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吴蓉 王俪鲆 +6 位作者 郎锦烨 朱玥 周静 刘珣 倪静 周顺波 丁亚凌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 建立适用于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效价检测的一种方法。方法 通过在样品杯中加入样品和乏Ⅶ因子血浆,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PT试剂)激活反应,通过样品杯中磁珠摆动振幅的变化判定样品的凝固时间,凝固时间的对数与人凝血因子Ⅶ... 目的 建立适用于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效价检测的一种方法。方法 通过在样品杯中加入样品和乏Ⅶ因子血浆,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PT试剂)激活反应,通过样品杯中磁珠摆动振幅的变化判定样品的凝固时间,凝固时间的对数与人凝血因子Ⅶa效价的对数成反比。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加标回收考察方法学的专属性,回收率均在90.0%~110.0%之间。在0.125~1.000 IU/mL范围内,标准品、样品的效价与凝固时间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相关系数r均>0.99。准确性、重复性:原液检测的各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1.0%、100.0%、112.0%,RSD分别为2.6%、4.0%、0.0%;成品检测的各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04.0%、94.7%、112.0%,RSD分别为1.9%、2.4%、0.0%。中间精密度:RSD_(12)次分别为4.5%、3.7%。样品经稀释液处理后,常温放置6 h内检测,仍具有较稳定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该检测方法的结果准确稳定、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效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凝因子Ⅶa 固法 效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药物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
2
作者 广东省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 陈娟 郑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385-389,395,共6页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众多权威指南推荐的血友病A首选替代治疗药物。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各品种能够暂时替代患者体内缺失的凝血因子Ⅷ,具有相同的药物作用机制,但在经济性、药学特性及其他属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此,广东省药学会药物警戒专...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为众多权威指南推荐的血友病A首选替代治疗药物。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各品种能够暂时替代患者体内缺失的凝血因子Ⅷ,具有相同的药物作用机制,但在经济性、药学特性及其他属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此,广东省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组织药学与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广东省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药物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对我国已上市的6种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等五大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A 重组人凝因子 药物评价 遴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丁玉红 洪雷 +1 位作者 朱晓丽 张正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 FⅦa)对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R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RPPH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r FⅦa补充法,观察组给予r F...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 FⅦa)对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R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RPPH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r FⅦa补充法,观察组给予r FⅦa补充法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两组围产期出血量动态监测情况、临床指标、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发症风险。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HC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PTT、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r FⅦa补充法联合氨甲环酸应用于RPPH患者中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改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 氨甲环酸 因子补充法 重组人凝因子Ⅶa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 nm膜过滤人凝血因子Ⅸ工艺研究
