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31期F002-F002,F003,共2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6
-
1徐勇.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1):22-28. 被引量:73
-
2项继权.乡村关系行政化的根源与调解对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4):1-8. 被引量:62
-
3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511
-
4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兼论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的变异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45-49. 被引量:30
-
5赵晓峰.“行政消解自治”:理解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一个视角[J].长白学刊,2011(1):73-78. 被引量:56
-
6白钢.村民自治与治道变迁[J].民主与科学,1999,0(1):19-23. 被引量:5
-
7张厚安.乡政村治—— 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模式[J].政策,1996,0(8):26-28. 被引量:159
-
8蒋永甫.行政吸纳与村庄“政治”的塌陷——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出路[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6):19-24. 被引量:23
-
9何包钢.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建构一个理性且成熟的公民社会[J].开放时代,2012(4):23-36. 被引量:129
-
10刘锐.中农治村的发生机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1-27.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33
-
1袁忠,刘雯雯.我国乡村多元治理格局的困境及其破解——基于“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31(6):17-22. 被引量:13
-
2黄丽芬.村干部职业化的基础、运行机制和治理绩效——基于对东莞市D镇X村的考察[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42(1):79-87. 被引量:2
-
3陈传伟,刘剑锋.乡村振兴背景下行政下沉与村民自治的契合与优化[J].区域治理,2019,0(44):108-111. 被引量:2
-
4郑珊,刘少华.乡村治理中的形式主义:生成因素与纾解之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0(2):33-39. 被引量:2
-
5印子.村级治理行政化的演化过程与治理效果--基于苏北C镇调研的分析[J].求实,2020(4):82-96. 被引量:46
-
6高晓琴.村级治理的实践逻辑及理论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82-89. 被引量:4
-
7石东伟,肖立辉.村级治理行政化过程中的治理要素脱节及矫正[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22(4):39-46. 被引量:3
-
8仇叶.城乡一体化地区乡村治理逻辑的转换——对沿海农村村级治理行政化改革的反思[J].求实,2020(6):82-95. 被引量:22
-
9朱云.新时代村治逻辑探究:行政与自治关系的均衡[J].地方治理研究,2021(1):68-77. 被引量:10
-
10肖琳.私人治理与规则之治:村民自治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6):81-89. 被引量:6
-
1何奇标.团场咋发展请教“诸葛亮”[J].兵团工运,2007,0(7):35-35.
-
2李克温.“税务代收”面面观[J].工友,2006(11):22-23.
-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按时发放县乡教师干部工资责任制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8):10-11.
-
4陈平.代表唱响了“主角戏”——泗县泗城镇人大代表工作二三事[J].江淮法治,2011(5):31-31.
-
5社区干部工资如何发放[J].当代工人,2011(5):26-26.
-
6刘兴宏.关于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思考[J].理论导刊,1989(2):19-22.
-
7陈修楚.对中下层领导干部工资外待遇问题的思考[J].唯实,1995(10):45-47.
-
8王永利.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10(3):41-43.
-
9祝新汉.削冗去赘 化腐为奇[J].人事管理,2001(A06):11-11.
-
10吕永曼.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组织的绩效改革[J].科技信息,2009(21):141-142.
;