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及^(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邵科晶 杨天香 朱宝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228-228,共1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率过滤,并测定UAE和Cys-C,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分成阴性组、正常尿蛋白组及微量尿蛋白组,采用... 目的:探讨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率过滤,并测定UAE和Cys-C,对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分成阴性组、正常尿蛋白组及微量尿蛋白组,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UAE和Cys-C比99mTc-DTPAGFR更早出现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UAE及血清Cys-C,同时结合GFR值测定,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早期预防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率过滤 胱抑素C 99mTc 二乙胺五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价值
2
作者 邵科晶 朱宝 +2 位作者 李库林 王菲 朱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02-2105,2124,共5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扩心病患者共47例,根据心电图Q RS波时限分为Q RS波正常组(20例)和Q RS波增宽组(27例);选取同时期35例...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扩心病患者共47例,根据心电图Q RS波时限分为Q RS波正常组(20例)和Q RS波增宽组(27例);选取同时期35例正常受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对象行99m 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观察门控数据,计算不同步指数(AI)以及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 )、收缩末容积(ESV )等。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指标,运用秩和检验AI差异,以 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EF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01);QRS增宽组13例为间隔‐侧壁收缩延迟,7例为前壁‐后壁收缩延迟,A I在2~5之间,Q RS波正常组中有2例存在间隔‐侧壁收缩延迟,AI分别为2、3,两组A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3)。结论该方法能够直观了解左心室各壁运动的协调性,判断左室收缩延迟的具体部位和延迟程度,对左室不同步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病 扩张型 左室不同步 心脏再同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CT/CT在骨骼转移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邵科晶 朱宝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4期189-189,共1页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技术在诊断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49例可疑肿瘤骨转移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注射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2~4小时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技术在诊断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49例可疑肿瘤骨转移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注射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2~4小时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3.24%,特异性90.32%,准确性91.73%,阳性预测值89.98%,阴性预测值93.47%,阳性似然比9.63,阴性似然比0.07。结论:SPECT/CT不仅可见精确定位,还可以补充CT检查的获得的信息,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全身骨扫描和血清OPG、BSP和TRACP-5b测定对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宝 邵科晶 +1 位作者 袁航 许亚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变化与其骨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评价。方法:血清OPG、BSP和TRACP-5b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测定结果表明,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骨转移组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 目的: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变化与其骨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评价。方法:血清OPG、BSP和TRACP-5b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测定结果表明,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骨转移组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非骨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骨转移累及数目≥3处组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显著高于≤2处组和非骨转移组(P均<0.05,P均<0.01),而≤2处组与非骨转移组差异也具显著性(P均<0.05)。18例肺癌患者骨转移累及灶数统计结果,≤2处转移灶数为22个,≥3处转移灶数为120个,总体转移灶数为142个。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与转移灶数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处累及数目与OPG、BSP、TRACP-5b相关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569、0.559、0.657,P均<0.05);≥3处转移灶数与OPG、TRACP-5b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r=0.809、0.965,P均<0.01),但与BSP的关系与(1~2)处转移组相仿(r=0.617,P<0.05)。结论:三项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变化与其骨转移的关系密切,其测定对于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监测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99m鍀-亚甲基二磷酸盐 骨扫描 骨保护素 骨涎酸蛋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Sr敷贴联合卡介苗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超 朱宝 +1 位作者 浦晓佳 邵科晶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20期175-175,共1页
