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二氯化铝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6 位作者 陈秀敏 舒凯 高腾飞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9-695,共7页
对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AlCl_2的相关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760 K,60 Pa的条件下,Al_2O与C、Al_4C_3与Al_2O_3、Al_4O_4C与C均可发生氯化反应,AlCl_2的歧化反应在冷凝区也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框架下... 对氧化铝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AlCl_2的相关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1760 K,60 Pa的条件下,Al_2O与C、Al_4C_3与Al_2O_3、Al_4O_4C与C均可发生氯化反应,AlCl_2的歧化反应在冷凝区也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DFT)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并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Al_2O与C的氯化反应和AlCl_2的歧化反应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碳热还原-氯化-歧化过程中的确有AlCl_2生成,吸附态的AlCl_2将进一步与Al_2O和C反应生成吸附态的AlCl分子,在C和AlCl_3(或AlCl_2)存在的条件下,Al_2O气体具有氯化活性,自由态的AlCl_2将在冷凝区歧解为AlCl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热力学 碳热氯化反应 歧化反应 Al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_mS_n(m+n≤8)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岳珍 卢勇 +3 位作者 刘大春 陈秀敏 李玮 徐俊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51-225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MomSn(m+n≤8)团簇进行结构优化,通过计算其二阶能量差分Δ2Em、分裂能D(m)、平均结合能Eb、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和HOMO-LUMO能隙HLG,以表征与分析团簇总原子数对MomSn...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MomSn(m+n≤8)团簇进行结构优化,通过计算其二阶能量差分Δ2Em、分裂能D(m)、平均结合能Eb、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和HOMO-LUMO能隙HLG,以表征与分析团簇总原子数对MomSn团簇基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总原子数(m+n)的增大,MomSn团簇的基态结构由较为松散的平面结构向紧凑型的空间结构转变,其基态几何构型与Sn团簇以及Mom团簇的基态几何构型密切相关;MomSn团簇结构稳定性随团簇原子总数(m+n)的增加而增大,MomSn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比Sn团簇和Mom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要大;Mo Sn团簇、Mo2Sn团簇、Mo3Sn团簇的幻数(n)分别为5、4、3;在MomSn团簇中,电荷均是由Mo原子向S原子转移的,并以共价键和离子键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MomSn团簇 基态结构 振动频率 平均结合能 Mulliken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价氧化铝真空碳热氯化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5 位作者 陈秀敏 董朝望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5-861,共7页
为研究低价氧化铝、三氯化铝以及碳在真空下反应的机理,对该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在1760K,60 Pa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得到Al2O与C、Al Cl3与C以及Al2O与Al Cl3和C的... 为研究低价氧化铝、三氯化铝以及碳在真空下反应的机理,对该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在1760K,60 Pa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法,计算得到Al2O与C、Al Cl3与C以及Al2O与Al Cl3和C的稳定结构。并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它们在1760 K,60 Pa的条件下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Al2O、Al Cl3分别在C(001)表面时,Al2O更容易发生解离,同时在C表面时Al Cl3会先发生离解,最后有吸附态的Al Cl分子和CO分子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碳热氯化反应 热力学 Al2O AL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溶液热力学模型及其在真空蒸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岳珍 卢勇 +3 位作者 刘大春 陈秀敏 章新 李玮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5-1332,共8页
鉴于传统的实验数据优化方法求解溶液热力学模型参数较为困难且效果较差,本文应用人工鱼群算法(AFSA)估算溶液热力学模型参数。采用Java软件编制AFSA下的正规溶液模型、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VM)的模型参数Ω_(ij)、B_(ij)和B_(ij)值... 鉴于传统的实验数据优化方法求解溶液热力学模型参数较为困难且效果较差,本文应用人工鱼群算法(AFSA)估算溶液热力学模型参数。采用Java软件编制AFSA下的正规溶液模型、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VM)的模型参数Ω_(ij)、B_(ij)和B_(ij)值的计算程序,以平均偏差S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求解了Cd-Zn、Ag-Pb、Bi-Tl、Pb-Sb和In-Sn等分属于强正、弱正、强负、弱负和混合偏差五种类型的真空蒸馏常见的二元合金体系的模型参数,并比较算法优化前后的活度系数预测值和文献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AFSA优化后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即该算法可合理有效地求解正规溶液模型的参数Ω_(ij)和MIVM的参数B_(ij)和B_(ij)值,提高其在二元合金体系中的适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溶液模型 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 活度 人工鱼群算法 真空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条件下硫蒸气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岳珍 卢勇 +3 位作者 刘大春 陈秀敏 李玮 董艳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0-1275,共6页
