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陵二号煤矿大口径瓦斯管道井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功社 刘小康 李宝珠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5,78,共4页
在黄陵二号煤矿瓦斯管道井的施工过程中,结合煤矿实际条件和技术质量要求,选择了相对应的成孔程序和钻具组合,重点介绍了在管道井钻进过程中井斜的控制及泥浆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对后续下套管方法、固井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大口径管道井 井斜控制 固井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实现矿山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共享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功社 惠维渊 杨义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在详细介绍了空间数据交换模式,FME工作原理,FME核心模块,FME的工作方式基础之上,提出FME的核心理念语义转换,FME允许用户根据其特殊的需求进行定制来实现数据快速、无损地移植,从而使得矿山空间数据可在众多格式间更容易转换,提高了数... 在详细介绍了空间数据交换模式,FME工作原理,FME核心模块,FME的工作方式基础之上,提出FME的核心理念语义转换,FME允许用户根据其特殊的需求进行定制来实现数据快速、无损地移植,从而使得矿山空间数据可在众多格式间更容易转换,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FME在矿山的应用必将推动数字矿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空间数据 FME 语义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底板油型气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以黄陵二号煤矿205面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功社 赵耀耀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年第21期134-138,141,共6页
煤、油气共生矿井易发生围岩瓦斯涌出现象,该现象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涌出量大等特点,底板涌出则更为严重,成为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新的致灾因素。本文通过对黄陵二号煤矿的现场调研,分析矿井底板油型气特性,结合黄陵二号煤矿地质情况... 煤、油气共生矿井易发生围岩瓦斯涌出现象,该现象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涌出量大等特点,底板涌出则更为严重,成为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开采新的致灾因素。本文通过对黄陵二号煤矿的现场调研,分析矿井底板油型气特性,结合黄陵二号煤矿地质情况,提出"采前探放、采时封堵"和"6、8孔"钻孔布置方案,并在黄陵二号煤矿205面实施,底板油型气得到有效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型气 采前探放 采时封堵 “6、8孔”钻孔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油气伴生矿井高位定向长钻孔合理布设参数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功社 陈冬冬 +1 位作者 赵继展 贾秉义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36-138,共3页
针对黄陵矿区高瓦斯油气伴生矿井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现状,建立了以含气层分布为主,结合地质地层、采空区裂隙带高度预测、普通高位钻孔布置参数分析等多因素相结合的高瓦斯油气伴生矿井高位定向长钻孔合理布设方法,综合确定黄陵二... 针对黄陵矿区高瓦斯油气伴生矿井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现状,建立了以含气层分布为主,结合地质地层、采空区裂隙带高度预测、普通高位钻孔布置参数分析等多因素相结合的高瓦斯油气伴生矿井高位定向长钻孔合理布设方法,综合确定黄陵二号煤矿205工作面高位定向长钻孔施工层位为七里镇砂岩、施工高度距煤层顶板20~21 m、水平位置距回风侧11~23 m。以此为基础,在205工作面施工了1组顶板高位定向长钻孔,最大孔深774 m,钻孔平均瓦斯抽采浓度28%、最高83%,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由0.81%下降到0.48%,钻孔利用率高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 油气伴生 采空区 高位定向长钻孔 布设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钢丝绳”护顶技术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期间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功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7,61,共3页
以黄陵二号煤矿107工作面末采贯通为例,介绍了"金属网+钢丝绳"护顶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施工工序等,为大采高综采设备的快速回撤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 金属网+钢丝绳 护顶技术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位注浆处置井下矸石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功社 《陕西煤炭》 2022年第1期61-65,共5页
黄陵二号煤矿每年矸石产量在105万t左右,传统的矸石地面排放带来严重环境问题,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提出邻位注浆处置井下矸石的关键技术,并在黄陵二号煤矿三盘区301工作面采空区进行工程实践,为黄... 黄陵二号煤矿每年矸石产量在105万t左右,传统的矸石地面排放带来严重环境问题,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提出邻位注浆处置井下矸石的关键技术,并在黄陵二号煤矿三盘区301工作面采空区进行工程实践,为黄陵矿业公司各矿井下矸石处置探索出一条技术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实现矸石“零排放”,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位注浆 采空区 处置矸石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精准抽采技术参数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功社 闫赞 《陕西煤炭》 2019年第A01期36-41,共6页
为了使黄陵矿区瓦斯防治工作由“治得住、治得快”向“治得准、治得省、治得明白”转变,提出了瓦斯精准抽采的概念。根据钻孔抽采瓦斯流量衰减符合负指数关系的规律推导出抽采时间与有效抽采半径的计算公式,按照“掘进面风排瓦斯量不超... 为了使黄陵矿区瓦斯防治工作由“治得住、治得快”向“治得准、治得省、治得明白”转变,提出了瓦斯精准抽采的概念。根据钻孔抽采瓦斯流量衰减符合负指数关系的规律推导出抽采时间与有效抽采半径的计算公式,按照“掘进面风排瓦斯量不超过2 m^ 3/min,回采面风排瓦斯量不超过5 m ^3/min”的要求对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通过公式推导确定了掘进面和综采面的瓦斯抽采和钻孔布置等精准抽采参数,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瓦斯精准抽采体系,为黄陵矿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抽采参数 有效抽采半径 瓦斯抽采指标 钻孔布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风发电技术在黄陵矿区应用的优势分析