跖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足底等部位,外伤和摩擦为发病诱因,常易多发。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钝剥术或者液氮低温冷冻,在治疗多发性跖疣时,痛苦大,治疗所带来的外伤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治疗后易复发。笔者自2007年~... 跖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足底等部位,外伤和摩擦为发病诱因,常易多发。传统的治疗方法有钝剥术或者液氮低温冷冻,在治疗多发性跖疣时,痛苦大,治疗所带来的外伤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治疗后易复发。笔者自2007年~2010年对135例多发性跖疣采用^(90)Sr同位素敷贴联合卡介苗(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敷贴治疗 卡介苗 多发性跖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99m)Tc-DTPA-GGGRDN-IF7靶向肿瘤血管Anxa1分子探针的制备及SPECT显像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新 陈飞 +4 位作者 邵科晶 肖翼春 朱宝 胡伟 浦晓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 目的制备针对肿瘤血管表面受体Annexin A1(Anxa1)分子探针^(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GGGRDN)-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IFLLWQR,IF7),进行体外肿瘤细胞(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U87细胞)实验;探讨^(99m)Tc-DTPA-GGGRDN-IF7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规律,并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像术(SPECT)进行显像研究。方法将100μg DTPA-GGGRDN-IF7溶于10μL二甲基亚砜(DMSO)中,充入氮气保护。加入10μL 1 mg/mL氯化亚锡(SnCl2)溶液(pH 4.0),再加入约111 MBq(3 mCi)Na^(99m)TcO_4,37℃水浴反应30 min,经C_(18)柱淋洗后制备^(99m)Tc-DTPA-GGGRDN-IF7。取样注入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分析^(99m)Tc-DTPA-GGGRDN-IF7的放射化学纯度及体外血清稳定性。将U87细胞与^(99m)Tc-DTPA-GGGRDN-IF7共同孵育后,测定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摄取率。取30只4~5周龄18~20 g荷瘤裸鼠,建立U87荷瘤裸鼠模型,进行^(99m)Tc-DTPA-GGGRDN-IF7的体内分布实验及SPECT显像。结果 ^(99m)Tc-DTPA-GGGRDN-IF7标记产率大于9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在大鼠血清中37℃保温2 h后性状稳定,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2.3%。U87细胞在体外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在60 min时达峰值(6.85%±0.97%),过量的GGGRDN-IF7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摄取。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均在血浆清除较快,肝肾摄取高,主要从肝肾排泄。SPE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部位呈明显放射性浓聚态,注射2 h后肿瘤对^(99m)Tc-DTPA-GGGRDN-IF7摄取值为(3.56±0.44)%ID/g。结论 ^(99m)Tc-DTPA-GGGRDN-IF7合成简便,放射化学纯度高,易于推广;U87细胞对^(99m)Tc-DTPA-GGGRDN-IF7具有较强亲和力;SPEC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浓聚^(99m)Tc-DTPA-GGGRDN-IF7,体内生物分布理想,靶向性强,有望用于肿瘤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Anxa1 肿瘤血管表面受体 分子探针 99mTc DTPA-GGGRDN-IF7 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筛查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天香 邵科晶 钱仕良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icturating cystourethrography,MCU)筛查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经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显像后肾脏放射性摄取缺损或减少的尿路感染(urinary trac... 目的探讨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icturating cystourethrography,MCU)筛查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flux,VUR)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经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显像后肾脏放射性摄取缺损或减少的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患儿行MCU检查,依据国际反流性肾病协会提出的VUR分级标准评价MCU诊断结果。结果 40例MCU检查诊断原发性VUR 16例,检出率为40.0%,其中双侧9例,单侧7例;男8例,女8例;年龄<1岁13例。MCU检查共检出VUR 25个肾输尿管单位,其中Ⅱ级反流2支(8.0%),Ⅲ级反流5支(20.0%),Ⅳ级反流12支(48.0%),Ⅴ级反流6支(24.0%)。结论对UTI患儿进行规范的MCU检查可为原发性VUR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 儿童 尿路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邵科晶 叶瑞菁 +2 位作者 陈飞 肖翼春 朱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研究SLE患者不同疾病活跃程度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疾病活动程度评估分为非活动组和活动组。选取51例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5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FT 3、FT ... 目的研究SLE患者不同疾病活跃程度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疾病活动程度评估分为非活动组和活动组。选取51例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5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FT 3、FT 4及TSH水平,分析甲状腺功能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患者FT 3、FT 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SLE活动组FT 3、FT 4水平均低于非活动组(P均<0.05),SLEDAI评分与FT 3、FT 4水平呈负相关(r=-0.396,P=0.01;r=-0.522,P<0.001)。结论SLE疾病活跃程度与患者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疾病活动度增加,FT 3、FT 4水平显著减低,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SLE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标准 SLEDAI2000评分系统 甲状腺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教学在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俊超 朱宝 +3 位作者 陈佳钢 邵科晶 浦晓佳 袁航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378-381,385,共5页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内容抽象、培训对象层次不一、培训要求不同等特点,实行分层教学是提升核医学科培训质量的必由之路。