4
作者 陈成坤 黄锦程 +1 位作者 王婷 陈怡菁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Ⅸ纳米膜过滤条件,确定最佳过滤工艺。方法:采用Planova 20N对人凝血因子Ⅸ进行过滤,研究离子强度、白蛋白含量、精氨酸含量以及温度对人凝血因子Ⅸ回收率、过滤量和过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白蛋白含量2 g/L、精氨... 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Ⅸ纳米膜过滤条件,确定最佳过滤工艺。方法:采用Planova 20N对人凝血因子Ⅸ进行过滤,研究离子强度、白蛋白含量、精氨酸含量以及温度对人凝血因子Ⅸ回收率、过滤量和过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白蛋白含量2 g/L、精氨酸含量5 g/L、离子强度0.3 mol/L,以及温度为20℃的条件下,20 nm膜过滤人凝血因子Ⅸ的效果最佳。该条件下,4 h过滤总量达到158.58 L/m^(2),平均过滤速度约为39.645 L/(m^(2)·h),人凝血因子Ⅸ效价回收率平均为94.98%。结论:通过优化过滤条件,可得到较高的过滤量和回收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膜过滤 人凝因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保护剂含量对人凝血因子Ⅷ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黄璠 张丽铃 +2 位作者 邓志华 黄燚 范佳逑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16-118,123,共4页
目的:考察冻干保护剂(甘氨酸)含量对人凝血因子Ⅷ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甘氨酸含量分别调整至2~20 g/L,参考相关标准对产品外观、效价、比活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添加量;对按照优选处方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 目的:考察冻干保护剂(甘氨酸)含量对人凝血因子Ⅷ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甘氨酸含量分别调整至2~20 g/L,参考相关标准对产品外观、效价、比活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添加量;对按照优选处方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开展长期稳定性试验(2~8℃,3年),按照相关标准检测产品稳定性。结果:确定冻干人凝血因子Ⅷ的冻干保护剂(甘氨酸)含量为12 g/L,通过长期稳定性试验,3年后产品各项指标(外观、可见异物、真空度、水分含量、pH值、人凝血因子Ⅷ效价、比活性等)符合质量标准,产品稳定。结论:确定的冻干处方下,产品质量良好,且人凝血因子Ⅷ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 冻干保护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短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及对人凝血因子BSTR位点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裴黎 邓华 +4 位作者 张丽君 姜成涛 赵兴春 常彩琴 王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0-463,共4页
为开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STR位点的检测 ,通过建立毛细管电泳 短小串联重复序列 (STRs)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实现了利用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人凝血因子B (F13B)STR位点PCR产物的长度多态性 ,结果F13B STR基因型分型正确 ,图谱清晰 .... 为开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STR位点的检测 ,通过建立毛细管电泳 短小串联重复序列 (STRs)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实现了利用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人凝血因子B (F13B)STR位点PCR产物的长度多态性 ,结果F13B STR基因型分型正确 ,图谱清晰 .方法的建立可简化常规多态性检测 ,实现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短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 人凝血因子ⅻ BSTR位点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Ⅸ产品研究现状
7
作者 梁栋立 罗观文 陈振春 《山东化工》 2024年第22期125-127,共3页
人凝血因子Ⅸ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糖蛋白,该物质是人体凝血瀑布中的活性成分,参与人体凝血过程,当血浆中人凝血因子Ⅸ含量或活性大幅下降时,内源性凝血途径受到阻碍,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凝血,从而引发血友病B。人凝血因子Ⅸ作为血友... 人凝血因子Ⅸ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糖蛋白,该物质是人体凝血瀑布中的活性成分,参与人体凝血过程,当血浆中人凝血因子Ⅸ含量或活性大幅下降时,内源性凝血途径受到阻碍,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凝血,从而引发血友病B。人凝血因子Ⅸ作为血友病B治疗药物被广泛使用。从人凝血因子Ⅸ与血友病的关系,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发展历史,简要概括了该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清晰的认知,促进该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 友病B 生产工艺 产品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指导的转基因小鼠乳汁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Ⅸ 被引量:35
