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克瑞 刘志新 +1 位作者 孙晓冬 闫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4732-4734,共3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肉苁蓉多糖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和... 目的探讨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小鼠模型,观察肉苁蓉多糖对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 01),SOD活性、GSH-Px活力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 05)。灌服肉苁蓉多糖可提高SOD活性、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结论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多糖 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评价新体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克瑞 闫磊 +2 位作者 刘春玲 孙晓冬 董建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31-32,共2页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建构,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活动中,实验课占有很大比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建...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建构,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活动中,实验课占有很大比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可即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给以客观评价;对传统的实验报告模式进行改进,让实验报告更加丰富生动;学期中间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形成性考试,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则考核标本识别,对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实践证明,新的评价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评价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醇提液对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蔡克瑞 张涛 金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自由基(FR)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DNA损伤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五味子醇提液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五味子及其醇提液对小鼠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探讨内源性自由基(FR)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DNA损伤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五味子醇提液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五味子及其醇提液对小鼠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灌服五味子醇提取液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元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强bcl-2基因表达。且五味子醇提液疗效优于水溶液。结论:五味子醇提液对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致衰小鼠 DNA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4
作者 蔡克瑞 刘志新 +2 位作者 孙晓冬 梁军 闫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25-3927,共3页
目的探讨缓激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缓激肽作用于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VC)间紧密连接屏障模型,通过跨上皮细胞电阻(TER)值观察缓激肽对大鼠REVC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RT-PC... 目的探讨缓激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缓激肽作用于Transwell小室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VC)间紧密连接屏障模型,通过跨上皮细胞电阻(TER)值观察缓激肽对大鼠REVC间紧密连接结构的影响;RT-PCR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作用2 h的TER值小于测量前、作用4 h组和对照组(P<0.01);实验组作用4 h组和测量前、对照组TER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缓激肽可在转录水平上减少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能够开放大鼠REVC间的紧密连接,增加血视网膜屏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纳米醇提液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涛 蔡克瑞 +2 位作者 王明富 田丽华 杨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探讨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DNA损伤和bcl-2基因的表达及五味子醇提取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五味子及其纳米微粒的醇提液对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bcl-2基因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凋亡、DNA损伤和bcl-2基因的表达及五味子醇提取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五味子及其纳米微粒的醇提液对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灌服五味子醇提取液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五味子纳米微粒醇提液疗效优于常规醇提液。结论五味子醇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提液 致衰小鼠 DNA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疲劳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闫磊 胡江平 +1 位作者 孙晓冬 蔡克瑞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多糖(CD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DP低剂量组和CDP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CDP低剂量组和CDP高剂量组予D-半乳糖100 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造模... 目的研究肉苁蓉多糖(CD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DP低剂量组和CDP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CDP低剂量组和CDP高剂量组予D-半乳糖100 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造模,正常对照组予等剂量0. 9%氯化钠注射液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30 d。造模同时,CDP低剂量组及CDP高剂量组分别予CDP 100、4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100 mg/kg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30 d。比较4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BUN)、乳酸(LA)水平,肝糖原、肌糖原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少于正常对照组(P <0. 05);与模型组相比,CDP低剂量组及CDP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 <0. 05)。模型组小鼠血清BUN及L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与模型组相比,CDP低剂量组及CD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BUN及LA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模型组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5);与模型组相比,CDP低剂量组及CDP高剂量组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 <0. 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SOD及GSH-PX活性降低(P <0. 05),MDA活性升高(P <0. 05);与模型组相比,CDP低剂量组及CDP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SOD及GSH-PX活性升高(P <0. 05),MDA活性降低(P <0. 05)。结论 CD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疲劳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BUN、LA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增强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半乳糖 抗衰老药(中药) 疲劳 自由基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纳米微粒水提液对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涛 蔡克瑞 +3 位作者 王明富 白大芳 杨晶 阎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五味子及其纳米微粒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衰老小鼠脑...