对培训对象科学地分层,制定个体化培训方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并采取多维度的考核是分层教学...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内容抽象、培训对象层次不一、培训要求不同等特点,实行分层教学是提升核医学科培训质量的必由之路。对培训对象科学地分层,制定个体化培训方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并采取多维度的考核是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按照住院医师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目标,基于需求实施精准教学、注重培训过程的规范、强化过程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动态调整,是核医学科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住院医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核医学 岗位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杨易剑 王俊超 +2 位作者 浦晓佳 邵科晶 朱宝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2年第3期35-38,42,共5页
目的探讨99m锝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超声、^(99)Tc^(m)-... 目的探讨99m锝标记的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超声、^(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和病灶检出率,并且探讨不同方法的诊断灵敏度与术前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经病理共发现甲状旁腺病灶138处(甲状旁腺增生病灶130处,甲状旁腺腺瘤病灶8处).超声、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对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1.1%(23/45)、91.1%(41/45)、100%(45/45),病灶检出率分别为35.5%(49/138)、63.8%(88/138)、75.4%(104/138).平面显像、SPECT/CT显像诊断灵敏度和病灶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ECT/CT显像的诊断灵敏度和病灶检出率稍高于平面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灵敏度与术前PTH水平无相关性.结论与超声相比,^(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病灶检出率,尤其是SPECT/CT显像还能同时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对术前定位甲状旁腺病灶有着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平面显像 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科晶 朱宝 +3 位作者 袁航 许亚丰 朱慧 王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4期229-230,共2页
目的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平均年龄(52.34±10.21)岁。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目的评价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7例,其中男41例,女36例,平均年龄(52.34±10.21)岁。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双肾及分肾GFR,同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尿转铁蛋白(TRU)、尿微量白蛋白(MA)、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24 h UmAlb与Scr的比值(ACR)。分别以24 h UmAlb和分肾GFR差值为标准进行分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 h UmAlb升高组中,ACR、TRU、MA等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GFR、血清光抑素C(Cys-C)、Scr、BUN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411、0.300、0.794、0.908)。以分肾GFR差值为标准的分组中,差异组GFR总值、24 h UmAlb、ACR、TRU、MA等均较无差异组显著升高(P<0.05),Cys-C、Scr、BUN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66、0.104、0.909)。结论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能够了解分肾功能情况,对于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随访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五乙酸盐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9 Tcm-MIBI心肌摄取与左室同步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科晶 李库林 +2 位作者 肖翼春 陈飞 朱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各壁心肌99Tcm-MIBI摄取情况,探讨其与左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初次确诊为DCM的患者[男30例,女13例,年龄(50.58±13.29)岁],以QRS波时限作为左室收缩同步性分组标准对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各壁心肌99Tcm-MIBI摄取情况,探讨其与左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初次确诊为DCM的患者[男30例,女13例,年龄(50.58±13.29)岁],以QRS波时限作为左室收缩同步性分组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QRS正常(QRS波时限〈120ms)的24例作为同步组,QRS增宽(QRS波时限≥120ms)的19例作为不同步组。分析患者99Tcm-MIBI静息门控MPI结果,应用定量门控心肌灌注显像(QPS)软件计算得到2组LVEF、PFR、ESV、EDV等心功能参数,并计算受检者左室心尖、前壁、侧壁、下壁及间隔的99Tcm-MIBI摄取百分数、摄取减低程度及范围。应用IBMSPSS21.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同步组和不同步组LVEF分别为(26.44±5.59)%和(23.70±5.27)%(t=1.240,P〉0.05),其余3个心功能参数在2组间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5、0.113、0.291,均P〉0.05)。2组5个节段的99Tcm-MIBI摄取百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2~1.059,均P〉0.05)。不同步组下壁摄取减低程度(0.6~3.3s)、范围(0。65%)均较同步组相应值(0.1—2.5s,0—36%)明显增高(z:-2.266、-2.391,均P〈0.05)。结论99Tcm-MIBI心肌摄取分析可以显示DCM患者心肌受损部位、程度及范围;左室下壁99Tcm-MIBI摄取减低程度及范围对DCM患者左室同步性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原文传递
