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1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1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3
作者 张博 车峰 +4 位作者 李旭鹏 高小平 原昱 狄谱旭 张璐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因其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直观、样品损耗小、检测成本低廉而被认为是适合分析各类物证的技术之一。通过介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死后间隔时间推断、避孕套有关成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因其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直观、样品损耗小、检测成本低廉而被认为是适合分析各类物证的技术之一。通过介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死后间隔时间推断、避孕套有关成分分析、微生物鉴定、土壤分析和车辆物证分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希望能够为该技术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为鉴定相关案件中的物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分析 法庭科学 物证检验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饲料中不同成分的监测研究
4
作者 刘海涛 张宝伟 +4 位作者 吴勃 王云龙 王昌禄 刘欢欢 郭庆彬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5-122,共8页
为实现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的在线监测,通过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1份麦麸固体发酵饲料样本的蛋白质、水分、总酚和粗纤维含量,采集样本近红外光谱(NI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经过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为实现光谱技术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的在线监测,通过国家标准方法测定61份麦麸固体发酵饲料样本的蛋白质、水分、总酚和粗纤维含量,采集样本近红外光谱(NI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经过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平滑(smoothing)等9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校正,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4种成分的NIR和FT-IR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4种成分NIR和FT-IR模型的训练集决定系数(Rc^(2))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p^(2))均大于0.8,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小于2.0,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和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小于1.0。因此,所建立的NIR和FT-IR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对麦麸固体发酵过程中不同成分变化实行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固体发酵 红外光 傅里变换红外光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评估玉米器官含氮量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徐博 刘增 +3 位作者 骆艳娜 熊启中 景建元 叶新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50-457,共8页
探究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评估作物器官含氮量的可行性,对快速掌握作物氮素状况、优化氮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低分子量较少的腐植酸(HA1)和低分子量较多的腐植酸(HA2)开展玉米水培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腐植酸浓度短期内获得了器... 探究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评估作物器官含氮量的可行性,对快速掌握作物氮素状况、优化氮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低分子量较少的腐植酸(HA1)和低分子量较多的腐植酸(HA2)开展玉米水培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腐植酸浓度短期内获得了器官氮素含量差异较大的植物样品;在测定/采集玉米各器官含氮量与FTIR光谱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了玉米各器官含氮量与FTIR特定波数吸光度的相关性,以明确可用于评价玉米样品含氮量的FTIR特征参数。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HA1与HA2对玉米各器官含氮量产生了差异化影响,表现为2.5 mg·L^(–1)HA1显著提高了叶片、茎秆及根系的含氮量(P<0.05),含氮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0.8%,19.9%以及64.2%,但各器官含氮量随HA1浓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当HA1浓度达到25 mg·L^(–1)时,各器官含氮量均低于对照;HA2整体上提高了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显著提高了根系含氮量,提高幅度达到了35.0%~45.4%。(2)不同浓度HA1与HA2对玉米各器官在1 051.0、1 159.0、1 247.7、1 635.3、1 650.8、1 731.8以及2 919.7 cm^(–1)处FTIR吸光度的影响与含氮量相似,即各浓度HA2与低浓度HA1可提高玉米器官蛋白质、脂类、糖类等有机组分的含量。(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叶片含氮量高度相关的3个特征波数分别为1 635.3、1 247.7以及1 159.0 cm^(–1);茎秆为1 650.8和1 159.0以及1 247.7 cm^(–1);根系为1 635.3、1 650.8以及1 159.0 cm^(–1),即比较玉米各器官上述波数处FTIR的吸光度可用于评估玉米样品的含氮量,吸光度越高,含氮量越高。通过比较玉米各器官FTIR特定波数处的吸光度可以初步评估不同农艺措施对玉米各器官含氮量的影响,这为将来FTIR在植物氮素营养诊断方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含量 傅里红外光技术 玉米 腐植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氯化氰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博琼 门向东 +3 位作者 张春洋 姚志文 隋峰 乔治宏 《防化研究》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满足氯化氰在线检测需求,设计加工了小体积、长光程、耐腐蚀性强的吸收池,开发了防交叉干扰图谱解析算法,研制了一套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氯化氰在线检测装置。采用该装置对氯化氰标准气体进行了在线测试验证,发现其体积... 