8
作者 马功社 闫赞 《陕西煤炭》 2021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黄陵矿业公司现有生产矿井四对,其中三对为高瓦斯矿井。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开采的目标,先后在一、二号煤矿建立了瓦斯发电厂对瓦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但只是实现了抽采瓦斯的利用,未对乏风进行利用,每年约0.5亿Nm^(3)风排纯瓦斯... 黄陵矿业公司现有生产矿井四对,其中三对为高瓦斯矿井。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开采的目标,先后在一、二号煤矿建立了瓦斯发电厂对瓦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但只是实现了抽采瓦斯的利用,未对乏风进行利用,每年约0.5亿Nm^(3)风排纯瓦斯直接进入大气。在分析乏风及抽采瓦斯氧化利用技术的原理、创新点、优势及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认为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矿井乏风及抽采瓦斯进行发电和供热,实现矿井瓦斯的综合利用,减少碳排放量。同时,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广和应用,使黄陵矿区彻底实现瓦斯“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乏风发电 瓦斯发电 瓦斯氧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切眼全锚网梁支护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宗义 马功社 《中国煤炭工业》 2007年第10期44-45,共2页
黄陵二号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7.0Mt/a.于2004年5月16日动工建设,2007年4月30日矿井井巷工程全部竣工,配套工程也同步完成。该矿与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共同研究开发的锚杆、金属网、钢筋托梁、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初次应用便取得成功... 黄陵二号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7.0Mt/a.于2004年5月16日动工建设,2007年4月30日矿井井巷工程全部竣工,配套工程也同步完成。该矿与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共同研究开发的锚杆、金属网、钢筋托梁、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初次应用便取得成功,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乃至全国开了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应用 设计研究院 断面 生产能力 井巷工程 配套工程 研究开发 化工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切眼全锚网梁支护在黄陵二号煤矿的应用
10
作者 马功社 《陕西煤炭》 2009年第F08期53-55,共3页
以黄陵二号煤矿107首采工作面切眼为例,证实了超大断面切眼的支护设计方案、技术参数,以及施工方法选择的正确性,介绍了施工中所采取的技术保证措施。
关键词 大断面切眼 全锚网梁支护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矿区瓦斯(油型气)治理技术和管理新模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闫赞 马功社 张维 《陕西煤炭》 2021年第3期26-32,50,共8页
为了使瓦斯(油型气)治理工作由“治得住”向“治得准、治得快、治得省”转变,基于煤、油、气共生矿井瓦斯(油型气)赋存特点,在黄陵矿区应用了可控冲击波煤层增透技术、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囊袋式封孔技术等,并梳理了瓦斯(油型气)治理经验... 为了使瓦斯(油型气)治理工作由“治得住”向“治得准、治得快、治得省”转变,基于煤、油、气共生矿井瓦斯(油型气)赋存特点,在黄陵矿区应用了可控冲击波煤层增透技术、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囊袋式封孔技术等,并梳理了瓦斯(油型气)治理经验,提出了黄陵矿区瓦斯(油型气)精准抽采管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可控冲击波煤层增透技术可提高钻孔抽采量5.1倍,提高抽采浓度2.2倍;水力压裂煤层增透技术可提高钻孔抽采量近6倍,提高抽采浓度3.5倍,压裂影响半径可达36~54 m;囊袋式封孔技术可将本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由18.9%提升至41.3%;根据巷道布置条件不同而采用差异化的高位裂隙钻孔技术减少了钻孔工程量,延长了钻孔服务周期。提出的瓦斯(油型气)精准抽采管理模式涵盖了区域预抽→掘前预抽→采前预抽→回采期间及回采后的瓦斯精准抽采闭合管理,实现了瓦斯(油型气)的全过程、全方位精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型气治理 可控冲击波 水力压裂 囊袋式封孔 精准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煤矿井下绳索取芯钻探技术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山海 马功社 《陕西煤炭》 2015年第6期29-31,共3页
黄陵二号煤矿属煤油气共生矿井,发生过多次煤层底板油型气异常涌出现象。为准确掌握主采煤层下伏地层及油型气赋存情况,采用井下绳索取芯钻探技术进行探查施工。通过对钻机、绳索取芯钻具、泥浆泵、绞车和冲洗液的合理选择,在黄陵二号煤... 黄陵二号煤矿属煤油气共生矿井,发生过多次煤层底板油型气异常涌出现象。为准确掌握主采煤层下伏地层及油型气赋存情况,采用井下绳索取芯钻探技术进行探查施工。通过对钻机、绳索取芯钻具、泥浆泵、绞车和冲洗液的合理选择,在黄陵二号煤矿203胶带巷对井下绳索取芯技术进行了应用。达到了预期的钻探效果,提高了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绳索取芯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氮防灭火技术在黄陵二号煤矿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山海 马功社 《陕西煤炭》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黄陵二号矿408采空区自燃征兆,分析了主要原因,介绍了注氮防灭火的技术措施。实测的采空区O2浓度、CH4浓度等惰化指标表明:注氮防灭火技术对于408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自然发火 注氮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二号煤矿瓦斯发电技术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鹏飞 马功社 《陕西煤炭》 202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黄陵二号煤矿是一座高瓦斯矿井,地处天然林保护区,矿井每年有2600万Nm3纯瓦斯排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实现高碳产业低碳运营、黑色资源绿色开采的经营模式,黄陵二号煤矿引进瓦斯发电技术并率先在二号风井实施。瓦斯发电技术使... 黄陵二号煤矿是一座高瓦斯矿井,地处天然林保护区,矿井每年有2600万Nm3纯瓦斯排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实现高碳产业低碳运营、黑色资源绿色开采的经营模式,黄陵二号煤矿引进瓦斯发电技术并率先在二号风井实施。瓦斯发电技术使井下排放出的瓦斯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同时产生的余热可供职工冬季采暖和日常洗浴使用,值得在黄陵二号煤矿其他风井乃至黄陵矿业公司其他高瓦斯矿井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矿井 瓦斯发电技术 低碳运营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矿区煤层围岩油气测井识别研究