8
作者 黄赞 颜景斌 +4 位作者 黄缨 孙琼 肖艳萍 黄英 曾溢滔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11,T001,共7页
为探讨应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IX(humanclottingfactorIX ,hFIX)的可行性 ,构建了包括山羊 β 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 1、内含子 1、外显子 2共约 6 .7kb片段以及hFIX全长cDNA序列和部分经改造的内含子 1的... 为探讨应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人凝血因子IX(humanclottingfactorIX ,hFIX)的可行性 ,构建了包括山羊 β 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 1、内含子 1、外显子 2共约 6 .7kb片段以及hFIX全长cDNA序列和部分经改造的内含子 1的乳腺表达载体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12个原代转基因小鼠 (9♀ ,3♂ ) ,整合率为 11.2 %。经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 8只转基因母鼠乳汁中有hFIX的表达并拥有很高的凝血活性 ,其中一只的表达量高达5 2 .9mg/L ,其凝血活性亦高达 2 79.2 %。FISH实验表明不同的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整合于小鼠的不同染色体上。结果证明所构建的山羊 β 酪蛋白基因启动子乳腺表达载体能有效指导hFIX基因在小鼠乳腺中高效表达 ,并能保持hFIX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 人凝因子 转基因小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IX因子基因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奶山羊乳腺中的分泌性表达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克忠 卢大儒 +2 位作者 邱信芳 黄英 黄淑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9-422,共4页
人凝血IX因子基因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奶山羊乳腺中的分泌性表达张克忠卢大儒邱信芳(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上海200433)黄英黄淑帧(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200040)血友病B(Hemophi... 人凝血IX因子基因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奶山羊乳腺中的分泌性表达张克忠卢大儒邱信芳(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上海200433)黄英黄淑帧(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200040)血友病B(HemophiliaB)是由于人凝血IX因子(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IX因子 基因表达 表达载体 基因工程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凝血因子Ⅸ在转基因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艳萍 奚鹰 +1 位作者 黄文英 黄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两个转基因小鼠家系从F1到F4 代的整合情况。阳性转基因小鼠 98%~ 10 0 %的中期分裂相 ,85 %~ 94%的间期核出现杂交信号 ;阴性对照小鼠 10 0 %的中期分裂相、95 %~ 96 %的间期核未出现杂交信号。结...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两个转基因小鼠家系从F1到F4 代的整合情况。阳性转基因小鼠 98%~ 10 0 %的中期分裂相 ,85 %~ 94%的间期核出现杂交信号 ;阴性对照小鼠 10 0 %的中期分裂相、95 %~ 96 %的间期核未出现杂交信号。结果表明 ,该FISH实验条件能对转基因整合位点进行高效特异检测。本文分析的两家系转基因小鼠均为单位点整合 ,但整合位点不同。各家系内F1到F4 代的转基因小鼠均可检出整合染色体 ,且整合位点相同 ,表明外源基因稳定整合并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检测 人凝因子 转基因小鼠 染色体 整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茂民 王娜 +2 位作者 王栋 于群 章金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 凝血因子Ⅶ是凝血块形成的起始关键分子之一,它对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表达具有促凝活性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通过PCR的方法从质粒pUC-FⅦ中扩增人凝血因子ⅦcDN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HK-21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细胞有限稀释等方法获得克隆细胞株,收集无皿清培养上清,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和活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IRES-FⅦ,实现了其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促凝活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成功表达,为整体止血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因子 表达载体 BHK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俊 王鸿利 +6 位作者 王学锋 璩斌 武文漫 丁秋兰 傅启华 戚正武 王振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1-725,共5页