为满足氯化氰在线检测需求,设计加工了小体积、长光程、耐腐蚀性强的吸收池,开发了防交叉干扰图谱解析算法,研制了一套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氯化氰在线检测装置。采用该装置对氯化氰标准气体进行了在线测试验证,发现其体积分数检测范围为8.00×10^(-5)~7.87×10^(-3),相对偏差小于5%,表明该在线检测装置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在线检测 定量分析 计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混合毒性气体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建华 高明亮 +1 位作者 魏周君 武秀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修正。模型中各组分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的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9,校正集误差均方根S^(RMSEC)低于15×10^(-6)。利用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样本各组分的预测浓度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各组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S^(RMSEP)不超过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气体定量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混合毒性气体 PLS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单昌功 王薇 +4 位作者 刘诚 徐兴伟 孙友文 田园 刘文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9-137,共9页
长期监测大气中CO_2及其稳定同位素不仅可以获得CO_2源和汇信息,还可以确定不同排放源对大气中CO_2的贡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目前大气中痕量气体柱浓度高精度遥测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 长期监测大气中CO_2及其稳定同位素不仅可以获得CO_2源和汇信息,还可以确定不同排放源对大气中CO_2的贡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目前大气中痕量气体柱浓度高精度遥测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的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反演出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13)CO_2和^(12)CO_2.在选择的^(13)CO_2的三个光谱窗口和^(12)CO_2的两个光谱窗口光谱拟合残差都很小,光谱拟合质量高.实验观测期间CO_2同位素^(13)CO_2和^(12)CO_2的反演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8±0.27)%和(0.89±0.25)%;利用Allan方差计算出观测系统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测量精度为0.041‰.获得了2015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24日一年内大气中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长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在整个测量期间δ^(13)C在-7.58‰--11.66‰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9.5±0.57)‰;δ^(13)C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小,夏季最大.分析了取暖导致的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增多是冬季大气中CO_2重同位素^(13)CO_2贫化的原因.观测结果显示了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准确和高精度观测大气中CO_2的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比值δ^(13)C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二氧化碳 稳定同位素比值 柱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进行油品鉴别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倩 孙培艳 +2 位作者 高振会 蔡文生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3-666,共4页
海洋溢油是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而且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快速地对油品进行种类鉴别、来源评估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对25种不同来源的油品进行了检测,用不同... 海洋溢油是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而且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快速地对油品进行种类鉴别、来源评估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对25种不同来源的油品进行了检测,用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了预处理,继而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方法对光谱进行了分类鉴别。结果表明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使分类结果与油样的实际来源一致。该方法对正构烷烃差异较大的油品进行了很好的区分,但对差异较小的油品其分辨能力仍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油品鉴别方法,可用于溢油事件的初步鉴定,从而为油品的进一步鉴定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 分类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小青 孙小亮 +3 位作者 潘庆华 张元福 徐智 郭向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8-411,共4页