乙酰肝素酶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宝 谢国强 +4 位作者 肖华龙 黄飚 邵科晶 许亚丰 张艺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 建立测定乙酰肝素酶(HPA)的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BSA) TRFIA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部分基因重组的鼠抗人HPA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条,加入HPA标准品和生物素标记的HPA,两者竞争性结合HPA单克隆抗体,再利用铕标记链亲和素(E... 目的 建立测定乙酰肝素酶(HPA)的生物素-链亲和素系统(BSA) TRFIA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部分基因重组的鼠抗人HPA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条,加入HPA标准品和生物素标记的HPA,两者竞争性结合HPA单克隆抗体,再利用铕标记链亲和素(Eu^3+-SA)作为示踪物,建立竞争法BSA-TRFIA.利用该方法检测健康人血清样本(n=32)和肿瘤患者血清样本(n=54)HPA水平,并比较TRFIA结果与ELISA结果的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该法测定HPA的灵敏度为0.33 μg/L,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5.29%和7.54%,平均回收率为105.5%,标准曲线范围为O-1 000 μg/L.健康人血清样本测定结果为(2.03±1.47)μg/L,患者血清样本为(22.13 ±7.38) μg/L(t′=19.388.P〈O.01)。该法测定值与ELISA结果相关(r=0.979,P〈0.01)。结论应用BSA-TRFIA建立的HPA测定法是一种灵敏度高,可测范围广,稳定,高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测定 生物素 抗生蛋白链菌素 乙酰肝素酶
原文传递
99Tcm-MDP骨显像左侧股骨颈放射性计数比值评价骨质疏松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宝 邵科晶 +4 位作者 杨丹 袁航 朱蕙 浦晓佳 王菲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共4页
目的 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时左侧股骨颈放射性摄取对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脊柱关节病患者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51 ~ 85(66.15±8.45)岁.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骨密度(BMD),并按BM... 目的 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时左侧股骨颈放射性摄取对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脊柱关节病患者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51 ~ 85(66.15±8.45)岁.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检测骨密度(BMD),并按BMD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骨量正常组(T值>-1.0)和骨质疏松组(T值≤-2.5).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血浆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1)及骨型ALP(BALP)水平,并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计算左侧股骨颈(T)和左股骨颈中段内侧软组织(N)的平均放射性比值T/N.应用两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2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MD测定结果示,骨量正常组13例(男7例,女6例),骨质疏松组28例(男10例,女18例).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骨量正常组[(68.82±10.41)岁与(62.46± 11.77)岁;t=3.560,P<0.05],其左侧股骨颈BMD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0.67±0.08)与(0.91±0.10) g/cm2;t=9.917,P<0.01],其骨代谢标志物BALP的含量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35.92± 11.58)与(22.38±6.34) U/L;t=-3.397,P<0.05],而2组间sCTX-1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3,P>0.05).骨质疏松组左侧股骨颈T/N值(11.63±6.22)较骨量正常组(9.74±4.44)明显增高(t=-3.027,P<0.05),其与年龄、BMI、BMD无明显相关性(r=-2.031、-0.017、0.134,均P>0.05),而与sCTX-1及BALP均呈正相关(r=0.376和0.483,均P<0.01).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时所测左侧股骨颈T/N值能较好评价全身骨代谢情况,对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放射性核素显像 MDP
原文传递
99Tcm-DMSA与99Tcm-DTPA显像评估急性泌尿道感染患儿相对肾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浦晓佳 胡伟 +2 位作者 邵科晶 王菲 朱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9-742,共4页
目的比较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静态显像和99Tc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急性泌尿道感染(UTI)患儿的相对肾功能(RRF)。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无锡市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病程<6个月的急性UTI患儿6... 目的比较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静态显像和99Tc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急性泌尿道感染(UTI)患儿的相对肾功能(RRF)。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无锡市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病程<6个月的急性UTI患儿69例[男29例,女40例;年龄(45±38)个月;病程<6个月]。所有患儿均行99Tcm-DMSA肾静态显像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肾脏轮廓和肾周本底,分别计算双肾RRF。2种显像方法测得的RRF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Bland-Altman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99Tcm-DMSA和99Tcm-DTPA显像测得的左肾RRF分别为(52.27±14.53)%和(52.22±14.14)%,右肾RRF分别为(47.73±14.53)%和(47.78±14.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3和0.913,均P>0.05)。2种显像方法测得的左肾RRF和右肾RRF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0.959和0.959,均P<0.01)。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示2种显像方法测得的左肾RRF差异平均值为0.1%,95%一致性界限(LoA)为-8.0%~8.1%;右肾RRF差异平均值为-0.1%,95%LoA为-8.1%~8.0%。结论99Tcm-DMSA肾静态显像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急性UTI患儿RRF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2种显像方法均可作为评估急性UTI患儿RRF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婴儿 儿童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二巯基丁二酸 99M锝五乙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