15
作者 唐恩贤 杜天林 +2 位作者 李川 马功社 陈冬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3-56,共4页
黄陵矿区含煤地层中油、气共存,在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均出现油、气异常涌出,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利用矿区测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围岩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的岩性和储层电性特征,通过与邻近水层对比研究,估算围岩油气异常地层电阻增大率小... 黄陵矿区含煤地层中油、气共存,在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均出现油、气异常涌出,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利用矿区测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围岩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的岩性和储层电性特征,通过与邻近水层对比研究,估算围岩油气异常地层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层流体判别对比度低。选择了合适的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得出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含油气饱和度低于30%,解释为含油水层。综合认为,矿区煤层围岩油气层属于含油气丰度较低的低电阻率油气储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地质方法进行巷道掘进或回采前油气预测,可以指导矿井瓦斯抽放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油气共存 测井解释 含油气性 瓦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撤工艺的改进
16
作者 杨宗义 马功社 《中国煤炭工业》 2012年第10期48-49,共2页
黄陵二号煤矿核定生产能力700万吨.井下装备两套大采高综采设备.工作面回撤工艺在黄陵矿区缺少成熟经验.在吸取和借鉴其他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撤方法后.先后成功组织实施了试采工作面、206工作面等9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闭采与... 黄陵二号煤矿核定生产能力700万吨.井下装备两套大采高综采设备.工作面回撤工艺在黄陵矿区缺少成熟经验.在吸取和借鉴其他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撤方法后.先后成功组织实施了试采工作面、206工作面等9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闭采与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工艺 综采设备 生产能力 黄陵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效应下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功社 孙四清 +3 位作者 郑凯歌 李川 龙威成 陈冬冬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205,209,共5页
通过分析黄陵二矿2煤层地质条件,在获取力学参数的基础上,以203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模拟软件,结合软件本身内嵌的FISH语言操作指控,对黄陵二矿203工作面底板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回采工作... 通过分析黄陵二矿2煤层地质条件,在获取力学参数的基础上,以203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模拟软件,结合软件本身内嵌的FISH语言操作指控,对黄陵二矿203工作面底板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回采工作面两端的煤壁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应力集中系数最大达2.16。底板变形随着距离底板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最大变形量达2.1 m;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位于回采面两端位置处为21 m,与经验公式对比误差在0.8%~2%之间,且与203瓦斯异常涌出点垂深位置相吻合,说明模拟结果相对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破坏深度 数值模拟 应力集中 底板变形 FLAC3D
原文传递
黄陵矿区煤层围岩油气测井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恩贤 杜天林 +2 位作者 李川 马功社 赵继展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29,34,共4页
黄陵矿区含煤地层中油、气共存,在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均出现油、气异常涌出,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利用矿区测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围岩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的岩性和储层电性特征,通过与邻近水层对比研究,估算围岩油气异常地层电阻增大率小... 黄陵矿区含煤地层中油、气共存,在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均出现油、气异常涌出,影响煤炭安全开采。利用矿区测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围岩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的岩性和储层电性特征,通过与邻近水层对比研究,估算围岩油气异常地层电阻增大率小于2,储层流体判别对比度低。选择了合适的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得出储层孔隙度较低,含油气饱和度低于30%,解释为含油水层。综合认为,矿区煤层围岩油气层属于含油气丰度较低的低电阻率油气储层。在此基础上,运用地质方法进行巷道掘进或回采前油气预测,可以指导矿井瓦斯抽放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油气共存 测井解释 含油气性 瓦斯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