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五味子及其纳米微粒水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组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神经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MDA含量、DNA损伤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SOD活性及bcl-2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灌服五味子可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少凋亡细胞数,增加bcl-2基因表达。且五味子纳米微粒水提液疗效优于常规剂型。结论五味子对半乳糖致衰小鼠脑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致衰小鼠 DNA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闫磊 梁军 +3 位作者 董建将 孙晓冬 邵新然 蔡克瑞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2期229-231,252,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30 mg/kg)和ICA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10只。造模前假手术组、模型组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ICA...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30 mg/kg)和ICA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10只。造模前假手术组、模型组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ICA高、低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80、30 mg/kg剂量的ICA 2 m L。给药7 d后,采用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0.5 h后,再灌注24 h分别检测缺血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H-Px、SOD活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ICA低剂量组和ICA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GSH-Px、SOD活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MPO活性、NO含量、NOS活性、TNF-α含量、血清IL-1β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ICA低剂量组和ICA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MDA含量、MPO活性、NO含量、NOS活性、TNF-α含量、血清IL-1β含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IC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高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自由基损伤;降低NO含量、NOS活性,抑制神经毒性损伤;降低MPO活性、TNF-α、IL-1β含量抑制炎症反应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联合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抗氧化活性、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闫磊 胡江平 +2 位作者 邵新然 孙晓冬 蔡克瑞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2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探索淫羊藿苷配伍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活性、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每组10只,采用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脑... 目的:探索淫羊藿苷配伍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活性、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每组10只,采用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0.5h后,再灌注24h分别检测缺血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和伊文思蓝(EB)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分别为(259.15±1.129)U/mg,(270.96±1.875)U/mg,(301.14±0.248)U/mg;MPO值分别为(0.741±0.229)U/g,(0.692±0.115)U/g,(0.457±0.046)U/g;EB含量分别为(6.375±0.842)μg/g,(5.419±0.160)μg/g,(4.278±0.175)μg/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作用最明显(P<0.01)。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大鼠脑组织TNF-α含量分别为(0.516±0.134)U/g,(0.712±0.039)U/g,(0.325±0.092)U/g,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冰片组和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淫羊藿苷配伍冰片组作用最明显(P<0.01)。结论:淫羊藿苷配伍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淫羊藿苷 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平喘汤对过敏性哮喘豚鼠NO、ET-1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月珍 刘晓霓 +1 位作者 金华 蔡克瑞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12期1732-1733,共2页
目的探讨扶正平喘汤防治过敏性哮喘的机制。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汤组,用鸡卵清蛋白雾化激发制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与扶正平喘汤组分别于激发前3d给药,至激发后3d停药。用计数板计数... 目的探讨扶正平喘汤防治过敏性哮喘的机制。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汤组,用鸡卵清蛋白雾化激发制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与扶正平喘汤组分别于激发前3d给药,至激发后3d停药。用计数板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数量,观察小支气管形态学改变和肺组织中EOS浸润情况;生化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扶正平喘汤可明显改善模型豚鼠小支气管损伤情况,减轻外周血和肺组织的EOS浸润程度,降低血清和BALF中NO的含量,降低BALF中ET-1的含量。结论扶正平喘汤可能通过减轻EOS浸润、调节机体NO和ET-1产生,对过敏性哮喘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平喘汤 哮喘 嗜酸性细胞 一氧化氮 内皮素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组胚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月珍 蔡克瑞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感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 正常人体 微细结构 理论教学 组织切片 镜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胡江平 蔡克瑞 +2 位作者 金在顺 金花淑 李凯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943-4944,共2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VPA治疗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SP的数量及大小。ELISA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老年斑(SP)形成的影响。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VPA治疗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SP的数量及大小。ELISA测定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含量变化。结果 VPA治疗组小鼠海马区域出现的阳性SP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减少65%,斑块沉积也分别由0.65%降到0.22%(P<0.01)。ELISA结果显示,VPA治疗组小鼠脑内可溶性Aβ的水平(75 pg/m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92 pg/ml,P<0.05)。