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干之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范式的开创 |
鲁越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2
|
一代宗师六家合璧——写在《何干之传》出版之际 |
高放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
2012 |
0 |
|
3
|
何干之研究述评 |
耿化敏
张立艳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4
|
何干之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 |
耿化敏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5
|
1930年代何干之的新启蒙思想述论 |
吴志军
|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
2010 |
5
|
|
6
|
延安时期何干之对鲁迅思想的研究 |
康桂英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6 |
3
|
|
7
|
论何干之《中国经济读本》的学术成就 |
康桂英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8
|
五十年代革命历史书写的典范——评何干之主编《中国现代革命史》 |
耿化敏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0 |
2
|
|
9
|
何干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探析 |
康桂英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0
|
论何干之《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中国社会的认识 |
康桂英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1
|
20世纪30年代何干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的理论探索 |
杨舒眉
崔中华
|
《桂海论丛》
|
2009 |
1
|
|
12
|
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 |
洪认清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6
|
|
13
|
略论何干之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
康桂英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4
|
缅怀改变我人生志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 |
高放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5
|
何干之参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
康桂英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6
|
试论何干之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认识 |
康桂英
朱广亮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7
|
抗战时期何干之对三民主义的研究 |
康桂英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8
|
何干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著述特点 |
康桂英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9
|
何干之“新的民主革命”思想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贡献 |
康桂英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20
|
论20世纪30年代何干之的现代化思想 |
耿化敏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