为了观察非病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将B结构域缺失(△ 76 0aa - 16 39aa)的人FⅧcDNA(hFⅧBDcDNA)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RC/RSV ,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pRC/RSV hFⅧBDcDNA。经SuperFectTransfectionR... 为了观察非病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的表达 ,将B结构域缺失(△ 76 0aa - 16 39aa)的人FⅧcDNA(hFⅧBDcDNA)亚克隆至质粒载体pRC/RSV ,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pRC/RSV hFⅧBDcDNA。经SuperFectTransfectionReagent转染小鼠 32D细胞系 ,分别采用一期法、ELISA法和RT 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FⅧ的促凝活性 (hFⅧ∶C)和抗原含量 (hFⅧ∶Ag)以及细胞中hFⅧBDcDNA的转录。结果表明 :小鼠 32D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的人FⅧ∶Ag最高达到了 4 5 0 .0 8毫微克 /(10 6细胞·2 4小时 ) ,hFⅧ∶C最高达到了 2 .0 1单位 /(10 6细胞·2 4小时 ) ,RT PCR可检测到 32D细胞中hFⅧBDcDNA转录的mRNA。结论 :非病毒质粒载体 pRC/RSV介导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能够在小鼠 32D细胞系中表达人FⅧ蛋白 ,所表达的FⅧ与正常人血浆中的野生型FⅧ具有相似的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A 非病毒载体 人凝因子 基因表达 32D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建立血友病乙转基因动物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车文良 贺艳 +2 位作者 姚真真 李坚 傅继梁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为在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基础上建立基因组中整合有含特定点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表达载体的转基因小鼠家系 ,为血友病乙的研究提供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 ,构建含有特定点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表达载... 为在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基础上建立基因组中整合有含特定点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表达载体的转基因小鼠家系 ,为血友病乙的研究提供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 ,构建含有特定点突变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表达载体 ,该载体包括由人凝血因子IX编码区及第一内含子构成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hFIXml)、4个拷贝的MCK增强子 (MCKe)、鸡 β -肌动蛋白启动子 (bA)及PolyA ,命名为pMe4bAIXml质粒。将其线性化后 ,用显微注射法注射入 817只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受精卵雄原核 ,再将它们分别回输 4 5只假孕受体母鼠的输卵管中 ,共产仔 6 9只 ,存活 6 3只。采用PCR与基因组Southern杂交筛选法鉴定小鼠 ,证实 6只小鼠基因组中整合有含特定点突变的pMe4bAIXml质粒 ,并对 1只小鼠的PCR产物进行测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乙 转基因小鼠模型 点突变 人凝因子I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Ⅷ几种冻干保护剂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海军 张学俊 +3 位作者 杨显福 林方昭 肖小璞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冻干保护剂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在冻干及干热(100℃,30min)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同批次人FⅧ样品在相同冻干条件及一定保护剂(0.3%甘氨酸、1.5%蔗糖、1.0%白蛋白)组成的基础上,改变甘氨酸、蔗糖、白蛋白、木糖醇和精氨酸... 目的探讨不同冻干保护剂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在冻干及干热(100℃,30min)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同批次人FⅧ样品在相同冻干条件及一定保护剂(0.3%甘氨酸、1.5%蔗糖、1.0%白蛋白)组成的基础上,改变甘氨酸、蔗糖、白蛋白、木糖醇和精氨酸5种冻干保护剂的含量或种类,组合成6组配方,对不同配方冻干及干热后FⅧ制品外观、复溶后澄清度及FⅧ活性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Ⅰ组(3%甘氨酸):冻干和干热后制品成形最好,但复溶后均有少量絮状物;Ⅱ组(5%蔗糖):冻干和干热后制品均萎缩,冻干过程部分制品水份未抽干,冻干后澄清度较好,干热后部分有少量絮状物;Ⅲ组(2%白蛋白):冻干和干热后制品成形较好,但复溶后均有絮状物;Ⅳ组(5%木糖醇):冻干后制品萎缩,复溶后澄清度最好,干热后膨胀,复溶后有大量絮状物;Ⅴ组(1.2%精氨酸):冻干和干热后制品萎缩,但复溶后澄清度均较好;Ⅵ组(5%木糖醇+1.2%精氨酸):冻干后制品膨胀,复溶后澄清度较好,干热后进一步膨胀,复溶有大量絮状物。各组冻干后FⅧ活性≥9.3 IU/ml,回收率均较高(≥84.2%);干热后差别明显,其中Ⅲ组(2%白蛋白)FⅧ活性≥9.3 IU/ml,回收率最高(≥90.4%),而Ⅳ组(5%木糖醇)和Ⅵ组(5%木糖醇+1.2%精氨酸)FⅧ活性≤0.94 IU/ml,回收率极低(≤9.8%)。