为研究硫在高温、真空下的结构、稳定性与蒸发性质,对气态硫中S1~8进行了高温、真空条件下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得到其在1273~2073 K,10 Pa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计算得到S2~8的基... 为研究硫在高温、真空下的结构、稳定性与蒸发性质,对气态硫中S1~8进行了高温、真空条件下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得到其在1273~2073 K,10 Pa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计算得到S2~8的基态结构,并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其在高温、真空下经10.0 ps后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变化,并计算给出S2分子的蒸发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硫蒸气在高温、真空下主要以S2分子形式存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较多原子组成的硫分子稳定性降低,更易于生成更少原子组成的硫分子;S2分子在高温、真空下的蒸发性质可近似作为硫蒸气对应蒸发性质实验数据的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分子 热力学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高温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_mAs_n(m+n≤6)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家驹 卢勇 +5 位作者 周岳珍 陈秀敏 李玮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Sn_mAs_n(m+n≤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相应的基态结构;并对基态构型的平均结合能、Mulliken布居和偶极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发现Sn_mAs_n二元团簇基态结构更倾向于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Sn_mAs_n(m+n≤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相应的基态结构;并对基态构型的平均结合能、Mulliken布居和偶极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发现Sn_mAs_n二元团簇基态结构更倾向于形成Sn-As键数最多的构型,并且占有Sn原子比例大的最稳定结构类似于纯锡团簇的构型;掺杂偶数个As原子可以提高锡砷二元团簇的稳定性;Sn原子是电荷的捐赠者,而As原子则是电荷的接收者;二元Sn_mAs_n团簇均为极性分子,其中团簇SnAs偶极矩最大,极性最强,团簇Sn_4As_2的偶极矩最小,极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Asn(m+n≤6)团簇 几何结构 平均结合能 偶极矩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on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arbon under vacuum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勇 周岳珍 +5 位作者 陈秀敏 李紫勇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徐宝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86-292,共7页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AlCl(g) generated by Al_2O-AlCl_2-C system under vacuum was carried out b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ASTEP package of the Material Studio program which wa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formalism.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Al Cl and CO molecules can be formed under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1760 K and the pressure of 60 Pa. The inter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does take place on C(001) crystal plane, and at the same time, new chemical bond is formed between Al atom in Al_2O and Cl atoms from one of the Al—Cl bonds in AlCl_2. The results, after 1.25 ps dynamics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adsorbed Al Cl molecules are generated and CO molecule will be formed in this system, and they will escape from C(001) surface after a longer period of dynamic simulation time. It means that the reaction of Al_2O and AlCl_2 with C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given constrain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arbothermic-chlorination (AlCl2) reaction THERMODYNAMICS INTERACTION Al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latilization behaviors of molybdenum and sulfur in vacuum decomposition of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8
作者 ZHOU Yue-zhen LU Yong +3 位作者 LIU Da-chun CHEN Xiu-min LI Hui LI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42-2549,共8页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 and vacuum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volatilization behaviors of Mo and S from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by vacuum decompositio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 and vacuum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volatilization behaviors of Mo and S from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by vacuum decomposition. In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startin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reactions were calculated, and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s of Mo, S and Mo S2 were also analyzed. In AIMD, geometries of the Sn(n≤8), Mom(m≤8) and MomSn(m+n≤8) clusters have been optimized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 And these clusters were simulated in DFT with Cambridge Sequential Total Energy Package(CASTEP) code of Material Studio software. Structures and stabilities of these clusters