系统回顾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TR-FTIR光谱技术具有实时、简单、无创扫描生物组织样品的优势,通过结合多模式识别... 系统回顾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TR-FTIR光谱技术具有实时、简单、无创扫描生物组织样品的优势,通过结合多模式识别统计学方法并对照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可对生物组织样本进行判别分析。目前,对甲状腺、乳腺,以及肺组织等新鲜离体组织的光谱学检测中,ATR-FTIR技术可达到较高的判别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尤其在对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中,应用ATR-FTIR技术,可对良、恶性组织进行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均较高的鉴别研究,对辅助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此外,利用ATR-FTIR光谱技术对生物体液进行光谱分析并进一步诊断疾病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由于血清中所含成分的改变对于提示疾病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因而血清ATR-FTIR光谱学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已有应用ATR-FTIR技术对脑胶质细胞瘤、心肌梗死、肾衰、阿尔茨海默病、卵巢癌与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疾病进行分析的研究报道。目前已可通过ATR-FTIR技术对卵巢癌进行疾病分期的判别诊断,该技术有望成为卵巢癌筛查的重要方法。由于血清ATR-FTIR光谱学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判别准确、性价比高等优势,有望成为今后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血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脂分析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佳 武彦文 +1 位作者 李冰宁 欧阳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6,共6页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 综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氧化产物、反式脂肪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在油脂氧化过程监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随着FTIR相关硬件、软件的快速发展,FTIR快速、环保的优点将会得到更加有效和广泛的应用,逐步在油脂质量监控与加工生产领域替代传统方法。FTIR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化学分析 傅里变换红外光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平 托娅 王振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命案现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法医学者运用了大量的技术和统计学方法试图精确推断PMI。由于PMI推断受到外部、内部、死亡前和死亡后等多种因素影响,既往多种方法均存在局限性。傅里...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命案现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法医学者运用了大量的技术和统计学方法试图精确推断PMI。由于PMI推断受到外部、内部、死亡前和死亡后等多种因素影响,既往多种方法均存在局限性。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已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的纯品物质研究上,近年来也被广泛用于研究复杂的细胞和组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可以对光谱变换、平滑、基线校正、归一化等进行处理,使FTIR光谱仪对样本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并从分析化学领域推广到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本文综述了FTIR光谱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并着重阐述死后尸体组织的FTIR光谱学变化及在PMI推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傅里变换红外 综述[文献类型] 死亡时间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蔡碧琼 蔡向阳 张福娣 《武夷科学》 2004年第1期192-194,共3页
本文介绍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理论、技术特点、新型附件及其应用。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OMNI采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奶粉中香兰素的新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达 邹建 +2 位作者 谭棕 刘俊鑫 李奇峰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8-443,共6页
违规使用香兰素是影响婴幼儿奶粉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顶空采样的方式,对掺杂香兰素的奶粉体系中的挥发性气体进行高灵敏检测,巧妙规避了奶粉复杂基质对... 违规使用香兰素是影响婴幼儿奶粉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长光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顶空采样的方式,对掺杂香兰素的奶粉体系中的挥发性气体进行高灵敏检测,巧妙规避了奶粉复杂基质对香兰素分析的干扰,并显著提升了香兰素检测的灵敏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定量分析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本文发展了多尺度建模方法,该方法有机结合了离散小波变换(DWT)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充分利用气体红外光谱中的时/频多尺度信息,从复杂、变动的奶粉红外光谱中准确提取微弱的香兰素吸收信息.结果表明,DWT-PLS算法可显著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推动长光程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奶粉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奶粉检测 香兰素 傅里变换红外光 离散小波变换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进 何鑫 万瑞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综述了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红外)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在药品、食品、环境样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及其与化学计量学结合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关键词 漫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定量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HIV-1融合肽的插膜深度与角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阳 林克椿 聂松青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探讨HIV -1gp41N端融合肽诱导膜融合的机理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化学方法合成的代表HIV -1gp41N末端的23肽 (HIVWT)分别与酸性POPG和中性POPC脂膜作用后 ,多肽H/D交换程度的变化及其在膜中的取向。结果表明 ,HIVWT 分... 为探讨HIV -1gp41N端融合肽诱导膜融合的机理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化学方法合成的代表HIV -1gp41N末端的23肽 (HIVWT)分别与酸性POPG和中性POPC脂膜作用后 ,多肽H/D交换程度的变化及其在膜中的取向。结果表明 ,HIVWT 分子中的大部份氨基酸残基被POPG脂膜保护 ,分子骨架上的酰胺质子只有11.9 %可被D交换 ,而HIVWT 被POPC脂膜保护的程度则小得多 ;在POPG脂质体中 ,HIVWT 分子中的α -螺旋与脂双层平面的角度为29±2°,β-折叠与脂双层平面的夹角为25±1°。在POPC脂质体中 ,HIVWT 分子的α -螺旋与脂双层平面的角度为22±1°;β-折叠与脂双层平面的夹角为26±3°。根据实验结果 ,对HIVWT 的插膜状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融合肽 FTIR H/D交换 分子取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插膜深度 傅里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解析鲜炖燕窝中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旭 林小仙 +7 位作者 张丹 张琪 尹雪峰 阴佳璐 张维悦 李依璇 王东亮 孙亚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2457,共6页