结论在冻干及干热过程中不同冻干保护剂作用差异较大,甘氨酸赋形作用较好,精氨酸对制品中蛋白稳定作用明显,白蛋白对FⅧ活性保护作用最佳;较高浓度的蔗糖不利于冻干过程中水份的去除,木糖醇不适于作为需100℃干热处理的人FⅧ冻干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Ⅷ(FⅧ) 冻干保护剂 冻干 干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凝血IX因子小基因的离体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啸波 侍鼎 +3 位作者 王飞 卢大儒 邱信芳 薛京伦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将带有内源内含子的人凝血IX因子cDNA(hFIX小基因 )构建到不含腺病毒基因而只带有反向末端重复顺序 (ITR)和包装信号 ψ等顺式元件的微小腺病毒 (mini adenovirus)载体GT2 0 73上 ,得到载体GTi’IX。将该载体与带有lacZ报告基因的微小... 将带有内源内含子的人凝血IX因子cDNA(hFIX小基因 )构建到不含腺病毒基因而只带有反向末端重复顺序 (ITR)和包装信号 ψ等顺式元件的微小腺病毒 (mini adenovirus)载体GT2 0 73上 ,得到载体GTi’IX。将该载体与带有lacZ报告基因的微小腺病毒载体 pRP10 0 1分别转移入腺病毒包装细胞 2 93Cre4中 ,随后再转染辅助病毒AdLC8,从而包装出微小腺病毒AdGTi’IX和AdRP10 0 1。经超离心纯化后对两种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 ,病毒颗粒浓度分别为 2 4× 10 12 /ml和 2 2× 10 12 /ml,辅助病毒所占比例均小于 0 8% ;用AdRP10 0 1以感染复数 (MOI)为 5 0的比例转染 3T3细胞 ,X - gal染色后发现细胞蓝染率在 90 %以上 ;用AdGTi’IX以MOI =5 0的比例转染 3T3细胞 ,ELISA结果表明 ,其瞬时表达为 1 4μg/10 6细胞·2 4h。此结果显示出该载体系统在血友病B基因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的动物试验及免疫原性研究等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腺病毒载体 人凝因子IX 基因表达 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式吸附法制备人凝血因子Ⅸ复合物(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蓉 李晓红 +2 位作者 祁辉 邬杨斌 曾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 制备纯度较高 ,潜在血栓性小的凝血因子Ⅸ (FⅨ )复合物。方法 以人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 ,采用SD病毒灭活工艺 ,经国产DEAE SepharoseFastFlow胶批式吸附和Ca3 (PO4) 2 吸附制备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结果 两步的活性收率分别为 ( 8... 目的 制备纯度较高 ,潜在血栓性小的凝血因子Ⅸ (FⅨ )复合物。方法 以人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 ,采用SD病毒灭活工艺 ,经国产DEAE SepharoseFastFlow胶批式吸附和Ca3 (PO4) 2 吸附制备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结果 两步的活性收率分别为 ( 89.94± 1.31) % (n =7)、( 82 .2 7± 2 .18) % (n =6 ) ,制品的FⅨ∶C比活为 ( 16 .2 8± 2 .80 )IU/mg。FIX的量为 ( 12 6 .82±11.6 0 )IU/瓶 ( 2 0 0PE)。结论 本工艺实用性较高 ,可用于制备低成本 ,高质量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因子Ⅸ复合物 国产DEAE-Sepharose FAST Flow胶 CA3(PO4)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和低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防治血友病A关节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洪波 黄艳辉 +3 位作者 翟保华 俞菊红 万才水 金成豪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 比较中、低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防治血友病A关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 例血友病A患儿按预防剂量的大小分为2组:中剂量组(28例)和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采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15~25 ·kg-1静脉推注,3次周-1,连用4个... 目的 比较中、低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防治血友病A关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 例血友病A患儿按预防剂量的大小分为2组:中剂量组(28例)和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采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15~25 ·kg-1静脉推注,3次周-1,连用4个月;低剂量组采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15 U·kg-1静脉推注,3次&#183;周-1,连用4个月.观察2组防治前、防治4个月后关节出血次数的情况.结果 2组防治4个月后关节出血次数明显低于防治前(P<0.05),中剂量组防治4个月后关节出血次数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用于防治血友病A能明显改善关节出血症状,且中剂量防治优于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 重组人凝因子 疗效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在NOD/SCID小鼠中的持续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艳杰 陈翀 +2 位作者 曾令宇 曹江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8-663,共6页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XZ9/BDDFⅧ。