结论 VPA可以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SP的形成,抑制Aβ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病机和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月珍 蔡克瑞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1-83,共3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小儿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本文对CVA的中医、西医发病机制以及CVA的中医、西医治疗近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药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A对OA处理的SH-SY5Y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胡江平 蔡克瑞 +2 位作者 金花淑 金在顺 李凯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冈田酸(OA)处理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MTT观察O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制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OA及VPA对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VPA)对冈田酸(OA)处理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MTT观察O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制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OA及VPA对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当OA浓度大于40 nmol/L时,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而低于此浓度的O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OA(40 nmol/L,12 h)处理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增加,给予VPA(10 mmol/L)作用12 h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VPA可以抑制OA处理的SH-SY5Y细胞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A TAU蛋白 冈田酸 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国宏 孙晓冬 +5 位作者 刘俊峰 张春军 刘春玲 崔荣军 蔡克瑞 郭丽双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26-127,133,共3页
评价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效果,探讨适合组织学与胚胎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校12级临床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班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采用探究式教... 评价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效果,探讨适合组织学与胚胎学特点的教学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我校12级临床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班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班级学生考试平均成绩(82±5.8)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班级的成绩(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法效果的评价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结论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贯彻素质教育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素质教育 组织学与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预处理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华 蔡克瑞 +2 位作者 董建将 孙晓冬 闫磊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8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预处理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各10只,ICA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ICA 30、8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预处理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各10只,ICA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ICA 30、8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2 h,模型组和ICA低、高剂量组给予0. 35%CCl4灌胃制作肝损伤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 h后处死。取大鼠股动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MDA、TNF-α水平升高(P均<0. 01);与模型组比较,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组织SOD、GSH-Px活性增高,MDA、TNF-α水平降低(P均<0. 01)。结论 ICA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MDA、TNF-α水平,从而减轻自由基损害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驱动学习理念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梅 穆寅东 +4 位作者 蔡克瑞 董建将 杨国宏 吕海燕 董为人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为响应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积极探索将混合式教(导)+学理念(系统思维驱动学习)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习、协作学习和分享评价... 为响应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积极探索将混合式教(导)+学理念(系统思维驱动学习)应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习、协作学习和分享评价三部曲,将课堂教学内容按教学方法、知识传输、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进行了重塑;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课题组已经在5个年级、4个专业开展了系统思维驱动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实验-理论一体化医学金课堂课程建设与改革。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系统思维驱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器官结构构建理论的提出及其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冯华 朱梅 +5 位作者 刘星 赵富生 张春军 蔡克瑞 刘志新 杨国宏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01-602,共2页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1],我国目前缺乏大量该类人才.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不易理解和记忆[2]...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1],我国目前缺乏大量该类人才.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不易理解和记忆[2],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严重影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解决以上问题并构建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由教师先讲,然后学生观察片子,最后画图[3],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明显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4-5].为此,笔者杨国宏率先提出"人体器官结构构建理论",该理论是利用人体器官结构构建规律对没有学过或遗忘的器官所含的结构,通过分析得出的一种理论.本研究通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检验该理论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体器官 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专业 高素质医学人才 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芦荟大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月珍 刘志新 +1 位作者 蔡克瑞 梁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芦荟大黄素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作用。方法:用50、100、500和1000mmol/L浓度芦荟大黄素作用胃癌细胞株48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1000mmol/L浓度芦荟大黄素对正常雪旺细胞的作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芦荟大黄素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凋亡作用。方法:用50、100、500和1000mmol/L浓度芦荟大黄素作用胃癌细胞株48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1000mmol/L浓度芦荟大黄素对正常雪旺细胞的作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随着芦荟大黄素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随之下降;高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对雪旺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当芦荟大黄素作用浓度是1000mmol/L时,可检测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高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可诱导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的凋亡,对正常雪旺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芦荟大黄素/药理学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