before and afte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ere discussed,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ere also calculated. In vacuum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s,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t preservation time and volatilization rate of Mo and S was obtained, while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hamber pressure were 1823 K and 5–35 Pa, respectively. Above all,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volatilization behaviors of Mo and S during vacuum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were as follows: Mo could partly evaporate into the condensate in the form of clusters, and S could easily evaporate into the condens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ATILIZATION behavior VACUUM DECOMPOSITION THERMODYNAMICS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lus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环集烟囱有色烟羽成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成 周岳珍 +1 位作者 黄文宝 郑家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提出了铜冶炼环集烟囱存在的有色烟羽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铜冶炼环集烟囱出现有色烟羽的原因。参照燃煤电厂治理有色烟羽经验,通过现场观测、取样分析等方法,验证了SO_3酸雾是形成有色烟羽现象的主要因素。随着富氧熔炼技术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铜冶炼环集烟囱存在的有色烟羽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铜冶炼环集烟囱出现有色烟羽的原因。参照燃煤电厂治理有色烟羽经验,通过现场观测、取样分析等方法,验证了SO_3酸雾是形成有色烟羽现象的主要因素。随着富氧熔炼技术的应用,尤其铜火法精炼阳极炉采用富(稀)氧燃烧工艺后,SO_3发生率高。冶炼厂为防止除尘设备不结露腐蚀,一般控制排烟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而湿法脱硫对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有限,导致环集烟囱出现不透明的可见烟羽。为消除铜冶炼环集烟囱"有色烟羽"现象,冶炼厂应根据自身工艺,降低环集烟气SO_3浓度,从而控制有色烟羽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烟羽 SO3 烟气排放 铜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铜冶炼系统中镍直收率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仁志 李承祖 +2 位作者 周岳珍 谢远根 廖琦琦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2期17-18,共2页
针对铜冶炼系统中镍直收率偏低的现象,分析镍在各工序的行为及走向,通过降低热冰铜品位在58%~60%以内、提高转炉渣含硫在0.4%~0.6%以内、降低热粗铜含氧在0.3%以下、氧化终点铜水含硫在0.005%~0.008%以内及降低阳极铜含氧在0.15%以下等... 针对铜冶炼系统中镍直收率偏低的现象,分析镍在各工序的行为及走向,通过降低热冰铜品位在58%~60%以内、提高转炉渣含硫在0.4%~0.6%以内、降低热粗铜含氧在0.3%以下、氧化终点铜水含硫在0.005%~0.008%以内及降低阳极铜含氧在0.15%以下等措施,使铜冶炼系统中,阳极板的镍直收率由54.41%提高到6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 直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镍二次资源真空蒸馏脱除锌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玮 周岳珍 +3 位作者 刘大春 伊家飞 卢勇 杨兴卫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真空蒸馏法脱除铜锌镍二次资源中的锌,考察蒸馏温度和恒温时间对锌挥发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锌与铜、镍、铁、铬的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判据说明采用真空蒸馏法脱除其中的锌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 采用真空蒸馏法脱除铜锌镍二次资源中的锌,考察蒸馏温度和恒温时间对锌挥发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锌与铜、镍、铁、铬的饱和蒸气压,分离系数判据说明采用真空蒸馏法脱除其中的锌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为10~30Pa,入料量50 g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锌的挥发率呈现逐渐增大而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残留物中锌含量先呈现逐渐减小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且在蒸馏温度1 273K,恒温时间90min的条件下,锌的挥发率高达99%,残留物中锌含量降至0.24%,并得到纯度为99%的单质态锌冷凝物.此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无污染,符合冶金工业清洁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镍 真空蒸馏 脱锌 挥发行为 二次资源
原文传递
碳还原粉煤灰制备SiC/Al_2O_3系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紫勇 吴春晗 +3 位作者 郁青春 周岳珍 李玮 杨斌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40,共7页
在氩气气氛下,以粉煤灰为原料,石墨为还原剂,研究碳还原粉煤灰制备SiC/Al2O3系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并探索其制备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规律,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73 K... 在氩气气氛下,以粉煤灰为原料,石墨为还原剂,研究碳还原粉煤灰制备SiC/Al2O3系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并探索其制备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规律,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73 K粉煤灰中石英相与碳反应生碳化硅,1773 K莫来石相基本分解完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成碳化硅和氧化铝含量增加,较合适的温度条件为1773~1873 K;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较好的保温时间为3~4 h;增加配碳量对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较合适的C/Si摩尔比为4~5.在制备出的SiC/Al2O3复合材料中碳化硅在产物中分散较为均匀,并且粒度小于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还原 碳化硅 氧化铝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