通过3质粒共转染293FT包装细胞,包装后感染293FT,HLF,Chang-liver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感染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期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抗原,FⅧ的mRNA转录和基因整合情况。超速离心收集病毒颗粒,并通过门静脉注射感染NOD/SCID小鼠。ELISA分析小鼠血浆FⅧ抗原,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导后1个月RT-PCR分析小鼠肝脏人FⅧ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制备高浓度的重组慢病毒,并能在体外高效转导靶细胞。感染后72 h能检测到高水平的FⅧ活性和FⅧ抗原。RT-PCR和PCR法能敏感检测到人FⅧ基因转录和整合至感染后的细胞中。在所有接受重组慢病毒颗粒注射后的NOD/SCID小鼠肝脏中均能检测到人FⅧ基因的转录,同时重组慢病毒也能在体内高效转导小鼠肝细胞。在感染后72 h小鼠血浆中人FⅧ水平为(49±6)mU,1周后为(54±8)mU,1个月后为(23±4)mU。结论:携带BDDhFⅧ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在体内外能高效转导靶细胞,且所有被转导的靶细胞都能有效的分泌人FⅧ。经过门静脉注射慢病毒颗粒的NOD/SCID小鼠可以持续表达人F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NOD/SCID小鼠 友病A B区缺失的人凝因子Ⅷ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的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在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晓梨 董春兰 +8 位作者 冯小明 陈振萍 周泽平 许显辉 赵钦军 邱志勇 任倩 张蕾 韩忠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84-187,共4页
为了研究逆转录病毒(pLEGFP-N1)转染的人凝血因子Ⅸ(hFⅨ)基因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应用DNA重组技术将hFⅨcDNA构建入pLEGFP-N1载体,转导入包装细胞系Pheonix细胞,应用病毒上清感染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hUCT-MSCs),经G41... 为了研究逆转录病毒(pLEGFP-N1)转染的人凝血因子Ⅸ(hFⅨ)基因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应用DNA重组技术将hFⅨcDNA构建入pLEGFP-N1载体,转导入包装细胞系Pheonix细胞,应用病毒上清感染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hUCT-MSCs),经G418筛选10天后获得全部的转染阳性细胞,从蛋白质水平和其功能活性上检测hFⅨ的表达。结果显示:配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FⅨ的表达,每24小时分泌量达2.68±0.36μg/106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导hFⅨ的hUCT-MSCs能分泌预期分子大小的hFⅨ入上清。功能性凝集测定实验表明了转导FⅨ的hUCT-MSCs2天培养上清中hFⅨ的活性为100%-130%。结论:pLEGFP-N1-hFⅨ能有效地转导hUCT-MSCs,并在其子代细胞中表达具有凝血活性的hFⅨ,这为hUCT-MSCs成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细胞载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人凝因子 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友病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人凝血因子IX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凯 王军志 +1 位作者 饶春明 吴小兵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4-689,共6页
目的 研究并建立重组腺相关病毒 2型 人凝血因子IX(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type 2 humanbloodcoagulationfactorIX ,rAAV 2 hFIX)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PCR法确认病毒所携带的重组核酸结构和测定辅助病毒(helpervirus)... 目的 研究并建立重组腺相关病毒 2型 人凝血因子IX(recombinantadeno associatedvirustype 2 humanbloodcoagulationfactorIX ,rAAV 2 hFIX)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PCR法确认病毒所携带的重组核酸结构和测定辅助病毒(helpervirus)和野生型腺相关病毒 (wtAAV)的残留片段。SDS PAGE电泳测定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及纯度 ,TSKgelSP NPR阳离子交换柱系统测定病毒颗粒纯度。以斑点杂交法测定病毒颗粒数。一期法于IX因子基因剔除小鼠体内测定rAAV 2 hFIX生物学活性 ,并通过ELISA法测定感染BHK 2 1细胞后hFIX的表达量。结果 PCR法确证病毒的重组核酸结构与构建预期相同 ;在 1× 10 7VG的rAAV 2 hFIX颗粒中 ,残留辅助病毒的基因片段数少于 1个拷贝 ;在 1×10 8VG的rAAV 2 hFIX颗粒中 ,野生型AAV 2基因片段数少于 1个拷贝。病毒颗粒及外壳蛋白纯度均大于 98% ,病毒颗粒数大于 1 0× 10 1 5VG·L- 1 (virusgenome·L- 1 )。IX因子剔除小鼠肌肉注射病毒后 2 1d ,小鼠血液中人凝血因子IX活性达到大于正常人因子IX活性的 15 % ,IX因子的体外表达水平大于 2 0 0 μg·L- 1 。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立了rAAV 2 hFIX的质量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腺相关病毒 人凝因子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