |
左双菊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4
|
《西游记》中的“起去”与相关问题思辨 |
邢福义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5
|
类固定短语“A_1来A_2去”格式的多角度考察 |
陈昌来
周宁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6
|
|
16
|
“起去”:双音趋向动词语法系统的一个成员 |
邢福义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7
|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下“来”“去”选择的约束条件 |
张言军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8
|
趋向补语“过来”“过去”的二语习得释义策略 |
朱京津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9
|
“浊上变去”与“浊音清化” |
夏俐萍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20
|
湘方言中的“起去”已经语法化 |
崔振华
|
《汉语学报》
|
200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