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3-104,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21
-
1胡志安,赵红梅,徐红梅,吴毅,张晓燕,张旭,苏炳银,张绍祥,邓学才,牛强,洪先本.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6):5-6. 被引量:12
-
2何云,文彬.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60-961. 被引量:4
-
3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谢金卫,梁昌盛,黄小荣,袁广卿,蔡卫斌,杨霞,高国全.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被引量:62
-
4高国全 杨霞 周俊宜 等.分子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课程建设.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61-263.
-
5于新慧,张晓莉,宋宝辉.浅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3):159-160. 被引量:1
-
6张晓莉,唐小云,宋宝辉,张红军,姬云丽,周晓茵,石学魁,鞠宝玲,于新慧.病原生物学实验考试改革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3):104-104. 被引量:1
-
7张晓莉,张红军,宋宝辉,唐小云,姬云丽,周晓茵,石学魁,鞠宝玲,于新慧.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的探讨[J].医学信息,2008,21(7):1090-1091. 被引量:3
-
8崔忠慧,吴红,董琦,许晓义,吴琦,郎志芳.“五点式”教学法在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77-78. 被引量:1
-
9向二兰.网络自主学习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130. 被引量:8
-
10郭素芬,展涛,颜彬.病理学实验课中融入“互动式教学”的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4):439-4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3
-
1董海艳,朱珊丽,陈俊.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2010,17(3):23-24.
-
2张晓莉,于建渤,李志强,卜晓波,刘耀光,李荣,宋高臣.完善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平台建设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5):70-72. 被引量:4
-
3张凡.浅谈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体会[J].才智,2017(1).
二级引证文献4
-
1魏冀,陈琳.医科院校医用物理学实验探索型CAI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1):124-126. 被引量:3
-
2祝慧慧,郝艳坤,栾海蓉,王莹,孙健,李丽,宋高臣,魏韬.医学机能学和医学生物技术考试整合初探[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2):84-85.
-
3于建渤,曹永,刘星,朱梅,张绪冬,朱雁飞,唐小云,张晓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99-301. 被引量:6
-
4孙计桃,苏立平,扈瑞萍,邓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908-909.
-
1陆伯荣,金明顺,廉洁.组胚实验课改革新举措[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6):710-710.
-
2许朝进,张军明,雷亚宁.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963-965. 被引量:3
-
3邹仲敏,程天民,粟永萍,董世武.成体干细胞参与创伤修复基本模式的思考[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27-1229. 被引量:2
-
4关丽婵.护理程序在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6,0(3):96-97.
-
5陈新华,全剑缨,董文仙.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5,25(7):93-94. 被引量:2
-
6闫奕,甄景,杨娇.临床护理带教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5):1827-1827.
-
7毕丹.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37-238. 被引量:17
-
8苏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6):718-719. 被引量:4
-
9李静,张仁东.组胚实验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分析及思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6,24(1):38-39.
-
10周卫敏,徐静,程志超.组胚实验课程学习新途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