食用燕窝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免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鲜炖燕窝进行光谱扫描,并用特征的光谱吸收峰与服用燕窝后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关联性分析,解析燕窝中的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联,为探讨燕窝调控肠道机理奠定研究... 食用燕窝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免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鲜炖燕窝进行光谱扫描,并用特征的光谱吸收峰与服用燕窝后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关联性分析,解析燕窝中的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联,为探讨燕窝调控肠道机理奠定研究基础。结果表明,服用仙炖燕窝后肠道菌在属水平上:有益菌Lactobacillu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呈现上升趋势,有益菌Faecalibaculum和Akkermansia呈现下降趋势;有害菌Desulfovibrio、Enterorhabdus和Candidatus_Saccharimonas均呈现下降趋势。两个产品燕窝的红外差异光谱主要集中在1700~1200 cm^(-1)波段范围,主要为酰胺键、芳香C-C键以及羧基C-O基团的分布区,这些官能团与有益菌Lactobacillu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呈现正相关,与有害菌Desulfovibrio和Enterorhabdus呈现负相关。随后利用高分辨质谱对相应的鲜炖燕窝产品进行物质解析,发现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类,脂类(磷酸酯类、脂肪酰、鞘氨醇等),酯类和唾液酸等物质,这些物质与肠道菌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总的来说脂类物质中特别是一些磷酸酯类(磷脂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和脂肪酰类物质与有害菌呈现负相关,与有益菌呈现正相关。这些物质所含有的特征官能团也可以与红外结果相对应。以上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为探讨燕窝中功能因子调控肠道菌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炖燕窝 傅里变换红外光 功能因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病原菌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彦长 张惠纯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02-307,301,共7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Naumann等自80年代以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别和鉴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其检测方法、实验方案、细菌的红外光谱、方法的重复性及谱图量化、微分指数及其使用分别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病原菌 检测 红外光 傅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润滑油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驰 《润滑油》 CAS 2014年第4期27-31,共5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油液监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追踪润滑油中化学官能团变化,使得对润滑油的整体质量评估更加完善和准确,从而为是否换油或采取其他措施提供参考。傅里叶红外光谱能够提供积炭、水...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油液监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追踪润滑油中化学官能团变化,使得对润滑油的整体质量评估更加完善和准确,从而为是否换油或采取其他措施提供参考。傅里叶红外光谱能够提供积炭、水分、乙二醇、氧化程度、硝化程度、添加剂含量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正是新油逐渐劣化的重要指标;从检测效率来看,目前红外光谱最快的检测速度达到120个样品/小时,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工矿企业数目众多的设备油液监测需求;定量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开发出多种与油样状态相关的多种方法,能够确定油样中的酸、碱及水分等含量。在油品分析中心实验室,这些方法避免了ASTM滴定方法程序的繁杂,扩展了红外光谱技术的总体适用性。论文对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状态监测进行了综述,对该技术已经取得的成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并以加强红外在润滑油分析方面的应用为目的,讨论了最新的定量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分析 傅里红外光 重构 红外定性分析 红外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柳花 苏敏 +2 位作者 诸葛天秋 罗小梅 邓慧群 《广西农学报》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随着人们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深入,FTIR在茶叶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阐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其技术在茶叶品质鉴定和茶叶定性识别领域中的研究概况,同时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 随着人们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深入,FTIR在茶叶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阐述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其技术在茶叶品质鉴定和茶叶定性识别领域中的研究概况,同时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叶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品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